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交新零售?

张智领


今天在社交电商行业,埋藏着巨大的机会,但也随着竞争加剧,对平台公司的要求也更加高,这个过程中,许多公司平台因为缺乏经验,花费了巨额投资却未换来可观的成果数据。

做好社交新零售需要尽量避免以下问题,或提前找准解决方案。

机制问题:

模式的落后、机制违背市场和人性;单纯造搬同行,找不准自己的平台特性适合什么模式……

运营问题:

用户增长慢、用户留存差、没有成体系的运营流程、运营不懂社交电商、小B不动销……

组织问题:

团队组织不完整,缺少关键职能人员、人员职能分工不合理,人力成本过高、招聘困难、团队整体无社交电商相关经验……

供应链问题:

货品优势不足,供货商服务水平无法保证、采购成本高……

交互问题:

产品难用,界面不人性化,不符小B操作习惯

……

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平台发展,大大拖慢了平台在这场竞争中的发展速度。


李佑先生


▪ 传统零售商与消费者是对立博弈的交易关系

▪ 新零售活动中的商业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的供需一体化的社群关系

经营相信是所有赚钱逻辑的核心,如何经营相信?

社群就是载体,相信有两个最主要的点:

第一,对人有用的价值,

第二,不断叠加的人的能量场,

价值+能量场=相信。

1.社群是提供虚拟价值最好的载体。产品不好卖,社群好卖,社群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2.卖产品是表象,卖相信是真相。

3.相信来自于能量场和价值持续输出,所以,必须建社群。

4.任何生意的前面都能加上社群

5.任何生意加上社群,瞬间放大十倍。

6.社群可以满足所有人性需求。

7.流量只有一个出路…“自动化”




麻绅士社群空间站


       马云说未来只要新零售,没有电子商务,也就是说把线上线下结合在一块,然后产生新的模式——新零售。然后随着这几年新零售的发展衍生出了很多的零售模式,还有很多的新词,比如“社交新零售”!

  那什么是社交新零售呢?

  从字面上理解,社交新零售分别有社交和新零售两大版块。想要了解社交新零售,首先就需要先了解社交和新零售的定义。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将线上线下及物流深度结合的零售新模式。

  而二者相结合产生的社交新零售,便是通过融合线上线下,改造产业链,并利用社交渠道进行销售推广或资源整合的一种新零售拓展形态。它在新零售的基础上,植入了社交板块,而明显的特点即是:先交谈、再交心、最后谈交易。

  社交新零售怎么做?

  1、零售的本质永远关乎商品和顾客,竞争的本质永远关乎效率和成本。在今天,新零售需要有新的规则,这个规则是一种类似三峡大坝一样的共享经济体规则,有80%的参与方是共赢的。当五十个洞庭湖、鄱阳湖相互连接起来的时候,三峡大坝也许只有五十米,但当一千个、一万个洞庭湖、鄱阳湖、嘉陵江汇集起来,三峡大坝可能会变成两百米,这时,倒灌水效应就产生了。

  2、在共享经济体里,当我们进入到一个细分的品类市场的时候,这个市场可能遵循的是“590法则”,就是由五家公司占领了整个产业链里90%的市场份额。这还不够,甚至可能会出现“190法则”,一家公司把产业链90%的利润席卷而空。这是一个新的规则。因此,新零售代表了产业互联网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它依靠产业路由器,彻底地去中间化,由大家共同创造出一个最深的价值洼地。先让你赚到500万,再通过倒扣的方式,把你的500万分给我200万——这是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

  3.互联网创业下的分享经济社交新零售模式无疑成为了女性平衡家庭和事业的的新选择。社交新零售,和传统生意不同,你无须投入过多的资金、无需为工厂生产操心,只需要以爱为出发点,谈好处、谈收益、卖效果,就能随时随地开展无店铺经营的事业。

  社交新零售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改变生活品质,满足无数人轻创业的梦,融入了最现在的“分享经济、连锁经济、直销模式”的营销理念。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结合!


