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恩偷钱?儿童心灵养成

释恩偷钱?儿童心灵养成

接下来几天,释然都会时不时叨念一句“责人勿忘责己”,他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人们常常会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自身的不足,但是这句话却告诉自己,虽然错在别人,但自己也应该进行严厉的自省与自责,这不正是提高自己修为的方法吗?

正当释然沉浸在获得知识的喜悦当中时,佛堂内忽然传来了一阵叫嚷声。每个来上香的香客都知道,在佛前禁止喧哗,现在此人这样大声吵嚷,难道就不怕佛祖怪罪吗?释然心里不禁有些生气,连忙向佛堂的方向跑去。

只见一位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女士,说她放在包里的钱包不见了,并且一口咬定就是广缘寺的僧人偷的,而且那个人还是正在值殿的释恩师兄。

“当时就只有咱们两个人在这里,一定是你趁我不注意,偷偷拿走了。”那个女子用手指着释恩师兄说。

出家人视钱财为身外之物,怎么可能去偷钱,更何况还是在佛堂之上,所以说什么释然也不会相信释恩师兄会偷这位妇人的钱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释恩师兄只是双手合十,打着佛号站在一边,丝毫没有为自己辩解。

那妇人见状,更加嚣张:“不要打着佛祖的旗号给自己做掩护,快点把我的钱包拿出来。我还要给寺院捐香火钱呢!”

“多谢施主,佛祖会保佑施主的。”释恩像对每一个捐香火钱的人那样,用平淡的语气说道。

“你要再不交出来,我可就要搜身了!”妇人的语气更高了,释恩的不动声色让她所有的怒火都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她更加气愤不已。

“如果这样能够令施主放弃执念,贫僧愿意接受搜身。”释恩答应了,但这似乎也是证明他清白的唯一方式。

那妇人见释恩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也丝毫不客气,掀起施恩的僧衣翻看起来,但是却什么也没找到,接着她又翻看了释恩打坐的蒲团,依旧一无所获。最后妇人咬牙切齿地盯着释恩看了一会儿,便一甩手离开了佛堂,嘴里抱怨道:“真是晦气,上个香还把钱包丢了。”

待那妇人离开后,释然连忙走到释恩师兄旁边,问道:“释恩师兄,你怎么不解释说不是你偷的呢?”方才在门外看着释恩师兄一副不急不慌的样子,释然着实着急,面对妇人的冤枉和指责,释恩师兄怎么连为自己辩解都不会呢?

听到释然的问话,释恩微微一笑说:“她若信我,我不辩解也无妨;她若不信我,我辩解了又有何用呢?”说完,释恩又坐回到自己的蒲团上,闭着眼睛,一手转着佛珠,一手敲着木鱼诵起经来。

既然释恩师兄不放在心上,大家很快也将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却没想到,一日后,那妇人再次来到了广缘寺,这次她不但一个人上来,身后还跟了一老一少两名男子。难道上次没有找到钱包,这次带了人来闹事吗?释然不禁想到,立刻做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

结果这名妇人不但没有吵架,反而一见到释恩就立刻跪下请求释恩师兄的原谅。原来她的钱包确实是丢了,只是不是丢在广缘寺,而是丢在上山的路上,被当天上山的香客捡到了,并根据里面的身份信息,将钱包辗转还给了她。妇人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释恩,并对自己莽撞的行为十分懊悔,所以此次特地买了很多礼物来,向释恩赔罪,并要求释恩一定要收下。

释恩连忙将妇人扶起,说道:“如果这样能够令施主放弃执念,那贫僧很愿意收下这些礼物。”一场闹剧就在释恩这两句听似相似的话语中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