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看腻了视频上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网红们每天的奢侈生活后,为大家展现一帧帧田园牧歌般美好乡村画面的李子柒,最近则红遍了国内外。不过,她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于其“拍摄的农村生活过于精致,并不真实”的批评。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抛开其是否修饰过度的问题,李子柒确实带红了农村题材的视频,各大平台也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展现农村生活的视频创作者,而相比李子柒,很多创作者展现的则是“不加修饰”的农村生活。

吃竹鼠、做“肉蛋挞”、赶海……

刘苏良在回家乡——江西赣州的一个小村子养竹鼠之前,曾在广州打工。听说竹鼠在广州可以卖出高价,他决定试试。为了找到更多买家,他想到拍视频这个方法,在视频中介绍竹鼠怎么好吃,怎么养。

如今,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华农兄弟的一员。华农兄弟中,刘苏良负责出镜,另一名成员“摄影小哥”胡跃清负责拍摄和后期,但实际上“摄影小哥”也经常会露脸。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华农二字指的就是中华农民。在此之前,刘苏良从未接触过视频拍摄,更不懂拍摄脚本、镜头语言这些专业词汇。

事实上,直到现在刘苏良在拍摄之前也没有脚本,每次站到镜头前,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反而让他更自然。就连拍摄内容也是每天早上跟胡跃清碰面之后,两人临时商量的,没什么拍的就拍狗。

拍视频两年,华农兄弟在B站和西瓜视频已经分别积累了475.3万和368万粉丝。看过华农兄弟视频的人,听到竹鼠都会会心一笑。自从第一只竹鼠因为受伤太重被烤熟之后,就陆续有竹鼠死于中暑、不吃东西、食量太大……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在华农兄弟发布第一条视频的平台今日头条上,乡村内容已经成为其关注度最高的品类之一,同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农人创作者。

甘有琴生活在广西的一个农村,在西瓜视频上传视频之前,她最远去过邻省广东。买了智能手机后,看短视频成为她的日常娱乐。通过看别人拍的视频,甘有琴才知道到原来农村和农村之间也有这么大不同。

想到自己家乡有挺多水果,抱着想让别人看看的单纯想法,2017年5月,甘有琴注册了西瓜视频账号“巧妇9妹”,并用手机拍了人生中第一条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记录自己做家常菜“肉蛋挞”的过程。令她意外的是,一天之内播放量超过20万人次。现在,她的视频平均点击量增长至30万人次,最高达到500万。而平台上农人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可达2.5亿。许多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说羡慕她的农家生活。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受到网友的鼓励,甘有琴逐渐坚定了认真拍视频的想法。现在,她在西瓜视频上拥有389.8万粉丝,每天更新2至3条视频。

2017年7月,西瓜视频上线农人频道,不仅在内容上扶持农人创作者,也帮助他们完成内容变现,比如开发销售农产品的“山货上头条”项目。截至目前,该平台上的农人创作者数量超过3.2万。

比如渔民老四将自己的赶海日常拍成视频上传到西瓜视频,不到半年,“老四赶海”账号下就有近百万关注者。此外,还有村民在视频里酿酒、做饭、种菜、摘果。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甚至有些“土味”的内容,却总有许多人爱看。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对于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视频里的乡村生活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新世界。他们不知道火龙果原来长在树上,竹鼠怎么养、猴头菇怎么摘、螃蟹怎么抓。

总之,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平了。它让城市能看到农村的同时,也给生活在农村的人带来看到外面世界,并改变生活的机会。

彼时,短视频应用正流行,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刷短视频的情景在农村并不少见,每个人既是观众,也是创作者。但农村题材视频虽然流行,也存在质量普遍不高、变现难等问题。

农民们学做主播

这些来自农村的内容创作者,有人从未离开过农村,也有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外读书工作后回到农村。

农村生活虽不如城市精致,但也不代表“土味”。拍视频始终是门技术活,想要获得关注,除了真实之外,有趣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需要创作者们从零开始学习拍摄、剪辑、文案等技能。

小喜在决定全职做B站up主之前,花了近半年时间学习拍摄知识。他在湖南郴州的一个农村长大,在外工作多年后决定回到家乡。2017年,他在B站看到一部大马士革刀的宣传片,片中详细展示了刀的制作过程。这样的生活令他心生向往。因为从小喜欢做手工,他决定用视频的形式也将自己的手艺保存下来。

为了拍出同样的感觉,从来没有碰过相机的小喜开始自学摄影。不知道怎么选相机,就在网上查资料。慢慢地,他懂得什么叫“全画幅”“半画幅”,也学会了构图、打光和剪辑。第一个视频播出后,网友提醒他色调有点奇怪,他又学习了如何调出更有质感的色调。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大学毕业后回到山东菏泽老家的铁锅炖兄弟则在文案上下功夫。和大多数up主一样,铁锅炖兄弟一开始也只是想在b站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喜欢农村,也喜欢做菜。两人都是知名视频播主“美食作家”王刚的粉丝。王刚在每期视频里都会教一道菜,他们偶尔会学着做。一次将学习过程拍摄成视频配上文案上传之后,意外受到网友欢迎,于是“跟王刚老师学做菜”成为铁锅炖兄弟的固定栏目。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因为文案过于搞笑,铁锅炖兄弟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一年时间积累了25.6万粉丝。诸如“问题不大”“开随缘火”“按王刚老师说的做”等台词成为了每期固定笑点。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不过时间久了,铁锅炖兄弟遇到了选题不够的困扰。随着更新频率下降,涨粉速度也慢了下来。“跟王刚老师学做菜”虽然受欢迎,但有很多菜因为难度太大做不了,拍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现在,他们尝试转型成为生活类up主,不仅拍美食,也拍农村日常生活。

困扰小喜的问题不是题材不够,而是对手工和美食两种内容的取舍。小喜打过石锅、做过蒸笼,每次做完手工后,小喜都会用成品制作一道菜。他发现比起做手工的过程,网友似乎对美食更感兴趣。但他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美食up主,手工才是他的最爱。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小喜打锅

每个创作者还需要重视与网友的互动。铁锅炖兄弟视频文案里的很多笑点也是被弹幕发掘的。比如每次在做错步骤后说的“问题不大”,被网友调侃“问题很大”。他们经常在弹幕里发现网友觉得是笑点的台词,并将它们保留下来。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被视频改变的生活

甘有琴在获得关注之后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影响力帮村民卖水果。她学习了电商知识,通过电商平台,一天就卖出了以前两个月的销量。她还将自己的果园免费承包给没有果园的村民,帮到更多的人。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和甘有琴一样,华农兄弟不仅自己卖出了更多竹鼠,也开始帮村民卖橙子和其他农产品。除了B站和西瓜视频,他们还投放了20多个平台,期望能被更多人看到。随着竹鼠养殖规模扩大,刘苏良叫上弟弟一起帮忙养竹鼠。生活在农村,除了每天都会接到全国各地记者打来的电话,刘苏良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和下沉给城市和农村之间撬开了一个口子,视频只是将这些还原。

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视频收到欢迎,原因除了所谓的“审美下沉”外,或许还在于这种不加修饰的随意感,让看腻了被包装出来的精致和各式鸡汤的网友们找到了久违的真实感。

拍摄农村生活可不只有李子柒,这些更“土”的农村视频也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