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陆喜梅: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它的设计有 4 个原点:钱怂么赚、货怂么卖、钱怂么花、技术优势。瑞幸咖啡的模式,是烧钱,目前看不出可持续。

瑞幸“自爆”,行业哗然。一个创立2年不到,赴美股上市,用美国投资者的钱来补贴国内消费者的民族之光,敢跟星巴克掰手腕的存在就这么崩了。一夜之间从时代的宠儿到“千夫所指”,令行业和市场都措手不及,所有人都看呆了。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开盘后直接熔断

北京时间4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前,瑞幸咖啡在美国证监会官网“自爆”,经过内部调查:发现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当天股价瞬间暴跌75.6%,市值缩水至16亿美元。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瑞幸咖啡自爆“家丑“


如此自曝家丑,还是惊人的22亿,股价自然要崩盘。很多问为何瑞幸选择自爆,而不是继续隐瞒。其实瑞幸“自爆”早有预兆,早在两个月前,让很多中概股闻风丧胆的做空机构“浑水”,就公开了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这也是瑞幸遭遇做空后带来的连锁反应:有做空基金将它告上法庭,按美国证监会要求,瑞幸要自查,于是查出22亿元的惊天“自爆案”。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烧钱十亿:风卷残云的扩张之路

在中国,瑞幸已经成为规模仅次于星巴克的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从2017年成立至今,争议一直伴随着这家公司。短短两年,开了超过4500家咖啡门店,成为最快上市的中概股。自从瑞幸的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开业,它就像坐上了火箭:2018年5月,瑞幸门店数量超过500家;2019年1月,这个数字又变成2500家。加上疯狂烧钱补贴:首次注册可获得免费咖啡、邀请好友又有一杯免费咖啡,瑞幸可以说是卖一单亏一单。看似繁荣的门店,实则加剧瑞幸的垮台。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瑞幸,就是餐饮行业中的“异类”。在强势资本的推波助澜下,17、18、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净亏损分别为5637万、16.19亿、5.52亿,平均每天亏损400万!没盈利的瑞幸靠什么疯狂扩张呢?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很简单:让别人投资就好了。三轮融资总计拿到了共5.5亿美元,用“烧钱 + 补贴”迅速占领市场,这种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叫做“网络效应”: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一旦达成临界点,就能垄断市场获得价格优势,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打法。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但是瑞幸不是互联网公司,作为一家传统餐饮企业,它只能依靠大量的广告支出带来流量,低价的咖啡却没有带来盈利。所谓的“价格便宜、快速便捷”,根本不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整个过程,显得违背了正常商业逻辑。因为靠钱烧的商业模式,最终还得依靠传统技能。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商业模式设计的 4 个原点:钱怂么赚、货怂么卖、钱怂么花、技术优势。瑞幸把钱花在了大量的销售数字提升上,实际上获得了什么?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本模型已申请专利,如需转载请先私信)


瑞幸事件,很大程度上会加剧中国对于推行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审慎考量,维护市场公平公正,但是美国市场又该如何看待中国企业?

世纪大骗局?瑞幸财务造假,暴跌80%,网友:割美国洋韭菜


瑞幸的故事可谓是新世纪资本下的一个缩影,造假事件的对资本和瑞幸来说都是双重打击。难怪同行都说“每一滴咖啡上亏的钱,都是中概股身上流下的血。”你喝下的每一杯便宜咖啡,都是对中国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商业信用的吸血。

盈亏之间,自有思量。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