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在2019年12月26日,由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和大河报社主办的2019河南文化产业盛典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黎宏河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从大数据的应用、拓展、趋势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大数据赋能文旅产业的模式。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现将发言内容整理如下,以飨文化产业同仁。

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盛典,和河南省的各位领导专家,还有文化和企业界的同仁一块。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产业的机遇》。这几年大数据这个概念已经非常的火热了,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提大数据,大家也看到,其实无论是文化界还是其他科技界,各个领域都在大数据领域里面得到红利和发展的机会。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副主任黎宏河


我们给大家看一组我们身边的大数据,现在大概每隔两天人类创造的数据量相当于我们从开始有人类到2003年的数据量;到2020年,地球上每个人每秒钟产生的数据大概是1.7MB;世界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产生的。这个数据统计的前提,不是说以前没有出现大数据,是因为这两年随着感知技术和采集手段的多样,数据都已经归纳和采集起来了,还有对大数据本身的认识和范围的调整。我们传统的大数据主要是讲传统的量数,现在的大数据除了传统的量数之外,还包括现代的据数。举例子来说,以前我们主要讲数字和数字有关的叫做大数据,现在包括视频、图像等等各方面的信息表达都是大数据的范畴。


大数据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有60%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都会涉及到大数据的分析。但是我们只有不到千分之五的数据被处理过。这里有一个统计,对于世界500强企业来说,每增加10%的数据获得量,将提高超过6500万美元的净收入,也就是说大数据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这两年,我们在推进大数据工作的时候,也能看到过去的信息孤岛的形式比较严重,但是随着对大数据应用场景的推动,那种过去看得见、但是没有办法交换和共享的局面在逐步化解,也推动了整个大数据共享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在逐渐地能够看得到,不仅仅读懂我们自己,也能读懂我们整个世界。


大数据给我们到底带来哪些改变?对于文化领域来说,我觉得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新的技术改变了我们生产方式。第二是将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第三个方面,是我们数据潜能被挖掘。我分别给大家举例一下。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这个场景对我们河南的各位领导和企业家不陌生,这是传统的拓片的场景,直到今天这种手工的方法仍然在发展,如果用到新型的技术,用到数字扫描技术进行全景的扫描,对这种比较难的全型拓,非常简单就能完成了,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成像的方式,不需要再次扫描,就能完成整个拓片的展开部分,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里面的各种细微的剖面结构,也能够延续我们的传统和工艺。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大家也能看到我们采取微痕提取的技术和三维渲染技术,能够把随着年代和岁月所斑驳的石碑上面看不清的地方,通过微痕提取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还能够还原出更加立体的感觉。这是一个经过岁月洗礼,已经失去立体感的图片,但是我们经过数字化的技术,大家可以看得到,立体感非常的真实。这项技术不仅对于文物保护修复,而且对于研究和其他方面应用都非常有用。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二种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什么叫不可能?最不可能就是我们对人的情感捕捉和分析。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隔肚皮,我们没办法猜到站在你对面的人在想什么,在考虑什么。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细微的方式去总结他。这是我们对现场的演出和展览的一个时时观众情绪表现一个分析值,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在场的所有的观众和参观的各位领导的情绪表现值,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察言观色。我们也通过热呈现和数字技术,也能看到观众参观展览各种展现和对每幅作品所表现的兴趣。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过去我们总是说计算机或者机器能够理解的是科学,不能够理解的叫艺术。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讲,只要是艺术里面能够有清楚的逻辑和规则的,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科学,而且现在也正在变成科学。


第三个就是数据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这是一个机构对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基于去哪儿网的数据给做了一项调研,这部分展现的是行业数据,这部分对整个数据调研的人群画像,同时它还有进一步的调研,包括美拍一族的情况、宝爸宝妈的情况等等,以及一线和新一线、二线用户的画像,三线和四线的画像,我们通过前面的各种数据的应用,能够综合出出游习惯、消费的偏好。得到这些结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大家肯定说这个是传统的大数据,是传统统计学的概念,但是我下面给大家展示的就已经超出旅游大数据本身,它通过刚才我们展现的这些技术能够分析出快消行业、金融、汽车跟我们刚才大数据的关系。比如说它能够得出这些用户出游的时候会带哪些快销品,会根据提前多长时间准备,准备的周期有多长。第二个会分析到这些用户使用信用卡还有理财产品的情况,也能够分析出这些用户对购买汽车和使用汽车,以及汽车消费的情况,以及对手机和使用手机的习惯。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刚才讲的对大数据本身的应用,使用关键的技术。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那么具体到文化行业,大数据将会给文化行业带来什么,或者说今天我的题目所谈到的大数据时代应该会面临哪些机遇。我给总结的是四个词:技术,数据开放和创新。


