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天敌昆虫也被誉为“活的农药”,介绍给您一种便宜、环保、安全的“活农药”——赤眼蜂。赤眼蜂是膜翅目、赤眼蜂科的小寄生蜂,尤指赤眼蜂属而言。它是一种卵寄生蜂,寄主范围非常广,能寄生数十种害虫的卵。下文,主要介绍运用赤眼蜂来防治

松毛虫玉米螟 两种害虫。


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赤眼蜂防治松毛虫

防治害虫种类:可用于公益林、经济林、蔬菜、茶园、果园等400多种害虫的防治,湖南省主要用于松毛虫、松梢螟、杨树食叶害虫、竹林食叶害虫等。

生产规模: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每年赤眼蜂释放面积累计达200余万亩。赤眼蜂是目前应用面积最广、防治效果最好的天敌昆虫之一。

释放技术:(松毛虫赤眼蜂)赤眼蜂野外释放最佳时间为4-8月份,根据害虫发生程度,在低虫口密度时每亩释放6个蜂卡,其中每个蜂卡约可羽化出赤眼蜂成虫5000头。释放时,将蜂卡用图钉固定在树冠上,赤眼蜂成虫就可以从蜂卡中飞出自主搜寻并消灭害虫。


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技术员正在释放赤眼蜂防治松毛虫



赤眼蜂防治的优点

◆杀虫目标明确,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无残留;

◆赤眼峰生物防治技术与常规方法相比,成本显著降低;

◆赤眼峰生物防治技术具备长效性,1-2次放蜂,可多年受益;

◆对高山、森林防虫,不用运水上山,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对松树林周围的农作物害虫有附带防治作用。

为什么要用赤眼蜂?看看化学农药的危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有害生物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有害生物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
化学农药泛滥对人类产生的“三致效应”: 致畸、致癌、致变化学农药泛滥对环境及害虫产生“3R现象”: 残留Residue、再猖獗Resurgence、抗性Resistance


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刚从赤眼蜂卵卡上孵化出来的蜂(放大图)



生物防治的概念和优点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生物或其天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利用天敌生物(有益昆虫、鸟类、微生物)、昆虫不育、昆虫激素、信息素及转基因抗虫植物等防治农林病虫害,达到保护农林作物不受危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优缺点比较: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比较

生物防治

对环境的影响 : 不污染环境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没有影响

对害虫控制效果:慢但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对环境的影响 : 污染水、空气、土壤;影响农林产品质量及人类健康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影响农林产品质量及人类健康

对害虫控制效果:快但易产生抗性


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玉米上运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详细使用方法(玉米螟赤眼蜂)

1. 当您拿到蜂卡时应尽快放入田间使用,不宜储存。

2. 赤眼蜂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鳞翅目害虫,如玉米螟、菜青虫、棉铃虫等,防效可达85%以上,此类蜂卡主要用于防治玉米田里的玉米螟。

3. 放蜂时间在玉米螟产卵盛期之前放蜂,在山东,一般7月份开始出现玉米螟,根据各地的不同气候条件,结合当前的气象预报资料,选定最佳的放蜂时间。一般在傍晚时放蜂,从而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

4. 放蜂方法

确定每亩地放蜂数量:一般每亩放2万头,第一次蜂量1万头,第二次蜂量1万头。

***具体做法:以玉米田块为单位每亩10块蜂卡(每块蜂卡约1000头蜂)(市场价约6元/卡,需要可以联系绿农夫小关),大面积放蜂,距边行15垄,地头15步放一点,中间30垄,30步放一点。第二次放蜂时间与第一次放蜂时间间隔5-7天,做法同第一次。

***蜂卡投放具体操作方法:蜂卡别的位置一定要在玉米植株中上部位的叶片上,将蜂卡别放在叶背面的叶梗处,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淋。


玉米螟、松毛虫危害,打药很苦逼?试试“活农药”赤眼蜂!

用无人机释放天敌昆虫


使用注意事项

1. 用蜂卡前后半月不能打农药,如:毒死蜱、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2. 放蜂时提前观测天气预报,避免放蜂时出现下雨天气。

3. 放蜂最初几天,防治害虫效果比较慢,属正常现象。等第一批蜂全部孵化后便会有很大的效果。



是不是真的?这么便宜、效果又好?我迫不及待要试一试控虫黑科技了。化学农药,要和你bye-bye了,我不要再闻农药味了,喷药人工也省了!牛!

如需购买绿色防控用品,可以点击下文“链接扩展”。



【广州绿农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绿色、有机农场技术输出、技术指导;绿色、有机农场的方案规划;天敌昆虫研发销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