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一中八名學生集體放棄清華北大,不是謠傳,是真的

亳州一中八名考生放棄北大清華,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以為是謠傳。這種可能性太小了,在常人眼裡,這種做法就是腦子“進水”了。本著不信謠不傳謠的原則,我上網查了一下,看到亳州青年報的官方報道,才信以為真。不僅感慨萬千,越來越多的莘莘學子放下虛榮,遵從自己的內心,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夢想,做出理智的選擇。對於這件事情,感慨頗多,談談自己的看法。

安徽亳州一中八名學生集體放棄清華北大,不是謠傳,是真的


一、不要浪費分數的理念正在轉變。

高考成績出來後,一般家長和考生會對照著往年大學招生名次報考志願,甚至花上七八千元找專業人士報考志願,目的就是儘量少虧分數,如果那個考生壓線進了理想全校,就想撿了寶貝一樣開心。專門幫助考生報考志願的結構,更是以此進行宣傳。重學校,輕專業這種社會現象特別嚴重,壓線進高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服從調劑,家長也不考慮孩子是否喜歡這個專業,以進入名校為傲。

考生張金宇是這八位學生之一,他特別喜歡計算機專業,雖然他的分數可以進清華大學,但是進清華的計算機專業難度比較大,如果被調劑到其它專業,違背自己的理想與興趣。在名校和專業面前怎麼選擇?孰輕孰重,思慮再三,遵從自己的內心想法,選擇了專業,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考生袁梓琪的高考分數超過北大的分數線,經過再三權衡,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的數學專業。

還有一種情況,衝著名校去,結果專業難以接受,被名校錄取,痛苦不堪。一個朋友的孩子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外科醫生,聽說中山大學的臨床醫學,抱著“衝一衝”的想法,結果沒有錄取,最後調劑到口腔醫學,孩子不喜歡,鬱悶上火。

安徽亳州一中八名學生集體放棄清華北大,不是謠傳,是真的

二、更多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就進行職業規劃。越是“學霸”越明確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方向,在職業填報時,主要考慮這個專業哪個學校比較好,重視學校專業的排位,而忽視大學綜合的排名。職業規劃明確的孩子在報考志願時,知道自己需要是什麼,進行選擇時不盲目選擇,能夠理智對待,不追求名校,更加關注畢業以後以後的就業以及自己一生的職業趨向。

我們這裡一名重點高中的畢業生,從小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高考成績也超出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分數線,毅然放棄清北,選擇了北京外國語學院。這樣的孩子目標明確,能夠理智選擇。

安徽亳州一中八名學生集體放棄清華北大,不是謠傳,是真的


三、為亳州一中點贊。每個高中都以考入清北的學生數目多而自豪,特別是重點高中更加註重每年被清北錄取的人數,這也是宣傳自己學校的資本。亳州一中沒有從自身利益出發,沒有進行勸說和道德綁架,尊重學生的選擇,並以學生有自己的職業目標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種做法值得其它高中的領導效仿。

這八名學生放棄清北,不是嫌棄,而是理智選擇,給學弟學妹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杜絕虛榮,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