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真题专项练习


社工考试 || 历年真题专项练习

1.(2019年第15题).小林婚后辞职在家,专心做起全职妈妈。在孩子过完5周岁生日后,小林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是开心的,可终究还是有放飞的一天,这些年我为家庭倾注了太多心血,感觉像蜡烛一样被耗竭,每天在家面对的都是几张熟悉的面孔。我不想再像囚鸟似的困在笼中,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小林的日记中反映出她目前主要的需要是( )。

A.生存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成长的需要

D.关系的需要

参考答案:D

考点: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参考解析: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认为人类需要分为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是指个人维持生存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关系的需要是指个人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即生活中与他人的接触与交往的需要。成长的需要是指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通过发展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得到满足。题目中小林想要接触外界是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

2.(2018年第15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走访时发现,有一群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玩轮滑。他们彼此熟悉,对群体也有一定的归属感。小王从这一特点出发,组织这群年轻人成立了“轮滑俱乐部”。小王的做法主要考虑了同辈群体的( )特点。

A.平等性

B.开放性

C.独特性

D.认同性

参考答案:D

考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中的同辈群体

参考解析:同辈群体是指是指年龄、性别、兴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或相似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其特点包括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认同性是指群体间的交往是自然随意的选择结果,因此有较高的心理归属感与认同感。

3.(2018年第64题)下列成语中,用来形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有( )。(多选题)

A.命中注定

B.近朱者赤

C.愚公移山

D.入乡随俗

E.因地制宜

参考答案:BCDE

考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参考解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化;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命中注定”否认了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故不选。

4.(2019年第17题)17.根据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社会工作者计划首先从预防层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干预。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最适宜的是( )

A.从个人层面入手,要求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

B.从家庭层面入手,促进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

C.从学校层面入手,减少青少年课业学习负担

D.从社会层面入手,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B

考点:人类发展阶段中的青少年阶段

参考解析:青少年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网络成瘾问题,社会工作者从预防层面开展干预服务,需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现实生活环境,协助青少年展开正确的社会交往、避免沉溺于虚拟网络。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亲子沟通时最适宜的做法。

5.(2016年第64题)关于中年阶段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情感趋于深沉稳定,婚姻更注重情感

B.认知发展错综复杂,固定智力出现缓慢下降

C.更年期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烦躁易怒

D.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更智慧地解决问题

E.在事业、地位盒财富上基本达到个人的生活巅峰

参考答案:CDE

考点:人类发展阶段中的中年阶段

参考解析:中年阶段的生理发展特征是生理机能不断变化,出现更年期等现象;心理发展特征是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实用智力不断增长,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性发展特征是更好的承担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并发展出更符合社会角色的行为。情感沉稳、意志坚毅,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