石顾俊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交的全面革新。

在人来传播初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单纯依靠口语相传,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字成为人类传播的载体,人类文化得以记录和传承,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兴起,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而网络媒介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高强度的交互性与传播的无界性,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紧密,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网络媒介发展的再一次全面延伸。

移动互联时代,社交方式高度发达,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几乎涵盖所有人生活日常的社交方式孵化出了巨型流量池,消费者的需求也在这些生态里被充分释放,这势必会引起商业模式的变革。

社交零售相比商场卖场和传统电商模式,真正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传统零售模式“人货场”的概念被重构,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根本性转化,去中心化被体现出来,在社交零售的模式里面,“人”成为了绝对的核心,既是商品消费者,也是商品传播者和销售者,通过社交关系网络,形成了一种粘性强、扩散快、分布广、引流佳的零售模式。这种模式在传播学里也有体现,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媒体”,人人即媒体!而在零售行业里,这种模式被纷来定义为“自零售”。在自零售的规范范畴中,人人成为了“零售通路”,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社交媒体的形式,打造出的一套全新自驱动系统,服务于供应商和消费者,促成消费闭环的形成。

就像“自媒体”成为了现代传播的主流形式,“自零售”的模式也必然会成为未来零售行业的标杆。


纷来商城


行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只是需要平台和流量,而是开始需要更多深度赋能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个现象称之为“需求升级”,满足行业需求的升级成为一个全新风口。无论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还是以TMD为代表的新生的独角兽,其实都在通过改变来满足行业需求的改变。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被BAT不断加持,借助它们去重塑传统行业的运作逻辑,从而激活传统的活力。
在社交电商领域,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境况。传统仅仅只是提供产品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B端用户的需求,除了产品之外,社交电商的参与者们需要更多元素的加持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新的元素其实更多地代表的是新零售的范畴,无论是技术赋能,还是模式赋能,其实都代表的是新零售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将社交和新零售两种元素进行深度的融合成为一种可能。

行业需求的改变最终导致的是按照传统电商的逻辑已经难以在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必须去做那些B端用户真正需要。如今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全球第一,第一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颠覆性的改变,是移动互联市场的巨大商机和诱惑,“移动互联网来了,而且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来了”。随着“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渠道的弊端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来说说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的利与弊。

就线上渠道来说,消息发布的时效性极强,通达度也较广,能够获得几乎无边界的宣传效果。而线下渠道在覆盖面上稍差一些,但带来的真切体验是线上渠道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市场而言,竞争的同质化表现在硬件配置的趋同与产品体验的趋同,消费者已经很难在产品上找到兴奋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线下渠道的高度参与感就是拓展产品体验的新途径。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但是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才能真正让B端用户买单。这或许是导致社交新零售真正火爆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一盏Online


当前零售企业一定要用好社群营销工具。未来的零售店一定是店+社群的标准配置。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零售店既要有店还要有群,要学会做好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

(一)零售企业做好社群营销,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规划:

群可以帮助零售企业产生很多的重要价值。从面对消费者的营销角度讲,企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规划好群的运作。

一是用社群的方式做好顾客链接:从营销的角度将,移动互联网对零售企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提供了以往所没有的链接顾客的有效工具。

在没有移动互联网时代,零售店与顾客之间是失联关系,顾客购买完成离店之后,企业无法有效去找到这些顾客,无法有效去影响到这些顾客。导致的结果是顾客的不断流失,活跃度的不断下降。用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余莹的分析:过去五年家乐福流量下滑了50%,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周活变成了月活,并且至少有10%的顾客再也不到店了。

在今天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提供的连接手段,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把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由失联关系变成为一种实时链接的关系。通过这种实时链接的关系去有效激活顾客、去有效影响到目标价值顾客。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提供了多种链接顾客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可APP、小程序以及借助第三方链接平台,建立与目标顾客的注册链接;可以通过微信、微信群与你的目标顾客建立社交链接;还可以通过公众号等内容平台建立与目标顾客的内容链接。

在这当中,社群的链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连接方式。运用社群的这种圈层化的连接方式,可以产生交互的社交手段,形成非常有效的顾客链接。

二是用社群的方式做好企业的营销传播:目前很多企业在如何用群的方式做好企业的品牌传播方面、营销传播方面重视不够,整体的传播手段、方式还不多。

新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改变了以往零售企业的营销传播环境,新的移动化传播在逐步由大众传播手段转型小众化传播方式,由企业主导的传播转型社会化的传播方式,由自传播转型他传播方式,由比较单一的传播方式转向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社群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平台。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如何转换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推动企业品牌的更好传播、推动企业所有营销动作的更好转播,社群将会产生更重要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两大特性:话题性--也就是能不能产生话题感、能不能产生更多人的关注;情绪性--也就是能不能产生更多的受众共鸣,产生营销的传播引爆。这两大传播特性都会在社群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放大,并产生更强烈的传播效果。

