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盯!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原理:这只死盯着人看的小短手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纸模,它的眼睛鼻子和嘴也都不在正常的位置上,它的脸其实是凹下去的。


错觉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大脑对凹面和凸面的加工方式,以及大脑对从图形中挑出一张脸的执着和能力。大脑想要将这个模型解释为一张立体的、凸面的霸王龙的脸,但其实模型的真实面貌却是凹面的,所以产生了信息处理上的矛盾。如果把它看成凹面,转移视角时产生的视觉变化并没有什么不对,而如果看成凸面,则会让大脑所接受的视觉线索混乱起来,产生它在转头盯人的错觉。其中最大的视觉线索就是恐龙的眼睛。模型上右边的眼睛(恐龙的左眼)要低于左边的眼睛,但由于大脑想要将模型解释为一张脸,所以擅自采用了近大远小的视觉原则,让你以为恐龙脸部微微向左倾斜。鼻子、鼻孔、牙齿也都采用了相同的原理,由此大脑将他们在空间中的位置信息完全搞混。


从侧面看一下,是不是好懂多了?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他绝对动了!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原理:大脑处理运动信息至少需要两个目标,这样我们才能感知到相对的运动。我们会知道一些在视野内变化的物体其实是静止的,比如当我们转动头部时,房间里的东西会“移动”,但我们的大脑知道房间其实依然保持静止。而有的时候,大脑也会采用相反的处理方式——它会认为一些静止的目标是移动的。在这里,大脑忽略了上面真正移动的黑色条纹纸片,而将相对运动解释给了下面静止的纸片。下面,让我们用一条线简化理解此原理: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用不透明的纸片盖住上面的线条,只留下一条小缝。那么,当我们开始向右移动灰色纸片时,线条的不同部位就会依次呈现出来:

下面的线条其实一直都没有动,但在灰色纸片的作用下,我们只会关注到露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出的一小部分线段,并把它理解成向右下角移动的感觉,这就是似动现象。夜晚的霓虹灯招牌利用灯泡依次闪烁造成运动的感觉,这也是似动现象的例子。

而如果增加缝隙条纹的数量,并对下面的图案进行专门的设计,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加复杂精巧的运动图像了。视频中条纹纸片相当于许多等距的缝隙,它的运动使得下方的纸片呈现出连续且重复的运动。当然,还要加入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设计出让人叹为观止的错觉运动图像。

黑十字,白十字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原理:我们为什么很难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黑色或者白色上,而总是看到黑色和白色的十字来回切换?心理学界发现,我们的大脑喜欢封闭的图形,格式塔学派也强调,人脑喜欢以整体去感知事物。动图中当黑色十字解体时,完整的白色十字就会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占据我们的注意力。然后白色十字解体,我们的注意力又会被黑色十字吸引。而当黑白十字同时存在的时候,我们则可以同时将注意力分配到两种十字中。

哪怕图形边界并不完整,我们也一样可以“脑补”出封闭的图形来:


神奇的视错觉,你被骗了吗?

亲,点个关注在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