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昨天,

肇庆登上新华网广东频道啦!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原来,

新华社记者于日前

专程来到肇庆采访了!

吸引他的竟是肇庆这“三宝”!

“三宝”究竟是什么呢?

马上来看看这篇报道吧~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2岁的博士后法拉比

在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的实验室里,

仔细比对刚刚试做的超薄纳米涂层材料。

这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年轻科学家

在肇庆已经工作了9个月。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作为光电产研院引进的光调控低维材料创新科研团队的一员,法拉比正致力于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和他一同工作的,还有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Michael Giersig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Paul Mulvaney教授等60名中外同行。

这个科研团队立项至今,

已发表6篇论文,

其中一篇被国际期刊《自然》收录,

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

为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肇庆市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于2016年共建这一非营利性研发机构——光电产研院。它已获批为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广东省材料科学与工程攀峰重点学科研究平台,引进、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其中,伊帝康公司的超级电容器已投产在即。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肇庆高新发布供图

打造“创造基地”

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说,“创新、创造、创业已在肇庆蔚然成风”,肇庆要打好“湾区牌”,构建“广深港澳研发+肇庆承接孵化转化”创新协作模式,主动承接大湾区先发城市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外溢转移。

同时,肇庆将念好“产业经”,深度参与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三大产业“创造基地”。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肇庆高新区供图

2018年,

这三个产业占肇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由15.6%提高到30.2%。

全市招商引资新引进合同项目219宗。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其中,

肇庆高新区已引进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

形成了整车、电池、传感器等

11个产业聚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群,

去年实现产值270多亿元。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肇庆高新区供图

连片可开发土地

达500平方公里的肇庆新区,

是肇庆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载体。

目前,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30多亿元,39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华侨城文旅小镇、京东华南运营中心等投资总额超千亿元的产业项目动工建设,跨境电商环球易购已进入试产阶段。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广东环球易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投产

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北部的肇庆市,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宋朝时,由端州改名为肇庆,去年迎来了命名900周年纪念。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肇庆古城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已经驶上

“数字政府、高效营商”的快车道。

来到肇庆市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开办1天办成专窗”递交材料的马敏红被告知,只需修改个别文字表述,她的“肇庆肇优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当天就能完成申办手续。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新华社记者(右)在采访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肇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 王诗军

专窗是3个人组成的单元,集中了5个部门的工作,联通8套系统,受理、复核、批准一体化运作,帮助创业者尽快圆梦。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除了正在试运行的“企业一天办成”,肇庆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粤省事·肇庆行”小程序,或者电脑端的广东政务服务网肇庆专区,享受“刷脸办理高龄老人补贴”“自主打印不动产权证”等各种便捷服务。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要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肇庆是大湾区唯一与大西南接壤的城市,

正着力建设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

肇庆将加快推进投资超过1100亿元的交通项目,构建融入大湾区1小时、广佛肇半小时的“交通圈”。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西江网记者 吴勇强 摄

肇庆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玲说,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5000吨的货船可以直抵肇庆港,肇庆港的吞吐量近几年增长迅速。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西江 端州区供图

肇庆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杜玲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泛珠三角综合物流专业港,加快金融创新,打通铁水联运、水水联运,成为大湾区连接大西南进出口的枢纽中转港。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创新、创造、创业已在肇庆蔚然成风。”

未来,

我市定会继续多举措优化创新环境,

营造更浓厚的创新氛围!

资料来源 新华网、肇庆发布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创新、创造、创业的代名词!新华社记者笔下的肇庆,是这个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