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被原諒”,這是我聽過最荒唐、最不負責任的混話

從小學開始,我特別喜愛歷史這一科目,而在眾多歷史人物中,尤其喜愛兩人,一個是李白,一個是蘇軾。

喜歡李白,是羨慕他那豪放不羈、瀟灑飄逸般的神仙生活;喜歡蘇軾,則是喜歡他那收放自如、闊達從容般的人生理念。

可,在某次的歷史課堂上,當老師談及“日軍侵華”這段歷史之時,說了一句“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被忘記”,當時印象尤其深刻,以至於寫作文的時候,總要加上它,而身邊的同學亦是如此。似乎這句話,已然成為了作文中的“聖經”。

等到再大些,瞭解了更多歷史人物和事件之後,我對這句話產生了質疑,以至於內心感到惶惶不安,最終情緒噴湧而出,隨即破口大罵道:“是哪個妄人說出如此的妄語?即便此話出自某著名學者或專家之口,我也要對此作出反駁。”

你可能沒“資格”替歷史原諒

談及“是否原諒歷史”這一話題,首先我們得了解何謂“歷史”,何謂“原諒”。

何謂“歷史”?

史學家呂思勉講道:

歷史者,研究人類社會之沿革,而認識其變遷進化之因果關係者也。

不過呂思勉先生的說法,則是狹義上的歷史,是社會史;而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發生聯繫,即包含“自然史”(地球變遷史,宇宙變遷史)。

何謂“原諒”?

答曰:“對人的錯誤給予寬恕,不責備,不懲罰。”“原諒”本質上是人的一種情感或情緒,是人類對待錯誤(事件)的一種態度。

1

首先歷史中就有自然史,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曾在《道德經》裡面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意則是:自然對待萬事萬物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因此,自然何談錯誤?既無錯誤,何談原諒?

“歷史可以被原諒”,這是我聽過最荒唐、最不負責任的混話

大自然的變遷

2

其次,我們再去討論社會史範疇。(以下“歷史”二字,皆表示狹義上的“社會史”)

“歷史”則是發生在過去的一種社會事件,所以,當談及“是否要原諒歷史?”這一問題的時候,那麼“這件歷史”一定是犯了錯誤的事件,如若沒犯錯,何談原諒?

作為人類來講,當然有權利選擇是否原諒。但是,當談及原諒二字之時,必定是“被加害方”才能做主,因為只有“被加害方”才有資格談及“原諒”一詞。

理解了這一層面後,我們開始用上述“侵華事件”加以論證,首先我們得找出“加害方”和“被加害方”。

加害方:當時策劃並參與“侵華事件”的一切人,包括但不僅限於參加侵華的日本軍人。比如策劃“侵華事件”的是日本政府,“而直接參與者”是日本軍人,“間接參與者”是給這場戰爭提供資助的一切人(精神資助和物質資助)。

被加害方:“當時直接或間接被日軍傷害、殺害的人”,“傷害”不僅限於肉體,而且還應包括精神。而間接被日軍傷害的人,則是當時遇難者的親人。

因此就“侵華事件”來講,今人是當時“被加害方”嗎?如若不是,今人又有何資格談及“原諒”二字?

“歷史可以被原諒”,這是我聽過最荒唐、最不負責任的混話

侵華日軍

有人可能會質疑,那麼曾經犯下小的錯誤,是否就可以原諒了呢?其實問題不在於“錯誤的大小”,而是在於你是否是“被加害方”,如果你不是被加害方,你永遠沒有資格談“原諒”,也永遠沒有資格談“不原諒”。

輕易“原諒歷史”的後果

有人說,中國人的文化不就是“以德報怨”嗎?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就當它沒發生,忘記就好了,好好注重當下不就成了嗎?

首先,對於持有此想法的人,我想告訴他們,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是“以德報怨”的民族,你們只知道“以德報怨”,但卻忘記了“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就如“日本侵華事件”而言,正是因為我們的先輩輕易原諒他們,從而導致他們在戰後不但沒有改過自新,反思對中國犯下的罪行,反而還對其美化。例如,他們先是建立靖國神社對戰爭罪犯進行招魂,繼而將其罪行從教科書上刪去。更令人髮指的是他們還要否定“南京大屠殺”,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就“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殺”和“建立靖國神社”這兩次“錯誤事件”而言,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更是一個具有良知的地球人而言,我就是“被加害方”,何解?

誠然,以前的日本政府,並非現在的日本政府。因此,現在的日本政府大可不必對此進行道歉。

但是,他們並沒有對他們以前政府所犯下的錯誤進行反思,反而還建立靖國神社洗白戰爭和否定南京大屠殺。這兩次“錯誤事件”,是對一個尚有良知的人類所進行的“精神傷害”,毫無疑問,我就是“被加害方”,那麼我就有資格選擇原諒與否,而我的選擇則是“不原諒”。我相信,作為一個正常的、尚有良知的人類來講,應該是沒人會對此進行原諒,如果你要原諒,那就意味著否定日本軍國主義,否定南京大屠殺的累累罪行。

“歷史可以被原諒”,這是我聽過最荒唐、最不負責任的混話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因此,如果一個人輕易原諒他人的錯誤,不但不會令他人反省,而且他人極有可能變本加厲。因為他並沒有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他就會繼續犯錯。

正確史觀:無所謂原諒,實事求是即可

通過上述我們知道,對於“是否原諒歷史”這一話題而言,首先,我們得有資格;其次,我們得謹慎選擇。

那麼我們面對“是否原諒歷史”這一問題時,應該採取的正確態度是什麼呢?

《論語》中“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下一句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就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態度。同樣,老子的《道德經》也對此指出: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此句話的意思,和解深重的仇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怨恨,用德來消除怨恨,這怎麼是妥善的方法呢?因此,有道的聖人保留著債務的憑證記錄,但是卻不會用它去索要債務。有德的人效法聖人保留著那些功過恩怨的憑證記錄,沒有德的人就時常主張將恩怨記錄通通消除。自然的規律是沒有私親的,經常幫助那些妥善處理事務的人。

“歷史可以被原諒”,這是我聽過最荒唐、最不負責任的混話

“老子”李耳

總結老子和孔子對“怨”(錯誤事件)的態度,我們就知道“錯誤的事件”是無所謂原諒的,而且是不能原諒的。對待“錯誤的事件”,老子告訴我們要真實記錄下錯誤內容,孔子告訴我們要用“正直”的態度去面對“錯誤內容”,也就是說犯了錯誤的人,理應受到相應的懲罰。

同樣歷史中包含著“錯誤事件”,而當時處理的是否公正,今人已經無法左右了。而今人應該做的就是,對歷史上那些“錯誤事件”如實記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對錯誤進行反思,以後才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只有別有用心的人,才會談及“原諒歷史”(合大怨)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