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過

三字經裡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任何時候對孩子的教育都不會晚。

子不教,父之過

丈夫的侄子,一個九週歲的男孩,挑食(不愛吃的菜不吃飯,朝飯裡吐口水),沒禮貌(在吃飯時朝桌上吐口水,夾菜時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盆裡翻來翻去找他愛吃的菜),嬌氣,稍有不順他意小則大哭大喊,大則摔打玩具傢俬。嫂子夫妻倆都覺得孩子是以前留在農村當留守兒童造成今天這樣的性格,夫妻倆為此還相互埋怨。看見我的女兒就問你怎麼帶的?孩子性格好,生活習慣也好。

我的女兒也留守了兩年,現在接回身邊帶。對此問題,我說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1. 孩子是夫妻共同的,照顧,教育孩子應該夫妻倆都參與,而不能認為是妻子或丈夫一個人的責任。還要做到教育方法一致,如果有不認同的地方,也不要當孩子的面爭吵,倆夫妻關上門另外溝通。

  2. 父母是孩子早期的榜樣和模仿的對象,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一面,不然就會像老人說的:上樑不正,下樑歪。

  3. 不能慣,該嚴厲時候嚴厲,孩子錯了要道歉。

  4. 對於有進步的,表現好的一些方面要鼓勵和適當的獎勵,同時提醒孩子哪些做得不好需要改正過來。

  5. 對孩子的承諾要盡全力做到,實在做不到的也請說明原因(不能敷衍了事)

    順便說一下,父母經常吵吵鬧鬧對孩子的影響也很大的,我暗示他們夫妻也好好經營婚姻。現在孩子接到他們自己的身邊,不能以一句:以前老人家寵壞了,就推卸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教育孩子,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