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以色列的面积,比北京市还小,却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引国,60年内吸引高达人口350倍数量的移民。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曾经他是一片冲突之地,有关他的故事充满斗争与死声,近两年他的叙述陡然一变,成为创业之国。这里是风险投资,高科技共享经济和创业者的乐园。到底是怎样的小时候造就了勇于创业的一代?


不管失败多少次,依然敢于尝试


犹太民族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教育教育教育。以色列的妈妈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可能没有成为传统中的成功,但是只要成为自己就可以了。在以色列个人英雄是那些失败了很多次,但依然敢于去尝试的人,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去定义自己。也不会因为失败的结果而否定你曾经所有的努力,对他们来说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在以色列,如果你失败并开始第2次创业。投资者投给你的给资金,往往会比第一次更多。因为他们认为你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不会再重复同样的错误,现在你更聪明了,犯同样错误的几率非常低,所以现在可以再试一次。

在这里他们不会给失败者贴标签。


信仰的力量

以色列的学校体系十分复杂,面向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不同需求有完全不同的选择。

但是犹太教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一部分,是犹太人的神圣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还没有一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他们从小就有信仰。五岁就开始学习圣经。以色列圣经有两本,一本是原本,另一本是解释,学习一直贯穿他们的一生。圣经中有1500个故事,一般几个孩子在一起同时学习,他们不是背诵,而是提出各种问题,相互讨论。圣经的主要思想就是信仰以色列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他们每个人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所以这些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依靠信仰的力量,探讨与质疑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让他们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鼓励创业与创新

在以色列阿克发·阿亚洛克高中,有一个Green Start学院。这里创建了13个创业团队,最小的孩子13岁,最大不超过17岁。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他们做工程,电子,给机器人编程,同时还负责项目公关,寻找赞助,着手商业部分。

一个叫阿米特的14岁女孩说,在这里,她做到了她曾以为自己14岁做不到的事情。

孩子的父母也会担心,他们在这里投入太多时间,怕耽误学业。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但这些十几岁的CEO们却很清醒地表示:“我们有时要在晚上或者更迟的时候做创业公司,我不会让做创业公司这件事影响我的学业和分数。创业不是取代上学,而是和上学一起进行的。”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这些创业公司绝大多数都会死掉。但孩子们学习到的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得到的成就感,是书本教育无可取代的。


用Green Start创始人话说:“这些孩子会长成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以色列经常组织年轻人搞创业马拉松竞赛,在24小时内24小时内组织小分队,拿出新的方案。

创业乐土并非创业成功之国,但勇于尝试的精神带来未来各种可能。每个人的想象都无边界,从小到大我们是以无数标准化考试的结果来定义自己,直到离开学校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才开始,我们才重新认知自己。


《他乡的童年》I 以色列:怎样的教育,让孩子不怕失败,勇于创新


以色列成为人均专利最高的国家之一,众多发明,包括优本滴灌技术语音信箱和小番茄。而这个国家的人口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世界第一。


教育应该是告诉孩子们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