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黄瓜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蔬菜,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烹饪熟再吃,可以当做蔬菜,又可以作为水果,吃法非常多。而且它可以和很多食材一起食用,比如和鸡蛋一起炒、和肉片一起炒、可以炒米饭、可以做饺子馅,还可以和很多食材一起凉拌,黄瓜会把其它食材的味道融入进去,加上它自身所带的清爽,不管和哪个食材相搭,味道都非常好!

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尤其是夏天,一盘清爽的凉拌菜非常受欢迎,它能把你原本热乎乎没有胃口的状态瞬间改变,让你在吃几口后食欲大增,不至于因为炎热胃口不好而导致无法进食,给身体带来营养亏缺,当然了,它本身的营养也是十分高的,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除此之外,还有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

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大家平时只知道吃黄瓜,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黄瓜的颜色明明那么翠绿,为啥被叫做“黄”瓜?而不是绿瓜,或者是翠瓜之类的名字呢?仔细查阅相关资料,答案还真的跟颜色有关!说错还会被砍头呢!只是后来人们的食用方法不一样了,才会觉得这个名字和它的长相不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细细解释:

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黄瓜原产于胡地,名字并不是叫黄瓜,而是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那边带回来的。那为啥要叫它胡瓜呢?因为当时的西汉人管外国人叫“胡人”!就好比大家都把印度人叫“阿三”,把韩国人叫“棒子”日本人叫“鬼子”,俄罗斯人叫“老毛子”,还有欧美洋鬼子,越南猴子一样,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瓜,自然就会被叫做“胡瓜”了!

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后来又因为胡人,连胡瓜也没有人敢说,搞不好会被砍头的!请看下面两条记载:

1、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原因时说:“隋炀帝生性多疑,听信邪理,他为了提防胡人,敏感到把胡床称作交床,把胡瓜称作黄瓜的地步。”

2、石勒当皇帝后颁布了一条法令,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说“胡”字,若有违背,即刻处死!

明明是绿的,为啥叫做“黄”瓜?答案真跟颜色有关,说错会被砍头


那时候吃黄瓜并不像现在,黄瓜是烹饪熟吃的,而且是长到老了的黄色才视为成熟,才可以吃,而老了的皇宫颜色不就是黄色的吗?所以黄瓜被叫为“黄瓜”而不是“绿瓜”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胡瓜因为胡人要改名,就自然而然的被叫黄瓜了!后来,人们无意间发现没长熟的嫩绿黄瓜吃起来似乎味道更好,比长熟了的黄色黄瓜更好吃!慢慢的,人们就开始吃嫩绿的黄瓜,而那些长到成熟的黄色黄瓜就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