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吼叫、打骂孩子的你有多可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

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这个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再“听话”

1.“顺从、听话”不再是榜样

在过去的“美好时光”里,大人说了算是社会定下规矩。而今天,我们都在积极的做自己。在人权运动的发展下,顺从听话变成了过去。如果你还在用以前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听话”的要求去教育生活在当下的青少年,你的家庭里要么孩子很会看脸色行事,要么孩子正激烈的抗议你的控制。

2.被剥夺劳动机会、培养责任感的时代

孩子从出生起身边围绕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要是放在古代那必定是小阿哥的身份才配得上这样豪华的阵容。你思考一下,阿哥需要做家务吗?阿哥出门需要用脚走路吗?阿哥吃饭身边有没有老婆子伺候?你们家有没有一个被宠坏的阿哥呢?这样的孩子永远在享受和索取别人的付出,享受的如此理所当然。但是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去学习今后必备的人生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

如何让孩子体验与其享受的特权直接相关的责任?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与父母并肩做事!



当威胁、吼叫、打骂不再有效时

大多数孩子的不良行为源于上述“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乏。现在我们给予孩子一个培养责任心的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在互相尊重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远比专横的控制更为有效。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选择不同方法的父母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模式


威胁、吼叫、打骂孩子的你有多可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型——我们一起来制定双方有力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遇到问题是决定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



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吗?

此时 我们不要着急马上套用上面的方法实施在孩子身上。Zoey老师有几点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我们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01

当孩子犯错时不着急处理,首先修复与孩子的关系

如果你在此之前是一位严厉型的家长,你最先做的事是找回孩子的信任,调节你与孩子之间舒服的关系。很多家长之所以严厉是想给犯错的孩子一个教训!他们都认为如果孩子想要变好,就要先感受糟糕,没有惩罚就是骄纵!

请你闭上眼睛回想以前因为某些事情而被严厉惩罚的自己,你是伤心?痛苦?愤怒?想要放弃?退缩?最重要的是你感受到惩罚者的良苦用心了吗?你感受到爱了吗?

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回敬我们:

1. 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想相信大人。

2. 报复(Revenge)——”这次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要按照他们说的做“

4. 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住“

b.自卑——”我不是好孩子“

02

我们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看重对待孩子我们要和善与坚定并行。”管教“一词常常被人误解为”惩罚“。其实管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者“孩子们要成为真正的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是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外在的控制。

什么样的方式是和善而坚定的?他的前提之一是孩子们愿意参与一起制定规则。我们为什么要和善?因为我们要尊重孩子。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因为我们要尊重自己。一个制定规则时愿意邀请孩子参与的家庭一定是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只有当孩子感受到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对这个集体有价值,他才会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会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最高决策者。以下是检测你的家庭规矩是否有效是否和善而坚定的标准: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亲子间是否有心灵纽带)

3.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只在短期有效果,但有长期的负面影响)

4.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关心他人、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奉献、合作)

03

如何维护孩子尊严尊重孩子并且态度坚决?

当宝妈们决定不再用惩罚的手段时,就需要练习新的技巧。而且需要花时间来帮助孩子互相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和孩子的语言,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1. 等一下就轮到啦。

2.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3.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

4.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5.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的握住孩子的手,像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6.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7.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等会儿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