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美食之油果

油果是井陉对于油饼的称呼,在我小时候是没有听说过油条的,也没有听说过油饼一说。其实这个词才是正宗的中国词语,因为日语的词汇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字源于古中国。可见我们的表达方式并不土,还很中国呢!

井陉美食之油果

也许很多人看不起这种比较小众的美食,或是比较太常见的美食,但是这却是我们经常吃到的饮食,中国人对于油条油饼就像是面条烙饼一样。我就喜欢这些很市井的东西,虽然我也喜欢咖啡、喜欢国际饭店,但是更喜欢这些街头巷尾的蝇子摊,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2000年的时候我在石家庄吃过一种油条,那种油条和普通的油条样式不一样,普通油条是两个面块半粘合在一起炸制的,我吃的那种是两个面块两头粘合在一起,但是中间是分开的,接近圆形,忘记问名字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圈油条”,味道又酥又脆又有肉非常的好吃。

井陉美食之油果

网络图片

这是我在我老家吃过的油果之外口感最接近老家油果的油条之一,也是第一次在外地吃到类似家乡的味道,后来之后很长的时间再也没有吃到过类似口感的。直到2006年在南宫吃到一种叫做麻糖的油果,口味再一次接近家乡的味道。第三次就是在2016年于石家庄第一人民医院食堂吃到的油条也是一种比较接近老家口味 的油条,虽然卖相很一般,但是这些都是最近几年为数不多的几次好油条(对于我来说)。

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吃饭不是太挑剔,只要是不太难吃,基本都还能够接受。但是,如果有更好的,我也很喜欢,这油条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都是草草制作,人们匆匆一吃走入,根本没有一丝的享受的成分在里面了,视觉享受更不用说了!

前几年的时候市场上流行一种特大个油条,尺寸很大,口味酥脆,味道也可,和永和豆浆的油条差不多,好像石家庄和保定还搞过用过的油只用一遍,不用第二遍,免费排队领旧油等活动,还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还被评为什么最佳早点摊等等,也吃过一段时间,就是永和豆浆的油条也吃过一段时间,视觉享受有了,但是就是勾不起我心底的那个感动。总感觉缺乏一点什么东西!

井陉美食之油果

永和豆浆油条

那么我的老家油果的到底是什么样,或是什么味道呢?我老家是原来有2000人左右的村庄,村子里有一个炸油果的,每天凌晨和面,早晨和上午炸制油果。这个油果非常标准化,四四方方,每个油果尺寸基本一致,两面颜色不同,一面金黄,一面略焦黄(不是糖,应该是模仿糖的效果),酥脆有肉分布均匀,口味不腻,虽然炸油果的油也许不符合卫生部门的标准,环境不敢恭维,但是我们家几乎每过几天都要买来改善伙食,同时也是村民走亲访友的常备礼品。

后来八十年代末,这家不再做了,变成了另外一家,两面都是金黄,口味还好,有肉不均匀有时候会太多,有时候太少,没有一个基本要求,而且尺寸大小不一,圆不圆,方不方非常的low。后来大街上卖油条的均是如此,少有整齐划一的。

井陉美食之油果

后期油饼

后来井陉的境内的油条(饼)味道能够达到我的记忆味道的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味蕾里面。也许是情怀的成分大些,也许是味道,也许环境,也许是感情,但是,这些谁能分得清呢!

直到昨天在岩峰宋家街千年大槐树南侧的小吃店,吃到了一个叫做掏果的油条,那个久违的味道又回来了。虽然可能和小时候的味道不太一样,但是是非常接近的,可能是甚至更好一些,和我吃过的圈油条很像。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个掏果大小基本一致,非常规整,虽然说这个对于口味没有影响,但是我对于这个还是很在意,也是让我一定要写一写的原因。同时也是我在井陉最近几年吃到的口味最好的的油条,没有之一。

井陉美食之油果

掏果码放

井陉美食之油果

掏果鸡蛋

井陉美食之油果

大槐树

和店主聊天才知道,这种油条叫做掏果,只有孙庄乡区域才有,范围大概南至威西街北至平山界,其它地方没有。这个区域我从来没有在那里吃过饭,也没有参加过宴席什么,又不经常在这些地方活动,这个美食没有吃过也正常。

虽然是平常吃的早餐,虽然不太起眼,虽然才五毛钱一个,但是这才是我喜欢的井陉美食,我愿意把这个掏果列为我的必吃井陉美食之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尝,就在G307宋家街里面一点,或是直接杀向孙庄乡都可以!

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各种相干的不相干的都能搅和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区别于其它牲畜的原因吧!

美食地址:岩峰宋家街 大槐树对面

时间:早晨

来自井陉土坷垃的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