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郭臺銘棄選之後,國民黨對其態度急轉彎,不止對先前的過節及郭董退黨聲明中的狠批既往不咎,還釋出慰留善意,不放棄一絲爭取郭家軍回援藍營的希望。

國民黨“予以慰留”,郭臺銘勸好聚好散

針對郭臺銘此前的退黨申請,國民黨中常會25日接受北市黨部建議,正式做出不批准退黨案、“予以慰留”的決定,黨主席吳敦義也接受中常委的決定。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圖自劉國泰)

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表示,常會通過慰留後,郭臺銘的退黨案就到此為止,會透過管道向郭臺銘說明。歐陽龍還轉述中常委發言,稱郭臺銘是大家的好同志,到目前為止仍是國民黨黨員一事,“無庸置疑”。

然而,郭臺銘可不這麼認為。

是日,對於國民黨的慰留,郭辦表示已堅決表達退黨立場,絕不接受慰留,盼大家好聚好散。發言人蔡沁瑜轉述,郭臺銘強調現在已是“無黨一身輕”“不希望再跟國民黨有所糾纏,不要再來勾勾纏。”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郭辦發言人蔡沁瑜,資料圖)

與此同時,對於急需助力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郭陣營的態度也相當冷漠。先是對於韓國瑜透過三組友人聯繫郭臺銘的傳聞,郭辦很快打臉否認。蔡沁瑜表示,“要找就直接找我”,不要再透過空氣傳話,否則“拜託韓市長不用過來了”。

她還質疑,郭臺銘都已退出國民黨了,未來都不會再回去,韓國瑜又要來見郭到底為什麼?

更尷尬的是,關於網上盛傳,苦於破冰的韓國瑜將在週六郭臺銘的粉絲見面會上“不請自來”。蔡沁瑜居然直接公開回應說,粉絲會進場一定要掃QR CODE,韓在第一關就沒資格,把見面會的時間留給粉絲比較好。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郭韓合作大門緊閉。

佈局立法機構,郭柯共同目標

與此同時,郭臺銘的2020“後參選時代”悄然拉開大幕。

雖然放棄獨立競選,郭董參政的熱情毫不停歇:全臺粉絲見面會、興建智庫、學校、持續提出政見......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郭臺銘,中時電子報)

近日,郭陣營又邁出預計對選戰局面產生直接影響的一步——佈局“立委”選舉。

自16日以來,郭臺銘幕僚蔡沁瑜、李縉穎、郭昕宜等已先後將戶籍已分別遷到桃園市、新北市、臺中市,做出參選備戰姿態。郭辦媒體聯絡人郭昕宜強調,也可能推出其餘人選,對象不限幕僚,“努力朝參選‘立委’規劃”。

此外,郭陣營重申“郭柯王”並未因郭棄選破局,尤其突出和柯文哲的合作,把當前結盟的重心轉向進軍立法機構。

蔡沁瑜18日受訪時表示,可能以無黨籍或跟臺灣民眾黨以及王金平的民主大聯盟合作,讓郭臺銘所提出政見從體制外到體制內推動。郭昕宜則提到,柯市長有來徵詢郭先生推薦優秀人選,作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至於區域“立委”,現在雙方的合作默契是,“民眾黨提名的區域、郭陣營就不要提”,並共享競選團隊人才、郭柯與候選人合照、掛選舉廣告牌等。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郭臺銘、柯文哲,ETtoday)

可見,郭柯合作仍然十分熱絡。畢竟,在藍綠夾擊之下進軍立法機構是雙方共同的目標。

“搶攻正藍大旗”,拉攏藍委結盟?

而最令藍營頭疼的是,除了郭家軍可能和國民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直接競爭之外,近期關於郭臺銘可能為國民黨候選人站臺的消息引起激烈爭議。

換言之,郭臺銘不止可能調兵遣將“搶攻正藍大旗”,分走藍營“立委”票倉。另一方面,他也可能通過為部分藍營“立委”候選人站臺的方式,形成某種程度的盟友關係。

臺灣選舉歷來講究“母雞帶小雞”,而今對藍營“立委”參選人來說,韓國瑜民調承壓,加分效果受限,加之並非所有藍委都挺韓。於是,郭臺銘和藍委候選人之間的合作空間可觀:藍委樂見郭臺銘在選舉期間為其站臺助力,而未來在立法機構,比起綠營,藍營當然是“親郭力量”。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韓國瑜,聯合報)

近日,藍營內部已經就此熱議,藍委陳學聖、林奕華等都表示,只要郭臺銘不另外支持韓國瑜之外的大選參選人,或派子弟兵與他們對打,便都樂見郭臺銘站臺相挺。林奕華說,若郭臺銘最後沒有支持特定2020大選參選人,回到社會賢達獨立個體高度,即使有支持他黨或無黨“立委”參選人,藍委參選人邀郭站臺,就沒有問題。另有藍委辦公室也說,“能夠是朋友,就不要是敵人”。

但如此一來,國民黨自身的立場反覆及對郭陣營的曖昧態度勢必使得本黨候選人韓國瑜的選情再遭衝擊。目前,各家民調顯示,藍營民眾挺韓的比例已僅在六七成徘徊,“最強副手”朱立倫亦數度婉拒“韓朱配”,韓國瑜距“定於一尊”相去甚遠,包括“朱韓配”等“換韓”聲浪已然再起。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於是,國民黨對郭臺銘的舉棋不定可能讓其陷入更復雜局面,在郭韓之間進退兩難,兩面不討好。

而以目前臺灣選民的政黨傾向來看,2020不論何人當選,立法機構很可能呈現群雄逐鹿的局面:國民黨、民進黨、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等都有一定支持度。

再拒國民黨,不見韓國瑜,郭臺銘悄然開闢2020第二戰場

(聯合報民調中心,9月21日)

此種局面下,若郭家軍能以第三勢力姿態進軍立法機構,再借與民眾黨及國民黨親郭派形成策略聯盟,仍將是未來四年臺灣政局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比起強攻2020這步險棋,這或許是能讓郭董繼續“玩政治”的,更穩妥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