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無論怎樣風輕雲淡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總有流轉不盡的冬至回憶,記錄著相似而不同的美好,讓你在經年的歲月中留下存儲的時光印記,時時觸動你心底深處那載不動的鄉愁,在異地他鄉憶起和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光,聊以慰藉自己孤獨寂寞的思家情懷。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古代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這一天是吉祥喜氣的日子,預示否極泰來,時來運轉,值得慶賀,並對未來抱有美好的期許。

所以,冬至這個和詩詞一樣古老的二十四節氣節日,古往今來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反覆吟誦,併為其寫下了很多清新雋永的美好詩篇: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冬至(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女詩人歡迎冬至的到來,謳歌上升的陽氣、含苞的梅花和萌動的柳枝,滿懷熱情地迎接春天的到來。

滿江紅·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

清晝永,使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南宋詞人范成大描繪了冬至時節的景物,抒發了自己的節日心情,表現了開朗達觀的人生態度。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冬至到喬金龍

晝短摒棄煩憂事,夜常相伴歡樂聲。


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

就連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小至》,也在詩中寫滿冬天裡孕育著的春天氣氛:

小 至(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由於冬至特定的節氣時令和節日特徵,詩人墨客們面臨冬至節,都會感嘆時光與人生,感嘆歲末與寒冬,詠頌冬至節帶給人們的啟迪與希望。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這些釋放著冬至古老韻味的詩篇,像一杯芳香濃郁的清茶伴隨世間的人們,走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讓人們在對美好未來的暢想中,念及家鄉,思念親人,讀來令人惆悵萬千,回味悠長。

於是一幅幅冬至的親人歡聚的畫卷緩緩展開:

千盞酒,席間交杯,一壺茶,友朋寒暄,一派歡聲,和著笑語,圍爐賞雪,話著新年。

當然,也有這樣的畫面呈現:

萬物白茫,霜雪漆地,天地欲雨,獨飲一人。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在我們老家,冬至是一個和春節一樣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我們會回家和家人歡聚,氣氛熱鬧非凡,大家穿著鮮亮的衣服,在花瓶中插上初開的臘梅,讓其在冬日中顯出欣欣向榮的生機。

鄰居間還會互贈飲食,互致祝賀,一派過節歡快喜慶的景象。 這是因為,冬至佳節,在家中和親人一起歡度,生活才最有意思。

冬至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在我們南方家鄉,那是湯圓、餃子都可以在冬至的早餐和晌午吃,晚上是要吃和除夕晚上一樣吃年夜飯大餐的。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遙想去年是最幸福的冬至了,因為出差的機會,我在2018年的冬至感受到了冬至的快樂幸福。

這是2018年年終的大宴,一大早自然少不了全家總動員的分工協作:

首先是廚房的食材採買,葷素一應俱全的食物要相應進行搭配準備。一大早,大家吃過餃子後,就把雞、鴨、鵝、魚、牛、羊、海鮮等葷菜系列的美食,全放在在熬煮烹炸的鍋中,色香味俱全的在一天中一一出爐。

其次是蔬菜、豆腐、水果等各式各樣素菜系列的清洗燉煮的道道工序的製作加工,清淡爽口的要配合葷菜的口感。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再次是白酒、紅酒、啤酒、香檳及飲料的準備和杯具的配備。

最後是五彩繽紛的糖果系列的採買擺放,和怎樣放鞭炮的細節安排。

最重要的還有在休息的間隙,大家一起嗑瓜子聊磕,我們都會想起兒時過冬至的種種情景:

兒時我們會按照故鄉的鄉俗,跟著哥哥上山採摘松樹的松枝松針(家鄉俗語叫做松毛),密密的鋪滿客廳地上、餐桌,用腳踩在地上軟軟的還可調皮的打滾撒歡,而餐桌上的美食在綠色松毛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垂涎欲滴。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接下來的冬至盛宴可都是很豐盛的。 此時,不管人們年齡多大,都喜歡習慣性的把端上來的各色菜餚細細數來,算算看是不是超過八大碗,若超過就興奮的告訴長輩、父母、兄弟姐妹,七嘴八舌興奮地叫著,彷彿比上年多一道菜,我們的生活就越來越美滿一般。

接下來兄弟姐妹幾雙手麻利的擺碗、擺筷、倒酒,待父母就坐後就是餐桌上的致敬禮於長輩,推杯換盞於兄弟姐妹間,言語多是拜求來年的好運連綿和對舊年的回憶感恩,氣氛融融暖意十足,年年如此,歲歲喜慶。

盛宴過後就是燃放鞭炮禮花,打頭陣的永遠是哥哥姐姐,躲在旁邊捂著耳朵的永遠是我和妹妹,其間的歡聲笑語、鼓掌喝彩也永遠是最為深刻的印象。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待放完鞭炮我們便衝進家齊齊的按大小順序站著,眼裡泛著亢奮的光笑意盈盈的等著爸爸媽媽像過年一樣發壓歲錢,二老總是調侃的說我們是一群小餓狼,滿眼的“兇光”、滿眼的渴望。

於是我們從大到小很恭順的給爸爸媽媽磕頭作揖,他們二老則顯出比平時更多的慈祥邊給紅包邊送寄語。我們拿到厚厚一疊壓歲錢邊數邊做打算,明天的幸福彷彿滿滿揣在手裡心裡。

在記憶中,冬至是一個幸福暖懷的冬至,爸爸總是跟圍著火爐的我們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快“進九”的冬至,對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百般叮囑,萬般撫慰,生怕我們凍著冷著。

這時耳畔迴響著收音機中傳送的新年祝福歌曲,和廣播電臺的節目,伴著“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零點整”的報時,我們總是在心裡默默的許下一個小願望,藏在心裡誰都不告訴,希望願望藏在佛祖那,祈盼在某一天使自己的願望成真。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今年,不能如願回家,不免想起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最深刻地抒寫了遊子的思家之情:

在靜夜中,惟有影子相伴,想象著和親友一起歡度佳節的情景。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呀!詩人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感情真摯動人。

這個冬至佳節,由於自己離家在外,家裡人一定也過得不快樂。當自己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父母和兄弟姐妹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在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吧!

流轉的冬至記憶,流出的是濃濃的思鄉情

詩人的詩耐人尋味,而我的鄉愁千迴百轉。

憶及冬至,我就在內心深處思念故鄉,思念父母親人,對於這份思念,年代越久遠,對冬至的記憶就越深刻,對靈魂的觸動就更大。

但是,無論此時彼地,還是海角天涯,無論身處安樂,還是置於獨隅,人們都願意在冬至這個節日肆意歡飲,或安然獨酌,但歡愉同等,暢想無限。

無論怎樣人們都願意把普通的煙火,過得精緻,把美好的節日,溢滿歡喜。

如此,平安喜樂的度過,已然是很好的人生。

在美好的日子:

願人們,順風逆流,依然覺得人間值得;願大家,往後餘生,山高水長自在安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