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挑战“听书稿”(五):想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

小白挑战“听书稿”(五):想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

溜冰鞋的故事

周日的清晨,两个孩子早早就爬起来,穿上自己心爱的溜冰鞋,开始玩耍。

过了大半个钟头,大概是玩累了,抑或是饿了,哥哥想拉着弟弟一起脱掉溜冰鞋。于是便有了如下对话。

哥:“弟弟,咱们脱掉溜冰鞋吧。”

弟弟:“再玩会,我还没有玩够呢。”

又过了半响……

哥:“弟弟,咱们咱把溜冰鞋脱了吧,咱们玩点其他的。”

弟弟:“我想在玩会,溜冰真好玩。”

哥:“脱吧?”

弟: ……

哥哥走到床边,脱掉溜冰鞋;弟弟也走到旁边,也脱掉溜冰鞋。

想要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提及“要想改变别人,你得以身作则”。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最好的训诫是以身作则。”

印度圣雄甘地也曾说:“我们必须活出让别人效法的样子。”

俄国有句老谚语:“要想打扫世界,就从打扫你的家门开始。”

我们寻求的改变从来无需“外求”,因为它发生于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行为的确会影响世界,因为它会影响我们周遭的人,而且这种影响力会扩散开来。

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想去改变别人,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

完成初稿

昨天是开始写听书稿最艰难的一天。把十万字的文章缩写成5000字,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看书,看初版……看修订版……看初版......试图找出每一篇章之间、每一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较难的是文章内容的取舍。同为精华部分,有些内容前面说过了,后面又再提及,从逻辑关系上讲不太通顺。作为书籍来读影响不大,作为听书稿会让听众有种逻辑混乱的感觉。

也许是昨天晚上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下笔。于是寻了个身体不适的借口,早早上床入睡。

早上六点如约醒来,完成了剩余部分。至此完成了这篇听书稿的初稿。

后续的划是润色稿子,使文字口语化,上下文之间更有逻辑关系。

感悟

现在发现写听书稿是挺难的,尤其是写一篇好的听书稿。以前认为自己把书读完了,了解了其中大概的意思。甚至只是记住书中的几句话,就认为收获挺大了。

写听书稿才发现,一些高价值的书,适合反复去读;每读一遍理解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

以后自己读书,至少要做思维导图;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尝试写听书稿。

正如《不抱怨世界》书末写到:“你为所有人树立乐观的典范,打造更美好的世界;你是人性的一道涟漪,在世界各地引起反响。”

希望第一篇听书稿作为一个美好的开始,能够激荡自己去读更多、更好的书籍,并能把书中的精华带给听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