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明治初期的報紙,是在明治政府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但是,政府內部的矛盾鬥爭影響到報紙,結果,政府對報紙的政策也發生了變化,由保護而轉向了鎮壓。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明治四年以後,明治政府機構內部的其他省與大藏省之間由於經費問題發生了矛盾。明治五年末,司法、文部兩省提出了增加經費定額的要求。當時,大藏相大久保利通外出,掌握實權的井上馨駁回了上述兩省的要求。明治六年,再次提出這一問題。司法相江滕新平與井上馨矛盾激化。井上為此提出辭職要求,其副官涉澤榮一也追隨井上,表明了辭職意向。

當時,井上、涉澤二人通過太政大臣三條實美曾聯名提出“關於財政改革的奏議”。這是一份秘密文件,然而,卻洩漏出去,被《日新真事志》、《新聞雜誌》發表了。因此,日本財政危機明朗化,給整個社會造成很大沖擊。這次事件發生之後,政府認識到必須對報紙嚴加控制。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另一方面,明治五年十月,“徵韓論”(主張侵略朝鮮——譯者注)者西鄉隆盛、後滕象二郎、板垣退助、副島種臣等人被反徵韓論一派趕下臺。各報都刊登了這一消息,言論界馬上活躍起來。政府在與徵韓論者決裂之前,已報紙發行條例,企圖防止奧論沸騰。這個條例強化了對報道的限制,規定禁止議論和批評政治、禁止評論外交是非。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產生任何作用。

一、明治時期報界的言論黃金時代

明治七年十一月七日,因主張“徵韓論”而失敗的江滕,板垣、後滕、副島等人,向左院提交了“設立民選議院建議書”,第二天,這份建議書即在《日新真事志》上刊登出來。隨後,報紙展開了激烈論戰。日本歷史把爭論雙方稱為民權派和官權派。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民權派”主張及早開設國會,“官權派”與政府唱一個調子,主張自下而上進行,逐步達到開設國會的目標。民權派的報紙有《東京曙新聞》、《朝野新聞》、《郵便報知》、《橫濱每日》;官權派報紙是《東京日日》。《日新真事志》採取中立態度,兩派意見均予發表。於是,以江滕等人的建議為開端,報紙作為表現政治立場的言論機關,展開了激烈論爭,報界出現了言論的黃金時代。

二、明治時期兩派報紙的基本情況

《東京曙新聞》,前身是木戶孝允提議創刊的《新聞雜誌》,明治八年改為《黎明》,後又改為《東京曙新聞》。該報經營者是青江秀,青江秀原主管政府鈔票發行事務。青江秀又依靠主管電信的芳川顯正,連續發表文章,一度強調“民選議院尚早”,與社會與論背道,銷路大減。後來,古澤滋、大井憲太郎參加該報編輯工作,改唱急進的民權論。末廣重恭也曾為該報執筆撰文。末廣轉入《朝野新聞》之後,關新吾、網本武雄參加了該報工作。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朝野新聞》,它的前身是明治五年十一月創刊的《公聞通志》,於明治七年改為《朝野新聞》。社長是從歐美歸國的舊幕臣成島柳北,大槻磐溪為客員編輯。從十月起闢“評論欄”,柳北又開闢了“雜錄欄”。“雜錄欄”以輕鬆筆調評論時事,博得讀者喜愛。這是短評的先驅。不久,末廣重恭退出《東京曙新聞》,擔任了該報評論的主筆。

《郵便報知新聞》創刊以後,第一任編輯為小西義敬,明治七年六月,始邀請舊幕臣慄本鋤雲出任編輯,進而又聘請經常給《日新真事志》寫稿的古澤滋擔任主筆對政府進行抨擊。但是,這種作法違背了該報創始人前島密的辦報方針,因此,小西與前島分道揚鑣。後來,古澤也離開該報,小西又從慶應義塾請來滕田茂吉、箕浦勝人、牛場卓三,繼續積極宣傳“急進論”。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橫濱每日新聞》。作為日本最早的日報,一度由島田豐寬經營,其養子島田三郎為編輯主任。島田三郎升任元老院書記官以後,島田豐寬請《東京曙新聞》的肥塚龍接替編輯職務。從明治八年起,約二年時間,肥塚在言論界展開論戰,後病倒,將這一職務讓給杉村璿。

