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前几天,一位老师给学生发“红包”的新闻走红网络。这位老师准备的红包,并不是钱,而是一件件小事情,比如看电影、逛书店,也有一些常规的寒假劳动、阅读作业等。

以这种形式布置寒假作业,既有仪式感,又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布置假期作业一直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事情,什么样的假期作业,既能让学生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又能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完成学习任务呢?

中教君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是一位老师精心设计的假期作业清单,如果愿意,这也可以是一生的作业。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文 / 杭州天杭教育集团 郑英

我们的作业,多是停留于智育,而忽视了其他诸如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培育,为着学习任务而布置,着力于提高成绩,待学生毕业,也就戛然而止告一段落甚至终结。

假如我们的学生能在他们的受教育阶段,得到一份值得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那么即便将来告别校园,也会愿意继续完成或进行创造。这样的作业便具有“生长”的力量,也只有这样的作业,才不是停留于某个当下的一时一刻,而是着意于一生的时时刻刻。

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份作业,立足日常,又着意长远;既是给学生,同时也是给自己。

其中阅读、体育锻炼等内容是日常进行的;看电影、参观博物馆、走进大自然、学做菜等则可以增加周末的乐趣;开启一段旅行、参加公益活动、体验人生百态则适合长假进行;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备置年货、走亲访友则在寒假过年时最适合不过;想想30年后的自己、培养兴趣、长期帮助一个人、深入了解一个人则可以在人生的时时处处进行。

以下便是我们的作业清单,将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持续实践和完善,一以贯之。当然,如果愿意,这也可以是一生的作业。

一、做一名读者——读万卷书,读书养气

1.读有厚重感的书

三年下来至少50本,而且涉猎6个以上领域,写写读后感(可以是诗歌、小说、歌词……),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乃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推荐数目:

《蛙》《我青年时期的朋友》《八月的星期天》《我还是想你,妈妈》《极简欧洲史》《历史的教训》《全球通史》《数学家的眼光》《苏菲的世界》《科学的旅程》《俗世奇人》《追风筝的人》《瓦尔登湖》《何为良好生活》《地图的发现》《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寂静的春天》……

书籍是活着的声音,读书不但医愚,还能医俗,能滋养出精神上的气象万千。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其实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活着是为了阅读”。阅读,也是家族最久远的传承,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2.看有质地的电影

试着写影评,并学习他人的优秀影评,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深刻度;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为一些经典片段配配音,都是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推荐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海上钢琴师》《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阿甘正传》《可可西里》《勇敢的心》《洛奇》《美丽人生》《美丽心灵》《喜剧之王》……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对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体验、叙述和反思。

看电影,也是一种经历不同人生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清醒、深刻。

3.随地参观博物馆

事先搜集资料,事后进行梳理,可以制作成课件,讲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博物馆,其中的收藏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证,盛纳着文化的血脉。许多国家把博物馆喻为“人类的良心”,走进博物馆,可以让你领略艺术之美,帮助你提升品味,因为一个人看美好的东西多了,才不容易被次好的、不美好的所蒙蔽。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二、做一名行者——行万里路,无远弗届

4.开启一段旅行

约上亲朋好友一起,或是做个独行者,拍下照片、视频,制作成课件并写写行记,讲述背后的故事,让那一段的时光变得格外清晰且有意义。

美的踪迹需要在更广大的天地里去寻求,诚如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反哺家乡

走访家乡的老人,或是听长辈讲故事,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比如对联、饮食、建筑、习俗……拍下照片、视频,制作课件;或写一段导游词;或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家乡是一个人的精神源头,那里有我们最亲的人,反哺家乡是一个人最深的“乡情”。一个有着“乡愁”的人,必定是一个守本、懂得感恩的人。

6.走进大自然

可以是玩泥巴、播种、采野花、抓蚂蚱、放风筝、骑单车、看日出、拍一段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过程……

大自然才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它可以培育起我们敏感的性灵,诚如诗人华兹沃斯说的:“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三、做一名学习者——学而不止,高而愈下

7.深度学习一个人

选择一个人(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现实中人),长期与他保持联系,或长时期进行研究,深度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生活。

书分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尤其是后者。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个人生命中遭遇的师友,都是宝贵的无字“活书”。与一个人保持长久的乃至永久的联系,既是情感上的相互丰富,变成养料滋养各自的人生。而且深度走进一个人,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启迪,从而丰盈自己。

