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揭祕千年安化黑茶神祕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神農得茶始於長沙,長沙茶源自安化”

安化黑茶,神秘何在?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間地頭,不種自生”。

八大茶葉專業鎮,三百家茶行,十萬茶工,曾經的安化,是茶葉的天下,條條古道載茶馬。那麼,安化黑茶,到底神秘何在?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一、神秘的地理環境

六億年前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為世界上冰磧岩最集中的地區,約佔全球含量的85%。目前世界上除南非有小面積的冰磧岩外,像安化這樣大面積保存下來的實屬罕見,其厚度、規模和岩石質量堪稱“世界之最”,被科學家稱為“世界奇觀”。安化也因冰磧岩而形成了一種相對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茶葉類植物的生長,“有冰磧岩的地區必出好茶”之說正因於此。

安化地處雪峰山北段,境內峰巒疊嶂,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峰63座,最高的山海拔1622米,資水貫穿安化全境,境內溪谷縱橫,幹流長度大於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條。安化縣內土壤以板頁岩風化發育的土地為主,約佔總面積的71.1%。茶園土質較好,酸鹼度適宜,養分含量較高。茶園土壤以酸性和弱酸性為主,氮、鉀等有機質含量豐富。縣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溫為16.2℃,年平均降雨量為1687.7mm,年平均相對溼度為81%,茶樹的生長期長達7個多月。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二、神秘的千年工藝(黑毛茶手工製作)

安化黑茶毛茶手工製作工藝現已入選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包括:殺青、初揉、渥堆發酵、復揉、烘焙乾燥等工藝。

1、殺青:由於黑茶原料比較粗老,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殺不勻透,一般除雨水葉、露水葉和幼嫩芽葉外,都要按10∶1的比例灑水(即10千克鮮葉1千克清水)。灑水要均勻,以便於黑茶殺青能殺勻殺透。

選用大口徑鍋(口徑80~90釐米),炒鍋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傾斜面,灶高70~100釐米。一般採用高溫快炒,鍋溫280~320℃,每鍋投葉量4~5千克。待茶葉軟綿且帶粘性,色轉暗綠,無光澤,青草氣消除,香氣顯出,折粗便不易斷,且均勻一致,即為殺青適度。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輕壓、短時、慢揉的原則。初揉中揉捻機轉速以40轉/分左右,揉捻時間15分鐘左右為好。待黑茶嫩葉成條,粗老葉成皺疊時即可。

3、渥堆發酵: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關鍵性工序。黑茶渥堆應有適宜的條件,要在背窗、潔淨的地面,避免陽光直射,室溫在25℃以上,相對溼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後的茶坯,不經解塊立即堆積起來,堆高約1米左右,上面加蓋溼布、蓑衣等物,以保溫保溼。渥堆過程中如果堆溫過高則要進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堆均勻。堆積12-18小時左右時,茶坯表面出現水珠,葉色由暗綠變為黃褐,帶有酒糟氣或酸辣氣味,手伸入茶堆感覺發熱,茶團粘性變小,一打即散,即為渥堆適度。堆使黑毛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80%,其中的遊離氨基酸是構成茶湯鮮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4、復揉:將渥堆適度的黑茶茶坯解塊後,上機復揉,壓力較初揉稍小,時間一般6~8分鐘。然後下機解塊,及時乾燥。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5、烘焙乾燥: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後一道工序。通過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質即油黑色和松煙香味。採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菸味,分層累加溼坯和長時間的一次乾燥,與其它茶類不同。黑茶乾燥在七星灶上進行。因許多人不喜歡松煙香,現不少企業改用日曬方式來乾燥黑毛茶。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6、下焙入庫:黑茶幹毛茶下焙後,置於曬簟上攤晾至與室溫相同後,及時裝袋入庫。

黑毛茶特點:葉張寬大,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黑褐,湯色橙黃,香味醇厚,具有撲鼻的松煙香味,葉底黃褐。

「乾貨」揭秘千年安化黑茶神秘和黑毛茶手工製作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