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美国多家媒体曾报道了费城一名无家可归的学生,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的故事。这名学生名叫理查德·金肯斯,今年18岁,曾因刻苦学习被同学嘲笑。但这名学生的经历也告诉我们,

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人的梦想,也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金肯斯和母亲以及他的两个弟弟在费城的一处收容所居住了2年,他曾辗转住过三个州的收容所,这些经历让他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我突然清醒过来,意识到必须改变这一切。然后我发现自己很擅长学习,正如有的人专注于运动领域,例如篮球、足球之类的。于是我决定试试争取全额奖学金去念大学。”面对记者,金肯斯坦言道。

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但在这轻松的言语背后,却隐藏着金肯斯那不为人知的,为追逐梦想的而流下的泪与汗。求学路上,金肯斯遇到重重障碍。八年级时患上偏头痛,最严重的时甚至不得不住院治疗,但仍咬牙坚持完成各项学业任务。金肯斯坦言曾被同学取绰号叫“哈佛”取笑,嘲笑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在金肯斯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理查斯·金肯斯曾给和他一样拥有远大志向的孩子们提过建议:“保持专注,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条正确的道路或许对很多人而言都不一样,但基本上专注于自己想要致力发展的领域。”梦想在很多时候或许看起来遥远,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努力专注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旧物时,发现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在学校里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五十年。其中有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但当时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能进入内阁。

这些作文,布罗迪产生了一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的冲动,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这一想法,为他发布了一则启示,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本。布罗迪一一按照地址给他们寄去。

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五十年间什么事都会发生。但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

布伦克特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你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三十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全奖录取,永远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梦想贵在坚持,想要实现梦想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梦想是助人成功的基石。就像网友评论说的:“年轻人要有梦想,也需要有毅力坚持梦想!砥砺前行,终究会有好结果,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人的梦想,更不要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