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最初看到这个电影名字,觉得无法理解,总觉得这是一句骂人的话,可是看完影片,我作为一个14岁孩子的母亲,对这个孩子很心疼,心疼这个母爱缺失的小女孩……

看起来剧中的李玩并不孤独,她有爷爷奶奶相伴照顾,有父亲也有继母,有虽小却喜欢跟她玩的小弟,还有时时陪伴可以聊天的堂姐,感觉大家对她都挺不错的,可是,她的孤独、她的心思无人知,她的天地仅在小小的房间里,在夜晚的一碗面里,在楼上的疑似鸟叫声里,在身边爱因斯坦的缠绕里,那个最应该陪伴在身边的心灵引导师,不在,而且整个剧中只通过电话对白知道,她的母亲,活着,但她的母爱……缺失。


《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狗十三》电影海报。


爷爷奶奶是生活上的照顾者,仅仅是照顾,奶奶觉得社会发展太快,世界变得很陌生,所以她可以几年不出门,爷爷因循守旧,对于爱因斯坦的印象也就是个外国名儿,很难有什么心灵的交流,更不要说人生的引导,在这个家里,有温饱无交流,她的世界就好比小小的笼子,每晚听到疑似鸟鸣就会向往,然而,挣不出这笼子,走不出这世界,所幸,爱因斯坦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慰藉了她的孤独,小狗粘着她缠着她信任着她,这好不容易的玩伴突然的丢失,就好比刚刚搭建的小王国,瞬间崩塌了……

《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狗十三》电影海报。

父亲是传统家长形象,所要求无非是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他温情也尽责,严肃也暴力,会为孩子选择学习培训班,孩子生气时也会送小狗哄开心,记得孩子喜欢天文展会带她去看,也会出席孩子的演讲比赛,孩子不听话也会骂不停口,晚归的孩子也会巴掌伺候,然而天文展没有拍上司马屁重要,孩子的兴趣也没有保送名额重要,考好了就骄傲,喝酒就是不懂事,晚归就是该挨打……我们不否认他的尽责,可是父亲少了一件东西:理解。所有的对错都是大人认为的理所当然,孩子的想法或观点呢?不重要?这部影片里我觉得这个父亲做得最温情的一件事,就是没有把小狗送进火锅店,终于看到李玩脸上释然的笑容了,可惜,狗死了,李玩的那句:谢谢。多么悲凉的无奈和妥协。


《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后母对她有温情,但是没有爱;堂姐可以交流,但是不能交心;李玩,是个孤独的孩子。

成长是个必经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这个过程或许很无常;有泪有苦但也有欢笑和愉悦,当家人指责李玩叛逆的时候,有谁能了解她的孤独;当父亲为她的成绩骄傲的时候,可否想到曾经扼杀了她的梦想;当一次次举杯觥筹交错的时候,可否想到她还是个13岁的孩子?特别是母亲的缺失,让我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心疼,虽然父爱母爱都是爱,可是对于女儿来说,母亲除了爱,更应该是心灵的引导师,青春期孩子的想法,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看法,母亲的作用举足轻重,可是这个母亲在哪?在电话里?在淡淡的几句对话中?

看着少年的天性被成人世界的各种懂事、乖巧、爱“绑架”,看着真实的李玩一天天戴上成人的面具,看到孩子在阳光巷子里伤心的哭泣,我只觉得,心疼。可是,孩子,既然成长了,就用变化的视角看待这个真实的世界吧,或许成长的疼痛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 ,有阴影的地方也有阳光,有暗流的地方也有风景,所以请试着去发现它的明媚和灿烂吧,相信世界终归是多彩的啊。


《狗十三》:成长路上请让爱随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