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新入手的書籍怎麼處置?大筆一揮在扉頁記錄下收購信息,風雅一些的,蓋上私印,珍重一些的,包上書皮。一切妥當,藏入書櫃。這或許是現代人對待藏書的最好方式了。

但若是放到古代,只怕是太小兒科了。

11月1日至15日,上海圖書館的年度大展“縹緗流彩——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館藏精品文獻展”展開。上圖館藏展年年有,這是第一次以書籍裝潢為主題的特展。

15天,100件展品,38件一級藏品,24件二級藏品。除了親睹鎮館之寶,還可以學習許多關於書籍裝幀的專業知識,是古書和裝幀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展覽。

今天,小編就帶各位體會一把,古人是怎麼包裝藏書的。


古書“高定”


古時藏書,要防潮防蟲,實為不易。古人就設計了層層的包裝加以保護,藏書家還會對藏書加以重裝。

書衣之外覆函套,再用皮革織物包裹,或者直接定做書匣書箱。而古人還不滿足於簡單的包裝,又在裝飾上下功夫。

用於今天時尚界的“高定”一詞,拿來形容精心包裝的古籍也很合適。從紋飾到款式,都是量身定製,令人驚豔。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進瓜記》 明王崑玉撰,清內府裝池本


Step 1:包書面

古書有多種裝幀形式。和現代書籍類似的線裝和蝴蝶裝,一側為黏連的書背,一側可以翻開,常常用質更軟的紙質或絹制書面。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愙齋集古錄》 清吳大澂稿本,線裝,現代吳湖帆重裝本


像小摺子一樣展開的經摺裝和冊頁裝,則多用硬質的織錦面板或木板。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宋拓醴泉銘》宋裝宋拓本 現代龔心釗重裝本

封面及封底,傳為宋代緙絲

除了以上,還有少部分僅留下殘頁的古籍,後人會裝裱成卷軸的形式收藏。卷軸背面多以織錦裝飾。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六朝唐人寫經殘字卷》


Step 2:套函套


函套是指以厚紙板為裡,外裱織錦或布匹的書套。按照覆蓋的面區分,有四合套和六合套兩種。前者露出書頂和書根,後者則全裹。函套上通常貼有各種樣式的書名題簽。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佛說眼明經》經摺裝,明納紗繡書衣及函套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宋板纂圖互助禮記》線裝,明纏枝牡丹紋緙絲函套


更珍重一些的,在函套外面加覆皮革或織布。

如宋拓宋裝本《九成宮醴泉銘》,書衣為宋代緙絲,函套為明代提花緞,再加上後來藏書家的鹿皮包裹,一本看似簡單的書籍包裝,卻凝結了千年守護者的心血。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宋拓醴泉銘》提花緞如意紋四合函套,鹿皮書套


除了紙板函套,還有用夾板的。對於保護紙張而言,木材的選擇尤為關鍵,其中更以不生蟲的梓木、楠木為佳。

清人葉德輝《藏書十約》有言,“北方多用紙糊布匣,南方則易含潮,用夾板夾之最妥。夾板以梓木、楠木為貴,不生蟲,不走性,其質堅而輕。花梨、棗木次之,微嫌其重。其他皆不可用。”


Step 3:裝書匣


除了函套,還有為書籍定製更高級的書匣或書箱者。書箱和夾板一樣,重視木材。木板上還可雕刻圖像裝飾。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重雕足本鑑誡錄》

宋刻孤本,蝴蝶裝,織錦函套、楠木書匣,清黃丕烈重裝本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黃庭經》宋拓本,冊頁裝,清蔡仲重裝本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妙法蓮華經》經摺裝,五代泥金寫本


Step 4:畫扉頁


除了外部包裝,重裝書籍的藏書家也少不了在書中加入自己的痕跡。包括題寫跋尾、加蓋收藏印章等等,而其中裝飾效果最強的,還要數扉頁上專為圖書繪製的圖像。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汝帖》明拓本,經摺裝,清葉志詵裝池本


收藏大家吳湖帆就是給書籍加裝飾書畫的重度愛好者之一。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四歐寶笈》宋拓本,冊頁裝,吳湖帆重裝本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頂級包書指南 | 看完古籍中的“高定”,你還只滿足於包書皮嗎?

《明公皇甫碑》《九成宮醴泉銘》《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公碑》扉頁

就這樣,結合裝飾和保護,古籍從內而外得到新生。

但對現代書籍而言,重裝已沒有必要,定製函套書匣也顯得太過奢侈。許多古人的藏書之法,也只能在展覽中感慨體會了。

但這不妨礙我們的愛書藏書之心,題字作畫包書皮也還能過一番小癮。看完展,也許下次買到新書,你會對如何包書有新的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