移动化传播的主要效果指标就是产生传播裂变。通过不断裂变产生更好地传播效果。这是企业品牌推广、营销推广所必须要实现的营销传播目标。

通过社群的方式,关键是要帮助企业找到传播的“种子用户

”,也就是能够更好产生传播效果的KOL,种子用户、KOL的传播效果是可以产生1*1000的传播效果。

所以运用社群的方式,不断地去找到种子用户,不断的去培养种子用户,不断地产生种子用户的二次传播裂变是企业在规划社群营销当中所重点要规划好的重要动作。

三是用群产生更大的卖货价值:目前一些企业在重视这一动作,但大多缺乏一个体系。

群可以卖货,但是群的卖货与店的卖货逻辑存在差异。店的卖货是顾客自主的一种购买行为,社群环境下的卖货是可以产生裂变效应的从众行为、群体行为。

零售店实现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一方面是要用群赋能店的卖货功能,使之产生更好的卖货效果;二是实现群卖货,也就是可以超越店的品类界限、商圈界限,把品类做宽、把商圈做大,实现更好的卖货效果。

因此,要实现以上的营销目标,需要企业围绕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实现企业经营理念、品类管理模式、采购模式、运营体系的系统化调整,建立以店+社群的新的企业营销体系。

做群的目的是有效解决顾客链接。因此,围绕这一变化,企业需要变革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的重点需要转换到如何有效抓取到顾客,特别是价值顾客,实现顾客链接、实时在线的链接状态。

店的规划设计、布局气氛需要体现以人为中心,要有效提升店的社交属性,具备较强的社交功能。要消除以往店是以商品为中心的传统做店理念,要把顾客变成店的主角。

门店的品类管理理念要调整。品类经营的模式要弱化,围绕价值顾客需求,结合商圈的市场特征,打造爆品将会是店+社群环境下的主要经营手段。以往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主要标准的是品类管理水平,主要指标是20:80原则,也就是20%的商品、20%的品类贡献了80%的销售,未来店+社群的环境下,可能就会变成2:80,也就是可能就是2%的商品贡献了门店80%的销售业绩。

在这种环境下的商品管理、品类管理需要基础的品类管理+有效的爆品操作。

在这种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下,企业的采购、门店运营都需要转变以顾客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一切动作的主线围绕抓取顾客、激活顾客、做大顾客价值为主要目标。

并且在这种环境下,一切围绕传播主线,采购人员、运营人员,都需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有效融合传播需求,用传播放大效果。采购人员、门店人员、运营人员及所有的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播设计、规划能力,需要具备社群环境下的新营销能力。

(二)零售店如何做好社群营销--社群营销四步法

要做好社群营销,需要按照以下四步做好社群运营。

第一步:建群

建好群是做好社群运营的重要基础。

零售店具备非常好的建群的条件,本身已经有品牌背书,有一定的稳定客群。

建群要首先消除心理障碍:担心顾客被打扰。据有关第三方机构的调研:接近70%的人,愿意接受信息的推送,愿意建立社群化的链接。

零售店建群,不能是一个粗放的建群模式,也就是把所有人,不管其属性、消费能力、诉求点差异等都拉到一个群里,这样的群未来的运营会非常困难。这也是目前导致很多群成为死群,或者是个别人活跃、大多人潜水的主要原因。

企业应该建立社群运营的矩阵,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维度建立相关的群。

可以区分以下维度:

属性:男、女、年轻人、老年人,也或者是行业属性。不同属性的人缺乏共同语音,没法在一个群里聊天。

消费能力:消费能力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如何去运营群,并且这也直接决定了未来你的群怎么去做。如果把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拉到一个群里很难做好的。譬如你不断推送一些品质商品,消费能力低的人就会感觉你卖的价格太高,如果你迁就低消费,需求能力强的消费者就会远离。

企业特别要重视建好种子用户群。这样的群成员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传播价值,并且还会在帮助到门店方面产生很多重要的价值。

企业既要建自己的群,也要结合商圈的实际,用好商圈周边其他一些有价值的社群:广场舞大妈群、太极群、宝妈群、健身群等。

要根据不同群的属性确定不同的群主题:

老年人的群,要以健康、养生为主题。年轻人的群要以时尚、好玩、专业为主体。宝妈的群要以专业育儿为主体。也可以结合商圈实际,建立一些同乡、同学、战友等类群。

总之,不同的顾客属性,要建不同的群,确定不同的交流主题。

群的人员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要做大群,人数一般在200人左右最佳。不一定非要500人,关键是要把相同属性的人员拉到一起。

