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阿波羅13號50週年,現在我們也能看到宇航員們看到的月球景象

本週六(4月11日)是美國宇航局阿波羅13號(Apollo13)任務50週年紀念日,這是一次令人意外而又驚心動魄的環月航行。現在,一個現代月球軌道探測器重現了阿波羅13號飛船宇航員們看見的月球表面景象。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阿波羅13號任務是一次著名的“成功的失敗”,它並未按照計劃進行:一個氧氣罐在執行任務56小時後爆炸。幸運的是,反應迅速的宇航員和地面任務控制中心之間的團隊協作拯救了這次任務,在繞月飛行之後,宇航員們安全地返回了地球。因此,儘管宇航員們未按計劃在月球上著陸,但他們做到了環月旅行,多虧了現代科技,我們現在能夠目睹他們當年旅途中的所見。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阿波羅13號的宇航員在繞月航行時拍攝的月球表面照片。(圖源:美國宇航局)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日出後不久,阿波羅13號的船員拍下了這張驚豔的月球照片。 (圖源:美國宇航局)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齊奧爾科夫斯基(Tsiolkovskiy)環形山的快照,由阿波羅13號的船員用遠攝鏡頭拍攝。(圖源:美國宇航局)


研究人員利用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任務的數據,重現了阿波羅13號船員飛過月球背面時所看到的景象。在視頻中,您可以看到隕石坑和其他月球表面特徵慢慢從黑暗中顯現出來。您可以想象自己是船員中的任何一個——指揮官吉姆洛夫爾(Jim Lovell),指揮艙飛行員傑克·斯維格特(Jack Swigert)或登月艙飛行員弗雷德·海斯(Fred Haise)——俯視著月球表面像一個航天器一樣在頭頂經過。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除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數據外,研究人員還參考了阿波羅13號的飛行計劃。儘管該任務的計劃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他們仍能使用在阿波羅13號任務報告中列出的該飛船在月球最近點時的位置和速度。綜上所述,這些細節使他們能夠確定包括航天器在月球最近點時的位置和速度在內的一些因素,這有助於確定航天器的軌跡。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為了製作這次虛擬的繞月旅行,該團隊還獲得了阿波羅13號船員在繞月旅行中拍攝的照片。您可以在上文看到一些引人入勝的原始圖像,也可以在Apollo Image Atlas網站中找到所有相關照片。

相關知識

阿波羅13號是阿波羅太空計劃中的第七次載人飛行任務,第三次登月任務。該飛船於1970年4月11日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但由於服務艙(SM)中的氧氣罐在執行任務兩天後失效,因此登月任務中止。船員轉而繞月球飛行,並於4月17日安全返回地球。任務由吉姆·洛弗爾(Jim Lovell)作為指揮官,傑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作為指令艙(CM)飛行員,弗雷德·海斯(Fred Haise)作為登月艙(LM)飛行員。斯威格特是在任務後期替代了因暴露於風疹被停飛的肯·馬汀利(Ken Mattingly)。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事故是由於氧氣罐的例行攪拌點燃了其內部損壞的電線絕緣層,引起爆炸,從而將服務艙中的兩個氧氣罐的內容物排空。沒有呼吸和發電所需的氧氣,服務艙的推進和生命支持系統將無法運行。指令艙必須關閉系統,為再入保留其剩餘資源,從而迫使船員轉移到登月艙。因此登月計劃取消,任務控制人員轉而努力將船員活著帶回家。

儘管登月艙的設計目的是在月球表面上支撐兩個人兩天,但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臨時搭建了新程序,使之可以支撐三個人四天。由於動力有限,機艙陰冷潮溼,飲用水短缺,機組人員遭受了巨大的困難。迫切需要將指令艙的二氧化碳清除系統調整到可以在登月艙中工作的狀態; 船員和任務控制人員成功地提出了臨時解決方案。宇航員們經歷的危險短暫地重新引起了人們對阿波羅計劃的興趣。數以千萬計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飛船落入南太平洋中。

不需要阿波羅!宇航員視角看月,我們都可以

一個事後調查委員會發現氧氣罐的飛行前測試存在缺陷,並發現聚四氟乙烯被放置在其內部。委員會建議進行更改,包括最大程度地減少罐內潛在可燃物的使用;這後來在阿波羅14號上被實行。阿波羅13號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最著名的是1995年的電影《阿波羅13號》。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