技术很好理解,我个人认为,第一个我们需要有对传统技艺的坚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在表现和展现形式下,吸取其他行业的一些新技术予以表现,你比如左下面使用AR技术的对昆曲的呈现。右边的采取灯光秀的技术,对于建筑的夜景呈现。第二个技术就是我们现在谈论比较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不管我们如何去考虑去思考它,这些技术代表的多智时代已经来了。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我们如何去看待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数据。在文化领域,如果按存在形态看,有这几个方面的数据:一个是服务领域,服务平台和信息类型,这个方法大家非常理解,非常看得到。实际上我们把文化大数据按照运用来讲,分成两类,一个叫文化的原生数据,一个叫文化的衍生数据。文化的原生数据里面,有行为数据和内容数据,这个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其中数据是进入了参与者,参与文化活动的行为;内容数据,就是大家所掌握的传统的一些文化内容。但是第三点数据,也是我们现在应用得非常少的,没有掌握的叫文化时空数据,就是把前面的行为和内容用计算机表现出来的客观世界。第二个关于文化的衍生数据,是在前面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和采集。如果我们仅仅对文化数据应用停留在前面两者去考虑行为和内容,不考虑产生的时空和衍生数据的话,那我们对数据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第三个关键词提到开放,我觉得开放有两种,一个是心态的开放,还有一个是我们面对新鲜事物的一个必须做出的开放。在座的各位文化领域的领导和企业家都非常清楚,各个文化单位,我们老讲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源,但是各家都非常的保守,都抱在自己的怀里,舍不得拿出来,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但是我想告诉他,有些东西确实是可以替代的。这里面我举一个例子,就是人流量的分析,比如今天到场的我们这个剧场,我们想问到了多少人,问票务很清楚,问主办方很清楚。如果票务和主办方不告诉我们,我们通过技术的手段,用手机姓名的方式去核查很清楚。如果我们通过在顶棚上加上一个摄像头也很快得出来。所以想告诉大家的是,有些资源并不是现在表现出来你独有,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可以替换的。数据拿在手上,不去共享,不去开放的话,那我们极有可能错过我们利用大数据的最佳时机。


第四个关键词是创新,创新是基于需求和发展的。我觉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创新应该是符合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新的时代,应该考虑到尤其是现在的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和数字文化对未来各方面的影响。这里面我列到的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文化资产的数字化,尤其是5G时代以后,可能会带来的数字艺术的发展,VR和AR技术导致文化产业生态的一种爆发式成长。在后面我会介绍2020年我们可能面临的发展机会,以及基于这三种机遇的呈现,得到的数字文化体系的构建。第二个创新是我们应该真正地顺应市场的需求,一种是我们本身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对大众文化需求的一个变化。第二个大众文化需求反过来推动我们文化生产方式的改变。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我们传统的角度来讲,这是激发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第二个是真正把科技领到文化领域里面。当然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创新,就是我们应该以需求为导向,真正用好大数据。我们可能会感觉到,有很多数据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给大家举一个培训做过的调研,关于00后的表现,一个是61%都关心国家大事;第二个是00后都会喜欢自己的品牌。00后有84%是很强的消费,00后有超过一半国产品牌,这几个结果其实想告诉我们,我们真正应该用大数据实实在在表现出结果来。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最后我简要给大家做一个关于2020年的预测,这是全球的技术发布的报告,对2020年的一个预测。这份报告里面,预测出2020年有五项技术,这五项技术与文化产业极度相关。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一个是数字的孪生技术,很简单,就是把我们的数字用另外一种方式再呈现模拟出来。它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是隐私,第二个推导,第三个是对过去的可追溯、未来的可预期。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二个是智能的数字交互技术,智能数字交互技术就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面,将来在对客户中心的呼叫,可能你面对的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台机器,一个智能的机器,它比人更了解人类,这也是我们大家在网上曾经说到的吵架机器人。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三点是沉浸式的、反应灵敏的虚拟空间。这项技术等5G技术的发展应用,将来会有VR,AR和MR,跟现实融合在一起。尤其在我们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将极大可能的呈现,这种体验经济将会达到一个很大的高峰。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第四就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不是我们传统的物联网,是通过系统分析和系统感知,物联网只是一个连接,比传统的感知更具智能性。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最后一点是关于数据钱包,数据钱包能起到保护大家拥有的文化资源的作用,只有经过我允许,大家才能使用我们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变现,实现数据资源变成数据资产。


那么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end-

观点—黎宏河: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的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