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及注意的事項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種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它的波長很短,具有可見光的性質,沿直線傳播。微波在遇到金屬材料時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絕緣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質、脂肪等介質可被吸收,並將微波的電磁能量變為熱能。國際上,家用微波爐有915MHz和2450MHz兩個頻率,後者用於家庭烹調炊具,前者用於乾燥、消毒。

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及注意的事項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微波加熱原理

被加熱的介質一般可分為無極性分子電介質和有極性分子電介質。有極性分子在沒有外加電場時不顯示極性。如果將這種介質放在外加電場中,每個極性分子會沿著電場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並在電介質表面會感應出相反的電荷,這一過程稱為極化。外加電場越強,極化作用也越強。當外加電場改變方向時,極性分子也隨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

若外加的是交變電場和磁場,極性分子將被反覆交變磁化,交變電場的頻率越高,極性分子反覆轉向的極化也就越快。此時,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增大,也就是熱量增加,食物的溫度也隨之升高,便完成了電磁能向熱能的轉換。

簡而言之,微波爐是利用微波輻射進行加熱的,食物中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水是由極性分子所組成的,這種極性分子會隨著微波磁場的變動而變化。食物中極性分子會和相鄰分子之間相互產生作用,使水溫不斷的升高,食物的溫度也隨之升高。使用微波進行加熱的食物,它的內部也會同時的被加熱,整個物體的受熱就會更加的均勻,升溫的速度也會加快。

微波爐的工作原理及注意的事項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使用微波爐的注意事項:

1、不能將肉類加熱至半熟之後再用微波爐進行加熱,在半熟的食品中,細菌同樣會繼續的增長,再次使用微波爐進行加熱,它的加熱時間短不能將細菌全部殺死,這樣加熱之後的食物很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2、微波爐在未使用時不能啟動,避免微波爐空載運行時損壞磁控管。在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時,食物出現起火的現象,不能打開爐門,爐門一旦打開,周圍的空氣一擁而入,空氣中所含的氧氣會加劇火勢的蔓延,這個時候應該立即關閉電源拔下電源插頭之後在將定時器調回零就可以了。

3、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不能用金屬器皿,放入爐中的鐵、鋁、不鏽鋼、搪瓷等在進行微波加熱時會和微波爐產生火花並反射微波,這樣既損傷爐體又達不到加熱食物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