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喜欢京剧程派的人都知道,现如今,在程派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所谓的“五小程旦”,这五位是程派的第三代弟子传人,那么这个所谓的“五小程旦”的称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京剧程派“五小程旦”

其实,最早的时候,程派第三代传人比较有些名气的,有好几位,那么今天声名显赫的张火丁,那时候还默默无闻,估计还在为能不能干上戏曲这行而烦心呢。

当时小有名气的几位程派三代传人,有这么几位:王吟秋的弟子,被翁偶虹许为“程派标准传人”的辽宁阜新的新秀迟淑新,后来可能老王头觉得这个名字不响亮,就给另外赐名迟小秋。天津名票程砚秋的原女婿陶汉祥,程砚秋的干女儿李世济的学生刘桂娟。南京程派名家新艳秋的六大弟子之一的张莉莉,北京李世济的徒弟王学勤。还有就是当时尚在河北唐山京剧团的李海燕,当时的介绍,是说她是赵荣琛的弟子,这个好像不太靠谱,一看这记者就没有仔细调查过。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五小程旦”的师父们程派五老

迟小秋、刘桂娟、张莉莉、王学勤、李海燕被当时的媒体称为“五小程旦”。

风云变幻,世事难料,随着张火丁的异军突起,这“五小程旦”也发生了变化。王学勤已经不为现在的人知晓,甚至很多喜欢程派的人都不知道,过去还有这么一位程派艺人,据说她已经改行干别的去了。至于张莉莉,那现在已经和另一位程派传人,李世济的弟子张巨萍成了抖音上大红人,为传播“拼音程派”在做着贡献。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程派新艳秋李世济的弟子张莉莉

1999年,国家一张非常有影响的文艺类报纸《戏剧电影报》副刊,发起举办了群众投票观众心目中最喜欢的五位程派传人活动,投票结果,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刘桂娟、李佩红五个人获选,于是这五人成了程派“五小程旦”的最终人选。

这五人,李海燕、李佩红、刘桂娟都出自于李世济的门下,迟小秋是王吟秋的弟子,而张火丁是赵荣琛的关门弟子。有一个现象值得回味,那就是前后的所谓“五小程旦”居然有一大多半是李世济的徒弟,为什么是这样实在是令人遐想,不知道是李世济的能耐大,还是这里暗藏机关,现在看来,只要是李世济教出来的学生,大部分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意思是都没有把她弄的那一套新玩意“囫囵个”的继承下来,随着李老太的驾鹤仙游,她费劲巴拉竖起来的所谓“新程派”轰然倒塌,影响也是越来越淡了。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李世济和他的徒弟李海燕

实话实说,那时候的迟小秋、张火丁、李海燕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那时候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学习传统还是很规矩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们从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成了大妈大婶了,今天的这“五小程旦”也都变成了“五老程旦”了。

现在按照影响力的大小可以这样排名:张火丁、迟小秋、李海燕、刘桂娟、李佩红。其实,张火丁和迟小秋各有粉丝维护,排名也是他们心中各有先后,至于其他几位,说心里话,已经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只是忝列五小罢了。

如今这五人,张火丁票房号召力最大,不过不好意思,任你粉丝如何哭爹喊娘的想看她的演出,对不起,花多少钱,一年也就几场,所以,从某种意义讲,这种演出,已经是“洛阳纸贵”了,和正常的艺术活动没什么直接关系。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张火丁演出新编戏《霸王别姬》

那么迟小秋,虽然她的很多方面,被人诟病,但她还在舞台上努力的苦苦支撑,这也是非常讽刺的事情。眼看着各方面都不是那么太如人意,为什么她还不急流勇退,这也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京剧程派的“五小程旦”,是怎么来的?

迟小秋演《荒山泪》

至于刘桂娟,现在好像热衷于当评委主持,舞台上看见的时候也是越来越少了。那么李海燕也是鲜能见到,李佩红吗,人家当院长去了,行政工作那比舞台上忙的多,见不着那就对了,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