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挑戰“聽書稿”(五):想要改變別人,先要改變自己

小白挑戰“聽書稿”(五):想要改變別人,先要改變自己

溜冰鞋的故事

週日的清晨,兩個孩子早早就爬起來,穿上自己心愛的溜冰鞋,開始玩耍。

過了大半個鐘頭,大概是玩累了,抑或是餓了,哥哥想拉著弟弟一起脫掉溜冰鞋。於是便有了如下對話。

哥:“弟弟,咱們脫掉溜冰鞋吧。”

弟弟:“再玩會,我還沒有玩夠呢。”

又過了半響……

哥:“弟弟,咱們咱把溜冰鞋脫了吧,咱們玩點其他的。”

弟弟:“我想在玩會,溜冰真好玩。”

哥:“脫吧?”

弟: ……

哥哥走到床邊,脫掉溜冰鞋;弟弟也走到旁邊,也脫掉溜冰鞋。

想要改變別人,先要改變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提及“要想改變別人,你得以身作則”。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最好的訓誡是以身作則。”

印度聖雄甘地也曾說:“我們必須活出讓別人效法的樣子。”

俄國有句老諺語:“要想打掃世界,就從打掃你的家門開始。”

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因為它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我們的行為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為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

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想去改變別人,首先我們要改變自己。

完成初稿

昨天是開始寫聽書稿最艱難的一天。把十萬字的文章縮寫成5000字,對我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看書,看初版……看修訂版……看初版......試圖找出每一篇章之間、每一節之間的邏輯關係。

比較難的是文章內容的取捨。同為精華部分,有些內容前面說過了,後面又再提及,從邏輯關係上講不太通順。作為書籍來讀影響不大,作為聽書稿會讓聽眾有種邏輯混亂的感覺。

也許是昨天晚上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下筆。於是尋了個身體不適的藉口,早早上床入睡。

早上六點如約醒來,完成了剩餘部分。至此完成了這篇聽書稿的初稿。

後續的劃是潤色稿子,使文字口語化,上下文之間更有邏輯關係。

感悟

現在發現寫聽書稿是挺難的,尤其是寫一篇好的聽書稿。以前認為自己把書讀完了,瞭解了其中大概的意思。甚至只是記住書中的幾句話,就認為收穫挺大了。

寫聽書稿才發現,一些高價值的書,適合反覆去讀;每讀一遍理解都會有所不同,都會有新的發現。

以後自己讀書,至少要做思維導圖;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書,嘗試寫聽書稿。

正如《不抱怨世界》書末寫到:“你為所有人樹立樂觀的典範,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你是人性的一道漣漪,在世界各地引起反響。”

希望第一篇聽書稿作為一個美好的開始,能夠激盪自己去讀更多、更好的書籍,並能把書中的精華帶給聽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