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为了更好地传播新乡文化,新文研小组决定开辟【乡问乡答】专栏。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乡问乡答】栏目主要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即新乡人问,新乡人答。问题的内容关乎新乡历史文化即可。

在这里大家可以对我们推送的内容,发表读后感想或者意见,说说你相似的经历等,也可以向我们留言提问,我们会把大家的提问登载出来;知道答案的大神可以留言解答,小辫会摘选有意思的内容进行回复。

规矩还是一条:不论你是提问或者回答,请在留言中加上#小辫#二字,因为大家太热情了,可能你的信息会淹没在海量回复中了,小辫会不定时进行关键词搜索以防错过。

1

方正居:#小辫#原平原省军区大院在什么位置?老照片有吗?

小辫:原平原省军区大院在暴张公园内。暴张公园,1924年(民国13年)为纪念同盟会会员暴质夫、张宗周而建,是新乡最早的公园。面积30亩,北临卫河,南对姜庄大街,东邻静泉中学(今卫生学校),西与图书馆隔河相望。园内建有民族风格的纪念堂,堂后为两人的衣冠冢,堂西北建有双层八角亭一座。1938年公园被日本侵略者改作陆军医院。解放后,曾为平原省军区司令部。现为新乡武警部队驻地,原公园纪念堂尚存。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暴张公园旧影

2

钓鱼台智叟:#小辫#新乡“坛后”有什么来历?

小辫:新乡人习惯把北关以北,千佛堂以西,劳动路以东、中原路以南这一地区称之为“坛后”。

坛是古代为祭祀而建的土台,明朝初年新乡有三坛。一是社稷坛(在西门外),二是风云雷电山川坛(在原南门外),三是邑厉坛,就设在北门外。

邑厉坛,是古代祭奠孤魂野鬼的坛,一般与城隍庙相配套,城隍最初的职权和职能就是在每年的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十月朔到邑厉坛抚恤阵亡将士,按抚无家可归的冤魂野鬼。

邑厉坛为什么设在北边呢?

古人以南为阳,北为阴;人为阳,鬼为阴。所以,当年朱元璋诏告天下,建造厉坛时就规定,邑城的厉坛应该建在城市的北面。据明《正德新乡县志》载,坛在(新乡县城)北门外,其制高三尺,共三座,东西南北各二丈五尺,门一座,宰牲房三间,祭文碑一统、碑亭一座。有坛后街、坛后小学以及以坛后取名的诸多商店等。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疑似民国时期的坛后

3

三麟手机微店:#小辫#问一下,与新乡县小冀镇同时期出现的大冀是怎样消失的?

小辫:新乡县有一句俚语叫,大冀不大,小冀不小。大冀是村,小冀是镇。新乡县续志记载,大冀村有关帝庙,在秦村营东北,汉堤旁。道光初年庙附近尚有三五人家,今已迁徙无踪。

小冀镇是个古老的集镇,历史记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小冀”是以姓氏命名的,相传唐代一户姓“冀”的银匠在此经商,因弟兄二人不合,大冀迁到古阳堤南坡(现秦村营东头)关帝庙附近居住,村名“大冀”,留下了小冀继续在此经商,是小冀镇名之始,延续今日。

史志记载,大冀曾设立乡村社学。社学始于元代。当时每50家为1社,不及50家者,与邻近村合为1社。每社设学校一所,以习礼仪、学文化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开学。因一社一学故称社学。清康熙年间社学废除。

大冀村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呢?史书并无记载。小辫推测,大冀村由于是当时周边村落的教育场所,公地多,住户少,后来因为社学废除,加之清末修筑铁路,铁路线以西不够发达,大冀逐渐没落直到消失。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七里营车站

4

太行饭店:#小辫#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小辫:洪门有一座高庙,又叫泰山庙,庙建在高台之上,有两层楼的高度。但此高庙跟这座庙的高度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站在火车站广场太行饭店门前,可以看见南边对面的高楼上有一座寺庙,应该是新乡市区内海拔最高的庙了。但是此庙不是建在山上,而是建在金利来楼顶,名叫云峰阁。楼顶无住持,应该是金利来集团自己盖的。金利来除了卖小商品以外,楼顶还可以参观,坐电梯到顶楼,再爬一层楼梯即可。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金利来楼顶云峰阁

5

申长龙:#小辫#谁有三院老楼的老照片?

小辫:这是@午笛听谦 老师发的三院老照片,应该是在橱窗里拍的。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乡问乡答:新乡市区最高的寺庙建在哪?

小辫也是人,这些问题需要求助:

1.南大街的石狮子有什么历史?

2.新乡十八堤的历史由来?

3.谁有运输公司、解放南桥老照片?

了解以上历史的大神可以留言解答。

在这里读懂新乡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