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感谢您的关注和转发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徐浩《朱巨川告身》 27×18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巨川告身》纵27公分,横185.8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宣和书谱》记載宋內府藏徐浩楷书三件,其中之一就是《朱巨川告身》。這件墨迹后来传于元代鮮于枢、张斯立,有張晏跋(一三○三)。明代归韩世能,传其子韩逢禧,有董其昌跋(一六○四),清代藏于馮铨、宋犖、梁清标处,后入乾隆內府。 《佩文齐书画谱》卷九十三引记載南宋书画收藏的《宋中兴馆阁储藏》,有兩件《朱巨川告身》,列在「唐朝不知名者」项目下,不同于《宣和书谱》归属于徐浩,后来清代学者如汪中、王澍及近代有些学者也认为不是徐浩书。此书端庄规矩,一笔一画的承接连续,写得从容不迫,雍容大方。让人一见,一派正式规规矩矩,做為公权的象征是非常恰当的,另一方面,字的结体,却不是平板而无变化,如等字下方的“寺”、早字的“十”都摆出斜偏的位置,在书法上稳定、险绝的相互关系,可从这个小例子看出來。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这是一件唐代中央政府颁授官职的委任狀(派令),它是颁给原任睦州录事参军的朱巨川,新任的职位是大理评事並兼任豪(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令。朱巨川字德源,嘉兴人,天宝年间适逢安史之乱,隐居家中,钻研学问,后来得到朝廷几位重臣的赏识推荐,出任公职。这件告身記明是大历三年(七六八)三月。

  告身就是委任官职的文件,用现代通行的名词,就是任用公务员的派令。讲究书法的时代,一纸派令往往是央求名书法家书写,徐浩任职中央政府,由于皇帝喜欢他文辞丰富、下笔快速、书法又好。因此,下达给四方的命令,常出于徐浩的手笔。唐代文官任命时,选择的条例包括体貌、言词、文理、德性、才能,所以敘述文中说明被任用的官员是气质端和、艺理优畅,符合任官的资格。颁发派令的官员集合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新职职位及颁发年月上,一共钤盖了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四十四方。


局部高清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张斯立书法题跋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張晏书法题跋跋(一)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史册典藏 | 唐·徐浩《朱巨川告身》

張晏书法题跋跋(二)


睦州录事曹参军朱巨川。

右可试大理评事。兼豪州锺离县令。

敕。左卫兵曹参军庄若讷等。气质端和。艺理优畅。早阶秀茂。俱列士林。或见义为勇。或登高能赋。擢居品位。咸副才名。宜楙乃官。允兹良选。可依前件。

大曆三年八月四日。

中书令使。

中书侍郎平章事臣元载宣。

知制诰臣郗昂奉行。

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大曆三年八月日。

侍中使。

门下侍郎平章事鸿渐。

□事中察。八月日。时都□。

右司郎中。

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遵庆。

银青光禄大夫行吏部侍郎延昌。

朝议大夫守吏部侍郎绾。

尚书左丞上柱国涣。

告试大理评事。兼豪州锺县令。朱巨川。奉敕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仙。

郎中亚。令史袁琳。

书令史。

大曆三年八月日下。

共钤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四十四。凡结衔俱小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