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動態調研》:遵義赤水市法院構建“五全機制”扣緊監管鏈條

《司法改革動態調研》:遵義赤水市法院構建“五全機制”扣緊監管鏈條

《司法改革動態調研》:遵義赤水市法院構建“五全機制”扣緊監管鏈條

近年來,赤水市人民法院圍繞司法責任制改革,積極構建“五全機制”,始終保持審判執行工作與管理監控同步進行,形成環環相扣的案件流程管理監控鏈條,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審判執行質效位列遵義法院第一。

構建全流程管理監控機制

以流程管理為手段,以節點控制為重心,明確各個節點的工作內容、時限要求。一是健全“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分案機制。分案時依據審判管理系統即時生成的法官辦案數據,採取系統自動隨機分案為主、人工分案為輔的方式,進行動態均衡調配分案。二是實行審限預警管理。嚴格執行變更審限的審批程序,將審限變更納入辦案法官業績考核範圍,杜絕超審限辦案。對審限過半和可能超審限的案件,由審判管理辦公室向承辦法官進行預警,並限期結案。2017年至2019年法定審限內結案率均為100%。三是建立案件數據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通過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對案件數據進行檢查,每月將審判執行團隊的案件數據檢查情況進行通報,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確保案件辦理規範、及時、準確。

四是建立卷宗歸檔核查制度。在案件歸檔時,由檔案管理人員比照紙質檔案逐案核查電子檔案材料是否齊全,不合格卷宗退回整改,合格後再予歸檔。

二 構建全類型繁簡分流機制

優化審判資源配置,建立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積極改革繁簡分流工作機制,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範法院”。一是大力推行訴調對接。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與司法局、人民調解委員會、基層組織等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2017年至2019年立案前委派調解、立案後委託調解成功案件3673件,對881份訴前調解協議予以司法確認,有效分流了部分訴訟案件。二是充分分流民事案件。大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非訴督促程序和實現擔保物權程序,2017年至2019年來辦結民事案件3615件,佔民事案件結案數的29.71%。三是全力壓縮辦案時間。推行案件“簡轉普”報批程序、案件集中審理、簡式裁判文書、庭前會議等做法,2017年至2019年簡易程序適用率分別為95.76%、96.16%和96.69%,在全省法院中均排名第一。

構建全過程態勢分析機制

強化指標意識,時刻緊盯審判執行工作運行態勢,促進工作質效提升。一是圍繞態勢分析提質效。按日、周、月、季、半年、全年等時間節點對審判執行工作運行態勢進行分析研判,加強調度督辦,並按照“建賬—查賬—結賬—銷號”的方式抓好督辦落實。二是圍繞態勢分析強管理。針對審判管理運行情況,通過黨組會、院長辦公會、全院幹警大會、工作調度會、部門例會、《院長督辦令》、工作約談等方式,不斷調整和完善工作措施,提升審判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圍繞態勢分析優服務。將審判管理同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結合起來,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並加以整改,努力形成“服務引導管理、管理推進服務”的工作局面。比如,針對部分鄉鎮群眾反映的訴訟不便的問題,在所有未設人民法庭的鄉鎮設立司法為民服務點11個,在所有村、社區聘任訴訟服務聯絡員108人,做到鎮村兩級訴訟服務全覆蓋,獲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構建全覆蓋案件評查機制

建立常態化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及時發現審判工作中的瑕疵錯誤和薄弱環節,在深入研判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加以改進。一是完善案件評查機制。制定《案件質量評查追究辦法》,對案件質量評查的主體、內容、程序、標準以及評查結果的運用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對全部案件進行質量評查,評定質量等次,界定差錯案件,確定質量責任。二是細化案件評查標準。將訴訟程序、認定事實、案件定性、法律適用、實體處理、裁判文書、訴訟收費、執行款物兌現、卷宗裝訂等評查內容細化為66種情形,在開展評查時逐一對照檢查,最大限度排查出瑕疵錯誤和各類問題。三是運用案件評查結果。對個性問題,如法律文書書寫不規範、出現錯別漏字等瑕疵,責令相關人員限期整改。對共性問題,如程序適用不規範、環節辦理不及時等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在全院範圍內進行通報、講評和培訓,防止類似瑕疵錯誤再次發生。對上級法院發回重審、改判的案件,經審判委員會評定錯案等級後,按規定扣發辦案人員績效獎金,並納入所在辦案單元年終考核。

構建全方位司法公開機制

深入貫徹推進司法公開的各項舉措,把司法權的運行最大限度置於“陽光”之下,用公開倒逼法官公正高效廉潔司法。一是案件信息全面公開。依託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同時通過手機短信、案件信息查詢機、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等手段,將案件信息依法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二是庭審過程網絡直播。採取庭審網絡直播、微博圖文直播、戶外LED高清顯示屏直播等形式,主動公開案件庭審過程。三是裁判文書應上盡上。將裁判文書上網公開納入審判流程管理,作為重要流程節點進行監控,倒逼法官提升業務能力和提高裁判文書質量。四是工作動態實時推送。通過新聞發佈會、法治宣傳、信息報道等方式,向公眾實時推送法院工作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