建群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一是扫描二维码入群,门店要设置一些便利顾客入群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群,方便顾客入群;二是店内员工推荐,推荐顾客入群要成为店内人员的主要动作;三是顾客推荐,最好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样能够产生更好的信任关系,能够产生更大的放大效果。

第二步激活

建群后,在群的运营中,最重要的动作是如何去激活群的成员,也就是你的目标顾客,最终能够达到的目标是群的成员能够产生高度的信任、产生高度的依赖。最终能够把这种信任与依赖转化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中。

激活的目标就是增加目标顾客的到店频次、活跃度,由周活变日活,甚至变成日三活。

激活七大法则:

--情感激活:群一定是一个讲情感的空间,群将在很大程度上逆补企业与目标顾客之间的情感链接,有效地解决企业这个无情感主体的“法人”与情感丰富的自然人的情感链接。

群要讲情感,用情感去链接目标顾客。

在群的环境下,是要用情感拉近企业与目标之间的社交距离问题。

如果不讲情感,还是一种“硬邦邦”的卖货关系,就失去了做群的重要意义。

--商品激活:零售店做社群,最终一定要与你的商品经营紧密结合。

群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商品,适合推送什么样的的商品信息?一定要结合群的特征:如何产生话题感、如何产生成员共鸣、如何产生引爆的效果。

群推送的商品不能是简单的商品选择,也不能是只靠价格手段的信息分发。

商品选择很重要,最好的商品选择目标是:新、奇、特+内容。商品要具备三新:新意、新鲜、新潮,要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要把商品与有关的内容与传播方式相结合,一是用内容赋予商品更多的价值增值,二是用不同的传播手段(小视频)提升商品的关注度,使之能够产生激活与不断放大传播的最佳效果。

--内容激活:要想激活群员,内容传播非常重要。要结合群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传播内容。好的内容可以产生粘合剂、润滑油、放大器等重要的作用。

目前,做内容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图文,可以是小视频。特别是小视频,其传播效果非常重要。

--KOL激活:KOL营销泛指有KOL参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行为,兼具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优势,其营销价值也受到市场的认可。

零售店在社群营销中心要高度重视KOL的价值。

要结合社群运营培养自己的KOL:美食达人、吃货、育儿专家、养生专家、运动专家,使他们在社群中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用好门店商圈周边KOL:广场舞的召集人、健身教练、跆拳道教、高级月嫂、知名厨师练等,使他们与你的社群运营做好紧密的结合,发挥好他们的价值。

--活动激活:要不断组织各种的创新活动。包括社群当中的活动和各种的线下活动。

零售店要特别结合有店的这一突出优势,要把社群运营与到店活动做好结合,发挥好店+社群的优势。

要结合社群成员的特点,组织一些有价值的体验活动,譬如品牌体验、采摘活动、亲子活动等,发挥激活成员、拉近距离的重要价值。

--红包激活:红包是微信平台设置的一个重要的激活群员的功能。要科学有效的用好红包这一重要手段。什么样的群适合发红包,什么时间发,发多少?必须要设计一套规则。

特别是要结合群的实际,把红包激活与强化群员关系紧密结合。

在营销的环境下,任何的动作必须要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发红包也一样。

--小程序激活:小程序是微信创新的用技术手段建立链接、激活群成员、产生更大营销价值的主要技术工具。

小程序可以产生基于群的环境下系统化的营销价值。

要从建立链接开始,通过小程序实现与目标顾客在线化链接的目标,把小程序变成链接顾客的主要手段。

链接以后如何导入相关的营销动作,企业需要配置适当的在线化营销平台。这种在线化的营销平台,可以建立更多的满足企业在线交易、对接第三方到家平台、在线化的营销等更多功能价值。

在线化的营销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段都需要调整,要逐步放弃价格手段,放弃传统的客单价理论,转变到如何让目标顾客增加到店频次、增加购买频次,如何更多的产生有效复购率为主要营销目标上来。

激活顾客还可以有很多方式,未来还将创新出更多的有效方式。

第三步运营

群虽然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做好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规则。

要有专人管理:没有专人管理的群非常容易陷于混乱。我观察盒马等一些群做的比较好的企业,都是有专人管理。

选好这个群管理员非常重要,观察很多的群管理,得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不是所有人都会管群。很多人不具备这种社交管理的能力,有很多的店长也不会管群。

