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項目都“進校園”,學校裝得下嗎?


什麼項目都“進校園”,學校裝得下嗎?

什麼項目都“進校園”,學校裝得下嗎?

王營

一些“進校園”項目,只重形式不看效果。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有100多項相關工作進校園。在有些地方,各類部門甚至採取下任務、定指標、搞檢查等形式推動工作“進校園”。類似活動如果過多過濫、不加分別、缺乏統籌,反而容易給學生增添負擔。

就筆者從學校瞭解的情況看,各類“進校園”項目不止100多項,如“法治進校園”“消費維權進校園”“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防震減災進校園”“廉政進校園”“京劇進校園”“地方戲曲進校園”“民俗文化進校園”“國學進校園”“人工智能進校園”“科技進校園”等,林林總總,還可以列出很多。也就是說,政府有多少個部門,就應該有多少個進校園項目。

名目繁多的“進校園”項目,不僅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而且加重了師生的負擔,並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有些“進校園”項目,動輒要求有計劃、有方案、有備課、進課堂,但是,根據國家課程計劃,學校每學科、每週的課時安排都是固定的,隨意減少課時就完不成教學任務,如果各類“進校園”項目都要進課堂,課時從哪裡來?

有些“進校園”項目,要求有檔案資料、有活動開展的過程性材料、有總結、有評價,為應付上級檢查,師生不得不犧牲課餘休息時間,打掃衛生,組織活動,補寫檔案材料,這必然會加重他們的課下負擔。

有些“進校園”項目,只重形式,不要效果,組織該項活動的部門對活動缺乏整體設計,只是讓學校拉拉條幅,貼貼標語,喊喊口號,實際上就是為了拍幾張照片,在媒體上發個報道,以證明此項工作完成了,活動來去一陣風。這種純粹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會給學生帶來什麼影響?

什麼項目都“進校園”,學校裝得下嗎?

客觀地講,各類“進校園”項目並非都是無理取鬧,有些“進校園”項目對學生有益無害,面對名目繁多的“進校園”項目,校長要學會取捨、學會整合、學會借勢,具體來說就是要念好“三字經”:

一是學會“拒”。對於鋪天蓋地、接踵而來的“進校園”項目,校長要睜大自己的眼睛,學會取捨。有些“進校園”項目可以充實校園德育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師生的精神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的項目校長就要毫不猶豫地承擔下來。一些活動只求形式,不求內容,只是為了應景,師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一無所獲,這樣的項目校長要旗幟鮮明地“拒”。自己實在拒絕不了的,要逐級向上反映,陳以利弊,爭取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由他們出面解決問題。

什麼項目都“進校園”,學校裝得下嗎?

二是學會“合”。有些“進校園”項目,與教材內容重複,校長要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研究,將其作為一項課程資源,整合在學科教學中。比如“傳統文化進校園”項目,既可以與語文學科整合,也可以與地理、歷史學科整合,還可以與藝術學科整合;再比如“生態文明進校園”“消防安全進校園”“科技進校園”等項目,可以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整合。

同時,諸如“京劇進校園”“地方戲曲進校園”“民俗文化進校園”“國學進校園”等項目,也可以統一整合在“傳統文化進校園”項目之下,由各學科教師分別落實,不一定每個項目都安排專人講授。這樣以來,學校不用單獨增加課時,教師也不用單獨備課,既減輕了師生的負擔,也豐富了學科課程資源。

三是學會“改”。有些“進校園”項目,校長沒有理由的拒絕,也難以與學科教學整合,可以借力打力,充分挖掘其促進學生成長的有利因素,將其改造成一門綜合實踐課程。比如“人工智能進校園”項目,雖然目前很多學校還不具備相應的設施條件,但它符合未來學校發展的趨勢,並且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學校可以把它打造成一門綜合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活動、節假日等時間,通過小課題研究自主探究、實踐,開發學生和智慧潛能。這樣做不僅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而且長期堅持,還可以推進學校其他領域的改革,促進學校形成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