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请收藏!

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建议,如果你觉得有用就把他分享出去吧。

1.回归书本,查漏补缺,明确主干和重点知识

静下心来,对照《考试说明》和前一阶段的练习,把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再梳理一遍。每门功课每天安排一定的连续时间(大约一个小时)来尝试自己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相关知识点要横向、纵向联系,加深理解,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考试说明》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要大胆删去。将自己记忆困难的知识提炼出来写到小本子上,考前可以再看一遍。

2.针对失分点,重温试卷

通过前一阶段的看和做,最后把自己最易失分的题目再用两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回顾一下。例如:所有试卷中的文言文,或者语法,或者多选题。还一个是看错题、老师重点强调的典型题。可以一次完整地看一份试卷也可以一次看几份试卷上相同内容不同类型的题目。将看试卷时得到的经验教训记下来,考前再回顾一遍。

不同的科目,自己的失分点往往不同,因此在看试卷时候对自己容易失分的题目要多看多想,比如生物,多选题、实验题占50分左右,从以往的考试来看,这是大家存在的瓶颈,还存在很大的增分空间,要继续强化,反复看做过的多选题和实验题,体会命题的思路和角度,揣摩答题的方法

3.每天做少量模拟题

每天做少量模拟题训练感觉,增强考试信心,对高考(论坛)进入状态很有帮助。时间安排最好对应相应科目的高考时间,以培养良好的时间兴奋点。但是不能做很长的时间。一些高考失败的学生总结的教训之一,就是考前十天八天不做卷子,只看书,待进入考场答起卷子就会感觉手生,找不着感觉,进不了状态,考试很不满意。(如生物,每天做十个单选题,两个多选题,两三个综合题;或把一份试卷分两到三天做),考前最好做一份完整的模拟卷。

4.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最好水平”,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

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请收藏!


语文

三个复习建议注意新增考点

今年全国考卷,阅读量增大,考点和题型都有所变化,张老师认为其中选择题型增多,对考生来说难度也在相应增大,一旦判断出错就会失分严重。对此,她提醒考生做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如论说文要特别关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如果遇到因果关系的题目,要首先判断因果逻辑是否真实成立”。

在最后一周的语文复习中,张老师有3个建议要送给考生们:1、不再拓展教材外的复杂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文言实词中与文化常识相关的部分,比如《兰亭集序》中“修禊”的禊字是指古代的一种消灾祈福的风俗”。2、再次梳理文言文中的高频实词和虚词的特别意义,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鄙”表示“边邑”的意思,《荆轲刺秦王》中“顾”表示“知识”的意思等。3、在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再次记忆,尤其是诗文的意思和容易写错的字。

梳理考点和题型做好“考前提醒”

在最后一周,张老师建议考生要根据试卷所有题型,做一次考点和题型的梳理复习,并形成自己的“考前提醒”,尤其是阅读和作文。她提醒考生在阅读答题中,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要根据特征来针对作答,“比如小说和散文,文体不同,设问和答题方向就所不同。”

如果是散文类型的阅读,在回答重要词句段落的作用的时候,就不能写对“情节”有何作用。这些可以作为考前提醒的一个要点。再如,在解读词句含义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言外之意,还要注意言外之情,这个“言外之情”也可以作为考前提醒的一个要点。而在写作文时,张老师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审题,同时建议在落笔前可以简短拟一个以关键词串篇的提纲,提醒自己的题目、观点都要与作文考试时提供的材料呼应,避免跑题。“因时间有限,从审题立意到作文框架的搭建即提纲,不要超过10分钟。”

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请收藏!


数学

适当保持紧张状态不再攻克偏题

对于数学学科,李老师告诉考生在心态上不要过度放松自己,适度的保持紧张感是正常也是必要的。在最后一周的数学练习中,建议考生选择中偏易的真题,并保持每天平均2小时左右的做题手感。他提醒考生在做完真题后,一定要先自己批改,再看答案有不懂得地方及时跟老师交流。同时在做题的过程要学会适当放弃偏、难题,转而对重点知识加强关注,保证自己一定拿到能得到的分。

同时因今年的高考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考察,李老师还建议考生在最后一周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知识做个复习,同时提醒考生如果在试卷中遇到文字材料题,一定要抓住主干知识并转化成数学知识,不要被大段的文字所蒙蔽,同时要关注相关注释内容。

考试当天一定不要放弃第22题

考试当天,因时间有限,李老师建议考生还是按照试卷的顺序完成答题,但在选择题11、12题、填空题16题以及大题21题可以适当延后完成,并提醒每道大题的完成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对于今年更换为全国卷的数学,李老师认为全国卷数学相对四川卷其实更简单一些了,对四川考生是有利的,试卷第22道大题也相对其他大题简单一些,他提醒考生最后一定要留出时间来思考完成22题,并争取得到满分。

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请收藏!


 英语

阅读和完型重视文体把握明暗线

对于考生来说,英语算是三门学科中拉分较大的学科,“尤其是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是大部分考生丢分的大头,”肖老师说。

阅读理解在在考卷中占40分,比重相对较大,肖老师建议,考生在拿到试卷的时候,建议先快速查看一下阅读理解,了解大概的文体类型,以便在阅读时候根据文体特点来侧重阅读。

“比如新闻需要考生注意首尾呼应,议论文需要抓住论点和论据,说明文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除了对文章的仔细阅读,题干也不容忽视,考生在阅读问题的时候可勾画相应关键词,便于自己理解问题。

在最后一周的阅读理解复习中,肖老师建议学生在练习时要注意把控时间在每篇7-8分钟内,并以真题训练为主。

在作答完型填空时,肖老师提醒学生一定要明白文章的明暗线,即除了知道整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同时也要对文章中的情感暗线注意把握,设身处地把自己当做文中人物来理解。除此之外尤其要注意熟词生意,做出正确选择。“比如去年高考有一题中出现了disabled这个单词”,肖山说,“同学们知道它是”残疾的“,但答案需要选用来形容车辆,这就让很多同学没有选择。”

高考前最后一周应该如何高效率复习?请收藏!


■温馨提示

写英语作文注意不同对象写作手法不同

对于写作,肖老师认为,考生在适当发挥的前提下紧扣主题,尤其是对文体和写作对象要重点把握。“比如像书信就有通知、留言、便条等不同的类型,它们的写作结构和语言也相应不同。”在写作对象上要学会因人变化,比如在老师信件中就不应出现祈使句,而朋友信件中则应该更加直接减少敬语,如果遇到需要写给外籍友人介绍中国文化的信件,除了提及关键名词,还应加一些定语从句对其进行解释。

举报/反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