这个人一定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特别需要具备管理熟人、半熟人的能力,有把生人变成熟人的能力。要具备热情、细腻、周到,还要有一定的调调。

群要建立规则:没有规则的群肯定做不好。

群要确定主题:群的交流要围绕主题展开。尽量不能太偏离群的主题。更不能违反政治纪律和违法。

面对已经进入的5000朋友圈时代,面对越来越多的群,做好群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原则:尽力为成员创造价值,尽量减少垃圾信息的打扰。

零售店的群要定期调整,一是要通过群的运行,把一些价值顾客逐步筛选出来,优化到企业的VIP价值顾客群中,逐步把一些蹭流量的无效群员剔除。二是通过适当的调整,提升群的价值性,提升活跃度。

第四步传播

发挥好群的价值,一方面把群做好,更重要的是能发挥群成员、特别是种子用户的价值,发挥移动环境下的传播手段,通过种子用户产生更大的营销传播裂变,这将产生更大的价值。

做好传播要靠内容,好的内容才具备传播属性。

做好传播要靠一些有效的传播手段,便利群成员的传播。

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新的在线化的交易方式,传播在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以往的传播与交易分离的营销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传播、交易一体化的营销模式。

未来非常重要的营销模式之一是:在传播中实现销售,在销售中实现传播。

(三)做好社群营销,零售企业需要作出的体系变革

在现有企业、门店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简单的+社群模式,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完全的到店模式,完全的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能够完全适应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需要结合当前社群营销环境,结合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对现有企业、门店的经营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

--调整门店的运营体系:从目前传统门店来讲,大多体现的是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包括门店的设计布局、部门职能、岗位设置,大多都是体现的商品中心和管理商品。

变革店+社群的营销模式,要对门店的运营体系做出调整。

门店的布局要调整:要体现以人为中心,体现顾客在门店的中心位置。目前看上海区域的全家、711在做这一面的一些尝试,通过减少货架,加大顾客空间,增强门店的社交属性。

门店的运营要调整:要增加专门的顾客经营(运营)部门和管理岗位,顾客要有专门人员去管理。这个岗位的职责很明确,就是如何吸引顾客到店,如何做出顾客价值,如何做出价值顾客。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要借助当前的社群、链接、传播等有效手段,去有效抓取顾客,去有效激活顾客,去有效做大顾客价值。

要打造门店的IP属性,打造门店“拍感”。坚决不能再设置“禁止拍照”的传统理念影响下的顾客限制措施了。能够产生顾客拍照,自动分发朋友圈,代表着企业的营销能力赶上了时代的变化,具备了新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能力。

能够让顾客产生的自主传播是最有价值的传播。

--打造企业、门店的传播能力体系:营销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主导。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要变革调整,重构以新的移动传播为主线营销体系。

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传播部门,门店要设立专门的传播专员。

传播部门要具备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就是能产出更多的企业内部传播,并能带动种子用户传播、目标顾客传播的价值内容。

内容要有非常的广泛性,不能仅局限于产品与促销本身。要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特性,以“两微一抖”为主要平台,结合公众号、小视频等有关传播要素,构建起新的以传播为主导的新营销体系。

当前零售企业的营销转换,就是要构建起以新传播为主导的新营销体系。

--调整传统商品及品类管理体系:面对新的零售市场环境,零售企业的商品及品类管理传统模式必须要调整;面对当前的传播营销环境,企业要转变传统的商品组织、品类管理模式;面对新的店+社群新零售模式,企业需要转换适应社群环境下的商品及品类管理模式。

在社群环境下,商品的组织要积极创新“爆品”模式。社群本身可以产生造成“爆品”的良好土壤。

品类管理及营销模式,要结合当前的消费需求特征,积极创新场景化的品类创新。由原来的以商品的物理属性为主体的品类管模式,转型以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为特征的场景化的品类管理模式。

重点聚焦目标顾客的需求场景,重点结合社群环境下的营销需求,推动场景化的品类管理及营销模式创新。

场景化一定是零售店品类变革的主要方向。这个变革需要一个过程。

并且场景化一定是一种千店千面的表现形式。未来寻求企业的品类差异化,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重点突破点主要集中在场景化这一主要方向。

--调整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传统的连锁零售模式是以总部的高度统一管理为主要特征。这一连锁模式是以标准化为主要管理手段,标准化虽然带来企业管理的效率,但是极大的牺牲了组织的创新活力。

