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在我们的社会观里,对于女儿,应该怎么教育

?怎么养?相比于男孩子的皮实和调皮,大多人倾向于将女儿培养成一个乖乖女,又听话又乖巧可爱。

可是我们总是会忽视一个问题,我们所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的纯白圣洁,是不是太过干净?而太纯粹的东西,往往是不好的。

在《黑天鹅》这部电影中,就讲述了一个从小被当作乖乖女养大的女孩,成年后面对社会不得不激发自己内心黑暗面,最后却失控导致人格分裂,最后死在舞台上的超自然惊悚故事。可是很多人不愿意把它当作一个惊悚片看,更愿意当作一部心理教育片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人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这可以从精神角度来分析妮娜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她一个善良纯洁的乖乖女,最后为什么会做出那种疯狂的举动,甚至要杀害对手,虽然这都只是她的精神错觉。

妮娜混沌状态的自我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是前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这种潜意识理论可以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相结合,即潜意识=本我,前意识=自我,意识=超我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妮娜的精神世界在最初是受到她母亲的支配,无论是她的爱好、学习、成长或者是隐私,都被她的母亲控制,这就表现在她的超我人格上,是她母亲所期望的真善美。

从妮娜在影片中的生活就可以感受出来,她即便是一个成年人的身躯,但是在母亲掌控的超我人格压迫下,她的自我意识依旧是小孩,这是影片的第一阶段。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粉色的房间,白色的床上用品,粉丝的围巾等等,都说明了妮娜此刻的自我意识完全处于混沌状态,因为母亲的压迫所施加的“你要乖”、“你喜欢芭蕾”、“你不可以反抗”等等意识已经控制了她,她像个木偶更多过于像个女儿。

托马斯对妮娜自我意识的激发

因为一个“芭蕾皇后”,妮娜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强烈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属于最高级别,即自我需求的实现——她想做“芭蕾皇后”!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可是托马斯告诉她,你的圣洁和单纯可以饰演白天鹅,但我更需要你黑暗的一面来饰演黑天鹅,什么是你黑暗的一面?你的激情呢?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在这些问题的纠缠下,混沌的妮娜开始找寻自我,她开始挖掘内心的黑暗,开始放纵。这种刺激,不仅仅是激活了她的自我意识,更是让她产生了

错误理解

托马斯所谓的黑暗面不一定就是邪恶的,罪恶的。

托马斯需要的激情、性感、妩媚,更多的是情绪与心态上的释放,他能看出妮娜的圣洁是伪装,他以为这是妮娜自己主动假装成这样的,可实际上这都是妮娜母亲压迫下的表现,于是他的刺激就让妮娜变得不可控起来。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本我意识的恐怖觉醒

妮娜的悲剧结果是一场反弹,她找寻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地剖析自己的黑暗面,激发自己一直以来被压制的本我意识,最后在和母亲争执的过程中,这种意识得到爆发。

本我意识,即一个人为追求快感,抛弃原则,抛弃道德,抛弃一切约束的意识。在母亲的支配下妮娜从来没有过完整的释放自己,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正确的引导她,指导她如何约束自己的本我。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所以在放纵的快感和长久以来的被支配的超我人格冲突下,妮娜的自我人格产生了分裂,一个是母亲控制的白天鹅,一个是欲望和放纵下的黑天鹅,这才是影片的真正含义。

人格分裂下的疯狂

影片运用了一些超自然的表达来描绘妮娜的人格分裂:她在浴缸中被性欲控制着自慰,透过水面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嗤笑;她从自己的身体上拔出了黑色的天鹅羽毛;她看到自己的眼睛变成邪恶的血红色。

人格分裂在学术中又叫解离性身份疾患,这样的人除了多思觉失调以外,还带有多疑、不信任他人、妒忌、敏感、易怒、心怀怨恨、自负等等负面情绪,而这些都在影片中的妮娜身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于是一个喜欢粉色白色的乖乖女,变成了在酒吧喝酒,喝致幻剂,和人一夜情,甚至和莉莉在自己家里玩女同,这样的一种反差发人深思。

在影片的最后,妮娜在人格分裂造成的幻觉中殴打要顶替自己的莉莉,用玻璃杀了她,激发出了自己内心最阴暗邪恶的一面,然后在舞台上完美的饰演出了一只黑天鹅的邪魅。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如果以这样的结尾结束,就是一场人性堕落的惊悚片而已,可是为什么说这是一部心理教育片呢?因为妮娜最后的幻觉,伤害的是自己,最终她倒在地上说:“我终于感觉到了完美。”是的,完美,压抑了十几年的本我人格终于回归了妮娜的身体,这才是完整的她,而她也死在这人格的手上。

《黑天鹅》所衍生的心理教育意义

在这一场悲剧里,我们应该看到的不是妮娜的堕落,而是她的母亲,她本可以让这一切都不发生,但是正是因为她的控制欲太强,让妮娜最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

所以我们在教育中,应该产生思考:到底应该怎么教?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①少一点控制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更应该以疏导为主,而不是控制,孩子不是任何人的衍生物,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也许他们调皮,不听话,这是因为他们小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某种满足,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好正确的家长态度: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你要说服我。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独立意识,让他的自我人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本体。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②多一点引导

对于任何一点个人而言,本我的力量是可怕的,不可控制的,危险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被左右呢?答案就是家长的引导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施加的影响,是孩子超我人格的来源,如果你们用的是暴力、激烈的言语等方式,那么孩子很容易把本我人格划分到超我人格上。

很多社会上的坏孩子、流氓都是这样来的。他们缺少一个正确的引导,觉得这么做是对的,很酷,能得到很多同类人的认可,让别人害怕,于是乐此不疲。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我们为了避免孩子成为这样,所以要积极的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多一些倾诉,多一些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总结

《黑天鹅》里的黑,是在讽刺妮娜虚假的白,而这种讽刺,实际上是在讽刺她的母亲,讽刺银幕前面所有企图控制孩子人生的每一个家长。

我们通过用弗洛伊德心理结构学来精神分析了妮娜的悲剧,应该引起反思,为何如此?如何避免?悲剧的价值所在就是让人们引起共鸣,从而避免悲剧,这就是《黑天鹅》的心理教育意义,不过这不是给孩子们上的,是给家长们上的。

虚假的白天鹅、失控的黑天鹅,控制欲太强造成的悲剧,天鹅之死

我们不要做一个笨鸟,先飞的永远不是笨鸟,真正的笨鸟是下一个蛋,把梦想和期待寄托在这颗蛋上面,想通过它来代替自己飞的更高更远,这是很可笑的。

以上就是我对《黑天鹅》里妮娜精神世界的分析,不知道你们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和理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影视观主,让我们,下期再见!

文|影视观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