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wing無人機遞送業務量翻番,2020有望成躍升之年

谷歌wing無人機遞送業務量翻番,2020有望成躍升之年

搜狐無人機10日綜合報道

全球疫情蔓延,無人機消殺、檢測、醫療用品遞送等多種場景全面鋪開。

據大疆DJI 數據,他們4月前已經向美國21個州40個公共機構交付了100架無人機,是“迄今為止在對抗疫情中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部署”。大疆之外,Zipline正在美國加快其提供醫療服務配送的部署。Zipline會為急救人員提供專門醫療物資,如口罩和手套等。早在2016年,Zipline就開始應用其固定翼無人機幫助非洲盧旺達等地區的農村醫療診所運輸血液。不過,因為非洲和美國在空管上的不同政策等原因,Zipline現在才嘗試在美開展業務。

在愛爾蘭,一家名為MannaAero的無人機公司也正在愛爾蘭中部小鎮Moneygall開始貨物投遞測試,與Zipline將產品運送到某個中心投遞點不同,Manna Aero將貨品直接配送到用戶家門口。疫情開始前,MannaAero一直在測試配送食品,但疫情擴散後,醫療用品優先級提到最高。

目前的商用無人機交付業務中,進展最快的是Alphabet旗下的Wing公司。Wing於2019年4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發的第一個無人機快遞許可證,意味著他成為美國第一家運營消費級無人機交付服務的公司。據公開消息,Wing自2019年10月18日開始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提供服務以來,其交付量已翻了一番以上,但Wing未透露交付總數。

目前Wing的用戶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提交訂單:一是從Walgreens連鎖藥房下單,二是從當地零售商Sugar Magnolia下單,三是通過聯邦快遞提交訂單。Wing從FAA獲得的無人機快遞許可證含金量很高,因為有了這個證, Wing的無人機可以飛出操作員視線之外(超視距),飛越指定區域的空域。

這之前, FAA規定無人機只能在400英尺以下飛行,而且要求必須在視距範圍內,並嚴格限制無人機在人口密集地區的飛行。無人機的優越性很難得到發揮,取代地面配送的效率優勢、成本優勢體現不出來。而這一點,對無人機配送能否大規模商用至關重要。

不過有分析師表示,在測試區域外,美國在全國範圍內允許無人機飛出視線外,可能還需要9年。

Wing之外,對無人機遞送志在必得的是亞馬遜。據CNET報道,亞馬遜在無人機業務上最新動作是:在管理層聘請波音787前副總裁DavidCarbon擔任負責其Prime Air業務副總裁。Carbon接替了過去七年裡一直負責亞馬遜Prime Air的Gur Kimchi,他將帶領亞馬遜的“航空、機器人、硬件、軟件和製造專家”,實現3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通過無人機將包裹交付給客戶。

早在2013年,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Jeff Bezos)曾宣佈,在四到五年內,無人機交付將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現在看起來,速度顯然比預期慢了。

在產品技術上,亞馬遜和Wing還沒分出高低,在商用測試上,亞馬遜顯然比Wing慢了一拍。2018年美國FAA推出UAS IPP(即無人駕駛飛機系統集成試點計劃),亞馬遜就沒被未納入。一步慢步步慢。2019年6月,亞馬遜表示他們將“在數月內”開始通過無人機向消費者交付包裹。但後續如何,並沒有更新的消息。

除了Wing和亞馬遜,Uber和UPS也在進行相關的無人機交付測試。

Uber 從2019年5月開始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附近的麥當勞測試。Uber表示,大學附近的居民將很快能夠通過Uber Eats應用從一些當地餐館訂購由無人機運送的食物。Uber無人機設計最傳統,硬件上也乏善可陳。

UPS旗下的無人機子公司UPS Flight Forward專注於在醫院校園內交付醫療樣品,也是以局域內跑通業務模型為主要目標。

總起來看,在經過五年左右的硬件設計和服務測試之後,以Wing和亞馬遜為代表的商用無人機交付在2019年已經跨過了一個關鍵節點,基本完成了一個創新產品服務從0到1的過程。隨著無人機交付成本的降低以及交付量的增加,行業規模也將持續增長。到2030年,無人機交付的收入總規模預計可以達到1130億美元。如今,傳統快遞每單交付成本約4美元,可帶來大約2800億美元的收入。

無人機已經從早期的大玩具形象蛻變為一種能夠在多個領域中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的生產力工具,技術成熟、生態完善、監管加速以及疫情的倒逼,2020年,無人機有望在大規模商用層面實現一次躍升。(部分內容參考了forbes及cnet相關報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