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我们默默无声,但并非因为我们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无需交谈。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了这样一段友谊。

阿米尔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士绅,而他的爷爷是刚正不阿的大法官。

爷爷曾经判决过一个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案件,并收留了在那起事故中失去双亲成为孤儿的阿里,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成为玩伴一同长大。

阿里就是哈桑的父亲。

同他们的父亲一样,阿米尔与哈桑也一同长大。他们坐在高高的枝丫上,晃着脚丫,吃着桑葚干和胡桃;他们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射到邻居的家里;他们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一如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满载着顽皮和无忧无虑。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然而,两人的关系真算得上是友谊吗?

在书中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阶级观念和民族宗教是无法忽视的一股力量。这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对少年阿米尔的影响很大,也很直观:

"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他是,我是,他是"。

所以,"每天日落西山,玩了一天的哈桑和我就分开了。我穿过那片蔷薇,回到爸爸的广厦去;哈桑则回到他的寒庐,他在那儿出生,在那儿度过一生。"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读着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我莫名想起了另外一对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鲁迅和闰土。儿时的他们,何尝不是一对意气少年,谈天说地,相处甚欢,彼此充实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可终究,成年后的闰土,还是带着"欢喜和悲戚的深情",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爷"。

就是这一声"老爷",撕掉了隔在两人友谊之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取得代之的则是"可悲的厚障壁"。从此以后,运笔如刀的人依然与书香为伴,而当年手持钢叉的少年,只能把余生留在那片贫瘠的庄稼地里。

这是一种悲哀。历史、种族、社会、宗教,这些都足以影响原本两小无猜的纯洁友谊。也许在学校里,高干子弟和农家娃可以成为很要好的朋友,但当他们步入社会,势必将走上两条云泥之别的轨道。当他们在某个时期重聚首,也许会惊奇的发现,这一路走来,风景各异,物事两非。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就在童真和阶级的共同作用力下发展。人非草木,自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的他们自然感情深厚,是好伙伴、好朋友,正是因为哈桑的鼓励,才是阿米尔写下了人生第一篇故事,走出了他成为小说家的第一步。

而当在哈桑中肯的说出对阿米尔撰写故事的建议时,阿米尔的阶级优越感马上就跳出来作祟:"他懂得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

尽管父亲总是灌输"喝同样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的价值观念,但显然在阿米尔内心深处,自己是高了哈桑一等的。每当让哈桑背锅,阿米尔也会试着弥补,而弥补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旧衬衣和破玩具给他。

"我告诉自己,对于一个无关紧要的玩笑来说,这样的补偿就足够了。"

对这个和自己喝着同一个乳母乳汁的、十二岁以前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的哈桑,阿米尔也许很享受,但他并没有学会尊重。

也许,这才是世界的真相。有些人天生就拥有居高临下的站位,注定无法以俯视的姿态去和那个"低人一等"的孩子讲平等。

这样一段友情,出现裂缝乃至走向分离,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时间到了。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在一次区域性的斗风筝比赛中,阿米尔最终获得了冠军。而这个游戏的机制要求去争抢因失败而掉落的风筝,哈桑成功追到了第二名的风筝,却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原本就心有芥蒂的另一位富家公子哥阿塞夫。阿塞夫索取风筝未果,又联想起之前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曾威胁要用弹弓打瞎自己的眼睛,于是仗着人多势众,打倒并强暴了哈桑。

这一切,都被前来寻找哈桑的阿米尔看到。但由于懦弱和胆怯,他非但没有挺身而出,反而落荒而逃回了家。

此刻的阿米尔内心是内疚的,可他平息内疚的方式充满了纨绔的味道:他要求父亲解雇哈桑和他的爸爸阿里。在受到了父亲的严厉呵斥拒绝后,他又生一计:在自己的生日当天,将一块贵重的手表藏匿在哈桑的床上,并诬陷他偷窃。

出人意料的是,哈桑竟然承认了。这一刻阿米尔知道,自己的诡计已经被哈桑识破了,但他不知道,即便如此,哈桑还是出于保护的意愿承认了诬告。因为他知道,如果阿米尔的诬赖被告发,那么他正直的父亲将给与他何种严厉的惩罚。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么哈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看透了阿米尔的诡计,依然愿意保护他。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说,在构思这个故事时,我的脑海中有两个男孩,其中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我知道这两个男孩的友谊前景黯淡,两人的决裂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表面上,促使两人决裂的始作俑者是那个"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的阿米尔。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从一开始就未能平等相待的落差。这种落差也许在社会阶级层面,也许在心理层面。

想到不久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怎样去追女神。在各种狗头军师出谋划策中,有个网友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他说:放弃吧,当你称她为"女神"的时候,你注定追不上了。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人生中有很多事,就是要通过告别来解决的。

最终,阿里带着哈桑离开了,一向铁血硬汉的父亲百般挽留乃至嚎啕大哭,依然无法阻止这场离别。

哈桑想要保护阿米尔,阿里同样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

"'我们不可能在这里过日子了,老爷。我们要走了。'阿里把哈桑拉到身边,伸臂环住他儿子的肩膀。这是个保护的动作,我知道阿里对哈桑的保护是在抵御什么人的伤害。阿里朝我瞟来,带着冷冷的、不可谅解的眼神,我明白哈桑告诉他了。"

直到此刻,阿米尔才明白自己引起的痛苦有多深,带来的悲伤有多浓。他后悔了,但他依然没能像电影桥段里那样哭喊着把哈桑追回来。

从此,天各一方,再回首,已是人鬼殊途。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成功赶走了哈桑的阿米尔,真的是胜利者吗?显然不是。心中藏有秘密的人永远无法完全的生活在阳光之下,这份遗憾和愧疚几乎伴随了他半生。在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在拥有第一辆汽车的时候,在许多人生的时刻,哈桑的印记总会浮现在脑海中。

在订婚的前一夜,他的未婚妻向他坦白了自己曾与人私奔同居的"黑历史"。这个时候的阿米尔,又莫名想起了哈桑。

"我妒忌她。她的秘密公开了,说出来了,得到解决了。我张开嘴巴,差点告诉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对他说谎,把他赶出家门,还毁坏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谊。"

《追风筝的人》:地位不平等的友谊,还算友谊吗?

如果阿米尔继续生活在宗教和社会阶级森严的阿富汗,那么也许他温柔善良的本性永远得不到挖掘和释放。离开战火动荡的阿富汗后,阿米尔和父亲来到了美国。

在美国的生活是阿米尔人生的转折。在这里,他不仅逃离了战乱,顺利完成了学业。更为重要的是,他脱离了原本意识形态的桎梏,宗教、阶级、种族,这一切都不再是人与人相处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能起决定性因素的,只有自己。你选择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将成为怎样的人。

因缘际会下,父亲的老朋友拉辛汗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阿米尔选择直面自己的过去,回到那片承载着记忆和愧疚的土地上,拯救了哈桑的儿子。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阿米尔最终获救了,或者说他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他最终追到了属于自己的风筝。

可他毕竟永远失去了那个为他追风筝的人。

也许,哈桑走进阿米尔的生命中,就是为了在那一天给他上一课。

只是这学费,实在太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