8.学习做菜

学做几道地道的菜,三年下来至少6六道,或请教或自创,拍下全过程,在自己回看时,可能会发现不只创作了舌尖上的美味,还有生活上的美学,更有与亲人的情味。

古人借饮食明治国,如伊尹的“调和五味”“以鼎调羹” ,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今人用《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吃”不止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传递出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文化信息。烹调讲究的色香味俱全,这就是一种生活美学。孩儿们,生活若是离开了审美,世界将变得无彩而且乏味。

9.学习经营生活

主动与家人一起备置年货,学习待人接物、走亲访友,或是学点家乡话、拍几张全家福。拍下照片、视频,记录当时那些片刻或是背后的故事,增加一点家乡情怀。

我们不是幸福家庭的旁观者和享受者,而是幸福家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有我们参与的时光,家的味道才会更醇,年的味道才会更浓。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四、做一名创作者——戛戛独造,另开生面

10. 想想30年后的自己

假设30年后的自己达到了事业的顶峰,想象自己最喜欢的模样?会得到怎样的待遇?会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社会?创作故事,书写自己的奋斗史。

人生没有彩排,但可以在我们脑海里预演。预演是对自己当下生活的一种审视,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预演也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设想,为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

11. 动手做小制作

比如科技小发明、工艺小制作、艺术作品、手工作品……

雨伞、火柴、纽扣、水壶、橡皮筋、铅笔、橡皮、回形针……这些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竟都获选英国《独立报》评选出的101项改变世界的小发明。这个世界本来很平凡,你的一点小创意,或许就能改变世界。

12.挑战不可能

做一件自己从不敢或是从未完成过的事,看看有没有创造出惊喜和惊奇。

许多事不是不可能,而是我们认为不可能,最后“果真”不可能。挑战不可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便成就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凡人如我们,也可以有不凡的瞬间,印证自己的美好。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五、做一名实践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3.参加公益活动

做义工,或是选择一个人长期地帮助他。这个过程,当你需要帮助、或是觉得可以发挥更大力量时,就寻求帮助或动员更多同学参与。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别人,意味着你有能力;帮助别人,既提升他人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自己的生命质量。

14. 体验人生百态

比如到街上,看小贩谋生;自己购买火车票,体验城市务工者的返乡路……记下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并与同学交流。

世上有种最温柔却最有力量的东西,那就是一一悲悯。悲悯,不只对个人,也是对自身、对人类、对于万物普遍的关怀与体贴。它是根植于纯洁、善良内心的一方净土,在这方净土上,可以开出世间最美的花。

15.坚持体育锻炼

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能培养一项体育爱好。不是为了体育中考,也不是为了特长生保送,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做博雅学子》第十二条可是“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一者帮助你提升精神颜值,一者帮助你提升外在形象,质于内而精于外,内外皆修,才是真正的雅。

16.培养一些兴趣

培养至少一项兴趣,帮助自己过自足的闲暇生活,自得其乐。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是他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参数,甚至他的工作质量也往往是业务爱好成全的。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一个人有健康的兴趣爱好,便能自成一个世界,自在自足,永远不会孤单,哪怕只身一人。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深呼吸



以刚刚毕业的这一届学生为例,三年时间下来,收效不俗。

看得见的收效有:

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经常性相约结伴去书店、电影院或是博物馆,还有几位同学经常性去音乐厅;他们每个节气都会走进校园,拍摄和记录这些时空坐标点上的校园,并在植树节那天种上三株木槿,让自己对母校的记忆留一个具体的落点;有学生学会了做20多道地道的杭帮菜,有的甚至学会了制作生日蛋糕……


孩子们回看这份作业时感叹,对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虽然无法改变它们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它们的宽度、温度和弹性。他们感叹,自己没有辜负,也没有虚度,除了丰富那个当下,更能带给自己温暖而充实的回忆。而从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愉悦,又化为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从知道“做什么”到深刻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份作业就不再是被迫完成的任务,而是自己人生行走的方向。

而我自身,何尝不是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仅第12条而言,我数十次去山区或农村学校做公益讲座,受邀拍摄“廉洁好家风”的公益广告,带着青年教师一起成长,尽己所能得惠及更多人,同时为学生树立一个实践者的模板。

或许大家还能发现,这份作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一步一步拓展出一个更辽阔的世界。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可以走得更远,未来有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