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扶苏若登基,则秦之甚幸,天下甚幸!秦再长治久安数百年不敢说,百八十年总是可以的。

扶苏接班后,以他的才干和聪慧,完全可以在不触动秦法的前提下,一点一点改变,逐步调整那些严刑峻法,施行仁政,实行“法家”和“儒家”执政方式的并轨,慢慢给秦帝国转型。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而秦始皇在临死前,一些迹象也表明他开始有逐步放松对国民控制,实行仁政的可能了。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行,跑到九嶷山去祭祀舜帝,然后,又跑到会稽面向大海去祭祀大禹。

尧舜禹都是古代的贤明之君,以仁政和爱民被民间世代传颂,秦王应该也意识到了“天下苦秦久矣”,也通过祭祀先贤,向天下传递秦国要逐渐“宽政”的信号。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扶苏是秦始皇中意的继承人,可惜始皇帝死在出巡的路上,而胡亥又正好随行。

扶苏不仅是长子,更是始皇帝20多个儿子里最有名的,能力和才干、品行和修养都传颂于民间,秦始皇对其也是寄予厚望的。

从嫡长子继承制到能力,扶苏都是最有资格接班的。

可惜啊,胡亥捡了个便宜,碰到始皇帝最后一次出巡,“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于是,胡亥就跟着老子出去巡视了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秦始皇搞焚书坑儒,扶苏看不下去,就劝谏父亲在天下初定之时还是要多实行仁政,不要对百姓施以严厉的刑罚,如果是一般人对始皇帝这么说,早就被灭族了,对于儿子的劝谏,始皇帝虽然表面发怒,但是内心还是很欣慰的,就派他去蒙恬那监军,监督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这也是给扶苏一个历练的机会。

当然,始皇帝没想过自己竟然那么早就死了,即使他留下遗诏任命扶苏接班,但赵高和李斯为了自己的利益,篡改了遗诏,并矫诏以始皇帝的名义赐死扶苏。

当使者带着诏令来到北方蒙恬这,蒙恬劝谏扶苏赶紧再去重新请示一下,问个明白,怎么能一个使者来了就自杀呢?

扶苏只说:既然父亲命令儿子自杀,儿子还需要请示吗?

说完,扶苏自杀而死。

如果扶苏能顺利即位,则秦国政治就能朝着宽松氛围发展,秦国的国祚也会更长远一些。

扶苏若即位,名正言顺,蒙恬一下军政要员、皇族内外都会服气,也不至于出现胡亥即位后屠戮宗室、臣子的事情,国家也是一派欣欣向荣、正常运转的好景象。

即使再次出现起义,因为没有屠戮功臣,基本上名将都还在,消灭那些起义是分分钟的事情,国家局势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至于像程胜吴广起义之后迅速蔓延全国,而秦国仅章邯一个名将,孤掌难敌四手。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扶苏仁慈,必然会逐渐的调整秦国的严苛律法,逐渐逐渐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逐渐安定天下的民心,让老百姓不至于揭竿而起。

即使扶苏其他事情都不怎么做,就算是把阿房宫、秦皇陵、万里长城等巨大工程的徭役降下来,工程进度慢一些,那至少也能解放上百万民夫回家,不至于让百姓痛苦不堪,只要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农民还不至于弄到造反的地步。

说起来,扶苏很像汉文帝刘恒,主张实行仁政,与民休息。看看汉文帝在位期间的成绩,再结合扶苏的性格特点,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断定:如果扶苏为秦二世,他完全可以像汉文帝那样,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文景之治”,大秦帝国也就不会那么快烟消云散了。

综上所述,若扶苏即位,秦之大幸也。

然扶苏即使当上皇帝,是百姓之福,却可能无法开创大秦盛世。

首先,扶苏的性格不适合做一个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扶苏在朝堂多年,应该对朝廷的阴谋诡计有所了解,而面对矫诏,却丝毫没有怀疑,对蒙恬的劝告也加以否定,直接说父亲要儿子死,又有什么说的呢?于是拔剑自刎,要知道明君是丝毫不在意这些传统道德的,如李世民玄武门,赵光义烛影斧声,朱棣靖难等。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其二,扶苏是喜好儒家的,儒家学者淳于越就是扶苏的老师,而当时儒家的主张是圣先王,就是要行分封制,如果扶苏听从儒家实行分封,那么才建立的封建帝国又要降低地位了。

其三,很多人认为陈胜吴广的起义是秦朝严刑峻法所致,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根据近些年出土的资料,陈胜等人迟到是不用杀头的,只是要受鞭笞,而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是元年七月,也就是说,秦二世即位第一年就爆发了起义,如果换成扶苏起义一样会发生。

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秦始皇临死前的一句话道明一切

其四,就算是蒙恬等人不死,也未必能超过章邯等人的战绩,何况敌对阵营还有项羽,韩信一类的大神存在,关于在边境驻守的军队,应该也是有所调集的,因为王离在蒙恬死后作为边防军主将,后来却在巨鹿大战中作为章邯的副将,应该也是调集了一定的军队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始皇临终之际,召回扶苏继皇帝位,但移交计划未能实现。杰出政治家张居正,惜“扶苏仁懦”。扶苏因仁爱而闻名天下、受百姓爱戴,却也因为“仁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堪一击。所以,只能惋惜地感叹一句:扶苏生不逢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