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副標題:原生家庭於我們是“愛”?是“害”?我們如何“放下”?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專注50+的有趣生活 NO.12---2019

“子不教,父之過”------《三字經》

人在一生中,受原生家庭影響最深的大概就是少年和青年時期。那段時間帶給一個人的東西會影響他的未來選擇,以及整個人生走向,還會進行代際傳承。 ------胡慎之

接上期文章:

01

“父母為什麼要種草?”

沒有人願意當“惡人”,為什麼爸爸們甘願“唱白臉”?

每一個時代都有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認知,如同當下的“虎媽貓爸”組合,不是簡單地對錯之分。

來看看“我爸爸為什麼種草?”

我問過爸爸,你為什麼要當“嚴父”?

他回答:他的原生家庭都是這樣的家教,秉承“子不教、父之過”的傳統,他的認知是隻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成才,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爸爸出身於一個比較殷實的舊時大家庭,以父兄主政家事的傳統家長制方式。

他的原生家庭的老規矩很多,所以他自己的小家也如法炮製,訂立了各種家規;

在自己的小家庭,他是“一家之主”,一定要樹立權威,必須按他的家規和認知行事;

爸爸因為家庭成分高,結婚較晚,對於自己的小家庭投入除開工作之外的所有熱愛,面面俱到,管束太細,所以我們頗感被壓抑和被約束;

爸爸上學是“學霸”,工作後成“專家”的優秀專業人才,自己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也導致對我們的期望高高,管教多多;

尤其是我這種完全和他不一類的“頑劣”,更讓他抓狂。我也因此大受打擊,“不被爸爸認可、我成不了父母希望的孩子、喜歡的孩子”成了我心底揮之不去的傷痛。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思考的幾個問題:

1、你從小最需要的,而最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麼?

2、你從小常常有的一些負性情緒是什麼?

3、你從小的“內在誓言”是什麼?對你以後生活有什麼影響?

4、我們是否無意識沿用了父母的行為?

回想自己,從小最需要的、沒被原生家庭滿足的心理需求就是“不被認可”。

從小心裡面總是憤憤不平地想“我將來一定要幹出大事,讓你們引以為豪!”這是我的“內在誓言”。

所以在往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一直都很努力,最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賞。

在家,我希望能得到愛人的誇獎,可惜,他也是吝於口頭誇讚的“中國式男人”;

在外,面對沒被認可時,有時會很抗拒,其實是源於內心希望“被認可”的執念。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事情總有兩面,我現在真心感謝父母的管教和一些“強制要求”。

沒有之前的“被迫讀美文、讀經典,寫感想”的訓練,今天自己斷然不會和各位“以文字的形式見面交流”。

因為“總也不被認可”,我心裡反而逆反出了“我必須努力、必須幹出點事”的要強勁兒。雖然沒幹出“讓父母驕傲自豪的大事”,但從沒有放棄過努力,進步,開始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努力奮鬥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狀態,就不是我的人生選擇。這個也傳承父母。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02

舊時劃痕,真的存在,有點痛

在原生家庭裡,我們“沒有得到關愛、”

“不被認可”、“被暴力對待”、“沒感受到家的溫暖”、

“被控制的沒了自信”、“總被做主沒了自己的判斷”、

“失去了對愛情婚姻的美好向往”......;

這種種的“傷害”,都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如影相隨。

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交往;

會影響你的職業選擇;

會在你遇到問題時,決定直面或是逃避;

會讓你不自覺想從你的配偶身上尋找“被愛”,“被認可”;

這些存在,常常讓你重拾記憶,帶著情緒、帶著壓力。

尤其是當我們工作、生活不順時,這些舊時劃痕,會放大成血口子,讓我們感到痛。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心理學有這樣的說法:

1、在生活加持在我們身上的諸多壓力中,最大的壓力是我們對父母的排斥。

2、與父親關係不好,會影響你的創造力和向外拓展,比如常常湧現的無力感和艱辛感。

3、與母親關係不好,會影響你的愛和包容能力,包括對自己。比如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

善待這些舊時劃痕,讓它儘早痊癒,我們才不會帶著傷痕累累負重前行。

03

理解 接納 擺脫 伸展

生命就是關係。與父母和解就是與我們自己和解,與周邊環境和解。

心理學上講,你越排斥越抗拒的,就越被強化。

所以,我們常常感到“我越來越像我的父母了”。

不是有個說法嗎?找妻子一定去看看她的媽媽,找丈夫得去看看他的父親。

我曾經極為抗拒爸爸要求的“東西放置整齊”,我現在也有了爸爸的這個“癖好”;看見愛人、孩子亂放東西,我就抓狂;

我曾經討厭爸爸,看見報紙上好的文章,一定讓我們讀,還要說感想,現在我也如他一樣,看見好的微文,愛轉發給女兒;

孩子偶爾的吐槽,我也會一本正經地趁機說教一番,讓孩子瞬間沒興趣交談;

就連身體上的弱項,都遺傳了爸爸,常常找同一個醫生、同吃一種藥。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茲說:接受父母,首先接受自己是他們的孩子,接受自己身上的血統和基因,接受父母不是完美的,他們是有缺點的普通人。他們在為人父母后已經盡其所能,做了他們能夠做的事情。

所以,長大後的我們該做的是:

理解---理解父母有他們的認知和周圍環境,原生家庭等影響;

接納---全然接納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感恩他們給與了最寶貴的生命;

擺脫---擺脫依附、依賴、愚忠的關係需求,享受親情但不再依賴。

伸展---培養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向光伸展,不去抱怨。

我們已長大,我們存在的問題,原生家庭有責任,但卻不應該去負責。

當你航行時,你沒有辦法控制風,但你可以調整風帆,讓你的船到達目的地。

04

和父母的和解,是三代人的福祉

父母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我們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不僅要學怎樣當好父母,不繼續給孩子“種草”;

也要學如何做好子女,不是愚忠或抱怨,是理性、是迭代。

孩子的基本需求是:我如實的樣子,會得到愛與尊重;被父母全然接受。

“管教”孩子時別忘了無條件愛孩子、尊重孩子。

今天,我們80+的父母老了,他們也是“老小孩”,一樣希望我們這些兒女:

“當下我們如實的樣子,會得到兒女的愛與尊重;曾經的過往,得到理解和接納”。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父母於孩子,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給與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孩子想到自己父母時,內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是心靈深處最深的心安,是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愛的源泉。

孩子於父母,意義又是什麼?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父母精神的部分延續。完善了父母的生命體驗。

但孩子就是他/她自己,不是父母夢想的延續。

我們都要學著長大,

學著做父母、做兒女。

更要做自己。

任何時候。

從“子不教,父之過”到“父之過,子不放過”嗎?到底該怎樣?

作者/編輯:陳昕 &50+的午後茶 &專注50+的有趣生活

***圖片均由來自網絡。

***如果喜歡,請關注:

***********************

往期文章:1、

2、

3、

4、

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