目前这种连锁模式造成的结果是“千店一面”,这种零售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消费需求变化。

我比较认同一位专家的观点:当前消费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消费的变化太快了。

现在的消费需求确实形成了“瞬息万变”态势。

面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未来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是企业的创新能力。

零售企业必须要重新打造新的企业组织模式,赋予门店及各级管理者、各级员工以充分的创新空间,以创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三少频道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移动支付的普及,更让我们体验到了生活的便捷性,涵盖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下单购买来完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在流量红利逐渐耗尽的后电商时代,从微信生态衍生出的社交新零售所带来的迅速增长,正在掀起另一场逆袭,成为电商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社交新零售为何能在近两年突然爆发?社交新零售是对零售行业的渠道革命,与以往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方式不同的是,社交新零售是去中心化的传播渠道,它让整个电商从原来的“物以类聚”,走向了“人以群分”。

当社群用户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分享购物,基于各自熟人关系、网红等的分享推荐也能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度和购买率。

相比百货商场、超市等传统的分销模式,社交新零售的出现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分销模式,基于用户社交关系链条的分享、消费和利益共享,大大降低了传统分销模式的获客和运营成本。

社交新零售的核心就是分享,好的商品分享给朋友,是任何人都愿意做的一个动作,比如说你买了一双鞋子,质量非常好,价格也划算,那你肯定愿意把这款鞋子也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同事;现在社交零售你分享还能获得收益回报,那么你就会更加乐于分享,积极主动的参加分享。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各类商业模式都在不断的简化,不需要代理囤货发货,更不需要缴纳高额的门槛费,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普通代理者的利润。


黄红绿


商业的基本逻辑是:先有用户需求,才有市场供给,连接关系把需求和供给有效联结起来。在供大于求的时代,如何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将变成营销的重大课题,甚至影响到商业的基本体系。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式,为全社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模式——社交新零售。那么社交新零售又有那些基本特征:

一、 产品不重要,全民传播才是王道;

基于社交的商业占有着“信任”的先天优势,把自己的使用体验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无论是基于情感,还是友情,起初的意愿无论是什么,都不得不选择尝试购买。而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很难说谁的产品一定好过别人很多。对于企业方或者操盘手来说,这种传播的针对性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销售转化率高,企业成本低。最终的结果是你可能没见过某个产品投广告,但是,它的知名度很高。

二、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利益共享体系

要想一个团队持续不断的保持激情,仅仅打鸡血是不够的,谁也不能靠着梦想活着,利益关联才是王道,要想打土豪,主要是想要分田地。以我多年感悟来说:再牛逼的梦想也是建立在看得见的切实利益至上。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事情,偶尔为之没关系,但要天天做,恐怕就不灵了。人与人之间最稳固的关系,除了血缘,接着是友情爱情,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不知道人都会怎么选了。

三、 IM成为营销运营的主体平台

IM(即时通讯软件)像微信、QQ、直播……成为社交新零售的

主要的信息散播及传输通道,每天的信息分享,交流,甚至是广告,以及下单,都能够通过IM来实现,实体店面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体验以及线下活动场所。

四、社群才是最终的资源体

CRM管理系统是每个商业形式都必不可少的板块,如何运营管理好自有的客户,社群是最终的出路。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专门对社群运营做过讲解,今天再次强调社群运营的六个核心维度:1、相同的价值观或兴趣点;2、持续的内容价值输出;3、KOL的意见引领;4、共享社群利益或价值;5、参与性、趣味性话题或活动;6、规则和仪式感。

社交新零售是营销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或许有些条件并不成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太理想的结果;但基于社交而产生的商业,因为单一连接点的人群基数少,可也为营销套上了道德的枷锁,不至于变成另一个“毒药”市场。至少我充满期待。


董佳澎


如何做好社交化新零售?网上有很多现场的答案,但是我想说的是,社交化新零售首先是先社交跟客户交朋友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再提供合适的商品和服务。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人性发生的,不基于人性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耍流氓。所以做好社交化新零售,你必须先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就必须了解人的:好恶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只有在人性的土壤里面才能结出善果。当然做社交化新零售也需要对群体心理活动有所了解,不然也发展不大。这相当于不管你考哪个大学,你必须从加减乘除开始学习是一样的道理。


e家乐自热焖锅创始人


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把企业广告费,省下来。去通过社交建立自己的私有流量池,然后通过,裂变,变现的一种模式!感觉很快会肉少狼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