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华语乐坛涌现出一个非常走红的二人组合,以城市民谣风格为主,它就是——优客李林。名字是以乐器Ukulele而命名,由创作人李骥及主唱林志炫组成。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出道既巅峰


1983年,17岁的李骥和林志炫就读于专门培养专业的工程师的明新工专(后改名明新科技大学)。林志炫在校期间接受了美声音乐培训,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李骥乐团的主唱。在1988年到1990年之间,李骥和林志炫以吉他加主唱的双人组合形式,连续三年参加了木船民歌餐厅比赛,可惜没有获得名次。


期间李骥开始创作,诞生了三首奠定了未来优客风格的歌曲:《Just For You》、《年轻的呐喊》(发行时改名《认错》)以及作为《黄丝带》专辑主打之一的《流星》。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1991年,他们的朋友李岳奇、韩贤光、官大治一起成立了经纪公司签下了他们,贷款为他们制作了第一张专辑《认错》并推荐给点将唱片。《认错》一经推出专辑销量即超百万张,获得各种奖项,之后他们的几张原创专辑《黄丝带》《少年游》《捍卫爱情》等也都大受欢迎。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林志炫和李骥在组合中的角色,分别是主唱和主创。大部分时间都是文弱书生一样的林志炫在唱,戴着墨镜酷酷的李骥在一旁弹吉他,偶尔摇头晃脑地伴唱几句。虽然有时候觉得李骥像打酱油的,但他戴墨镜的样子很酷,二人非常默契合拍。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分道扬镳


所有的分道扬镳,都是矛盾的积微成著。优客李林的解散几乎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很长一段时间,林志炫的音乐理想都无法获得家庭的支持。身为长子,他不得不背负家中印刷厂的经营。早期为了在民歌餐厅驻唱,编造各种借口外出,发唱片了也瞒着家人;当歌手时戴眼镜,文质彬彬,代表印刷厂出去谈业务就把眼镜摘下,别人就认不出是同一个人。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原以为就这样偷偷地双管齐下,直到上了一个大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才怕瞒不住。算准了播出时间,在家里抢遥控器,拼命转台,最终还是被父亲转回来。当场识破。


反对的声音如此坚决。好不容易在唱片公司的劝说下,家人才勉强同意让他继续唱,但前提是,印刷厂的工作不可荒废。从此蜡烛两头烧。化妆师习惯准备一把刮胡刀,以备他总在录影开始前才从印刷厂匆匆赶来,蓬头垢面。即便第一张专辑《认错》的成功摆在眼前,也换不来家人的谅解。第二张《黄丝带》,基于上一张的成功,公司放手让团队到美国制作。林志炫却无法脱身,遗憾目送李骥只身前往。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相对林的忙碌,李骥大把的时间都呆在唱片公司,才华和聪明当然有,但没有专业基础,或许钻研也不够深入,即便创作过不少佳作,亦无法主导音乐走向。如果李骥能做到专辑全创作,甚至包办编曲制作,这个组合才更有相生的未来;但从作品的创作比例来看,只能遗憾李骥的天赋尚不足以遮蔽。到第三张《少年游》更为明显,主打歌都已不是李骥的创作,从中已经可以窥见端倪,两人不再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四张中文专辑《捍卫爱情》,其实是优客相对成熟的作品。但那时两人的默契已消磨殆尽。创作者开始不满意主唱的诠释,技巧无可挑剔,情感却始终不是自己想要的味道。不再有学生时期的心照不宣,不再关心对方的生活,唱片只是一个要履行的任务,不再有当初将彼此心情一一成歌的全情投入。


记忆里的黄金年代之乐队组合—优客李林


五年合约即将到期。两人唯一一次关于未来的交谈,是在前往某个通告的路上,李骥当然希望继续,而疲于奔命的林志炫打算就此放手。


1995年,林志炫在点将的最后一张唱片《一个人的样子》,不再以组合名义发行,封面上一个清瘦的背影,孑然独立。1997年,李骥也在点将发行了最后一张作品《一个李骥》,每一段歌词的结束,都落落寡欢地唱着“一个人的样子”。


天高路远,就此阔别。几年不曾联络,远离歌坛的李骥在北京一辆的士上,夏日午后昏昏欲睡,却被收音机传出的一首歌惊醒。


老搭档的声线依旧行云流水,坦荡荡一首《单身情歌》,李骥的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他知道,这首歌一定会红,精准的歌词定位,轻易虏获人心。他也知道,这首歌,林志炫一定不喜欢。果然,林后来多次提及《单身情歌》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观。原来有些了解,是即使不联络也不会冲淡的条件反射。


时光流逝中,曾经的矛盾无声消解。当两人再次并肩,举办“再见优客李林”演唱会,才说出那句欠奉已久的道别。记忆的胶片一帧帧回转,转回20年前的校园,定格在少年林志炫经过少年李骥的排练室,推门而入,毛遂自荐的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