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06:中超“拯救”外援言过其实,土壤却适合三类人

日前有外媒撰文指出,中超不光是外援们挣大钱的联赛,也间接成就了一些失意人。最为耀眼的自然就是恒大外援保利尼奥,原本在热刺迷失的巴西人,在经过“社会主义洗礼“之后,一跃成为了巴萨的大腿级人物。

一家之言06:中超“拯救”外援言过其实,土壤却适合三类人

其实他的例子虽然很有传奇色彩,但只能代表一类群体。客观来说,球员与联赛是双向选择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超除了金元闪闪之外,也很适合三类球员实现自我的价值。

一.身体条件一般的“脑流型”组织者

在如今的主流足坛,偏古典的前腰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比赛的节奏相较以往大幅度加快,空间被严重压缩。过去擅长绣花的大师们,如今很难寻觅到施展才华的空间,只有像德布劳内这样身体素质劲爆、运动能力出色的现代化playmaker,才能焕发光芒。

不过中超联赛相比于欧洲高水平比赛,各方面的强度都要差上不止一档,像暮年的米西莫维奇、当打之年的孔卡等人,来到中国之后踢得游刃有余,俨然是运筹帷幄的球队大脑。

一家之言06:中超“拯救”外援言过其实,土壤却适合三类人

其中孔卡的案例最为典型,他生涯中前期都在南美联赛踢球,虽然贵为巴甲MVP,但在2010年之后登陆欧洲的话,他的身体对抗相对一般,无法胜任豪门的组织核心,最多也只能在技术流联赛(例如西甲)的中下游球队踢个主力。

但是到了广州恒大之后,无论是中超还是亚冠,他都展现出了高人一档的绝对能力。从个人成就上来说,孔卡就是中国职业化联赛25年以来最伟大的外援,可能没有之一。

二.自成体系的全能前锋

众所周知,如今中国球员的基本功不太扎实,整体的传导也很滞涩,甚至比起日本次级联赛都逊色一筹。这就导致一些依赖体系发挥的优秀锋线球员,来了之后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恒大的杰克逊-马丁内斯就是这种类型,虽然他因为伤病本身就没踢几场球,不过他过去在波尔图和哥伦比亚国家队的闪光,很依赖诸如J罗这样的队友喂球,以及相互间的体系串联,而2016年时的恒大已经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便他健康的话也很难发挥出从前的水准。

一家之言06:中超“拯救”外援言过其实,土壤却适合三类人

相反诸如登巴巴或者胡尔克这样的超级锋霸,能够自己一条龙解决问题,是中超赛场上最吃香的类型。他们过去就喜欢单打独斗,善于自己寻找空间完成终结,换言之,在中超赛场上前锋不要想着依靠队友,能解决问题就自己竭尽全力。

三.攻防一体化的全能中场

中超的外援名额主要都用于锋线球员,当然中场也是必须的,纯粹的后防球员很少,鲁能的巴西中卫吉尔属于另类。所以球队在挑选中场的时候,除了考量对锋线的支援能力,防守水平也是很重要的。

整体来看,在中超长期能有作为的,还是像恒大的保利尼奥、国安的奥古斯托,以及鲁能的费莱尼这种全能中场。他们在进攻端各有各的特长,暴力鸟擅长世界波重炮,费莱尼是攻城锤,奥古斯托相对比较全面,技术优势明显。

一家之言06:中超“拯救”外援言过其实,土壤却适合三类人

与此同时,在防守端的覆盖上他们也都相当出色,还要承担控制与稳压的角色,即便不是专职承担这样的责任,他们比起国内球员还是要强很多。

这三类球员具备很强的代表性,但不能以偏概全,一些独具特色的外援,也能在中超打出一片天。他们如果能在这里重拾自我,自然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并不是值得大书特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