《東京日日新聞》。該報於明治六年九月請岸田吟香、舊幕臣甫喜山景雄參加辦報工作,加強了陣容。第二年末,福地源一郎也來到該報,之後,該報曾登載“太政官記事”,並創辦了社論欄。這期間,末松謙澄也投入本報工作,執筆翻譯國外新聞並擔任社論的寫作。

《日新真事志》如前所述,由於該報作為獨家新聞登了井上、涉澤的財政意見書和設立民選議院的建議書,因此聲價很高。經營該報的佈菜克,將兩種完全對立的見解在報上同時發表,點燃了大論戰的戰火,不久,該報停刊。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以上便是當時各報概況。當時各報記者的共同點是,他們大部分是舊幕臣出身,舊幕臣之中,“洋學者”居多,善於辦報。又因他們對新政府採取批判態度,所以,必然展開反新政府的宣傳。福地源一郎是一個例外,但是,儘管有福地這樣的個別人物,舊幕臣在自由民權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仍然是不能忽視的。

三、由於矛盾越演越烈,最終導致日本歷史上出現了空前的言論恐怖時代

民權派報紙的言論佔壓倒多數,而且日漸激烈,自由民權運動無論如何也壓制不下去了。明治八年二月,由於井上馨的斡旋,在朝的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在野的板垣退助、木戶孝允等人,集合於大阪,代表二派進行協商,達成了暫時的妥協。結果,於當年四月,召開了地方官會議。但是,會議的內容使世人失望,社會上要求設立民選議院的呼聲反而更加高漲。這中間,雜誌《評論新聞》以過激言論攻擊政府,政府於明治八年六月二十日公佈了《新聞紙條例》,二十八日又公佈了“排謗律”,決定徹底取締言論自由。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新聞紙條例》中,首先將“禁止發行”這一行政處分條文化;在誹謗律中,規定有“不敬罪”,“侮辱官吏罪”,一般的“名譽毀損罪”等等。總之,這是一個相當嚴厲的法律,他甚至對新聞記者規定了刑律。因而,報界方面受到極大震動。法令公佈後,一時間報界悄然無聲。報紙版面上只登些空洞無物的文章。在這種情況下,《東京日日新聞》的福地源一郎和岸田吟香、《郵便報知新聞》的滕田茂吉、《評論新聞》的橫瀨文彥、《東京曙新聞》的末廣重恭等,前往政府提出質問,要求舉例說明,具體到什麼程度才算違反條例。政府以、“按指令辦事”駁回了他們的質問。

法令下達後的第一個犧牲者是末廣重恭。他因上書反映條例問題以及在社論中引用上書中的內容,被監兩個多月。並被罰款二十元。此後五年間,觸犯法令者達二百人以,日本歷史上出現了空前的言論恐怖時代。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四、日本新聞界與明治政府的鬥爭

最初,有關誹謗律是“共同存眾”這一群眾團體提出來的。旅英日本留學生在馬場辰豬領導下,曾經定期舉行集會,回國以後,小野梓以原有會員為中心,以思想修養為目的,創建了“共同存眾”這一組織。當時,報紙常常登載某些“華族”(明治維新以後獲得爵位者——譯者注)的身世經歷,並進行攻擊,針對這種情況,“共同存眾”會員向政府提出建議,要求公佈一條尊重他人名譽的法令。政府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並擴大了條例包含的內容,加進了不敬罪和侮辱官吏罪。實際上,公佈如此嚴酷的條例,並非“共同存眾”的本意,政府這樣作只不過暴露了它利用民意巧妙地進行言論統治的真相。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前島密的《夢中閒話》裡,有這樣的記述:

“《新聞紙條例》實際上是大久保利通制定的。大久保利通曾經說過,縮小言論自由必將遭到非議,我擔心這種非議直到百年之後也不能免。然而,現在不得已,只能斷然採取這種措施了。”

從這番話來看,說《新聞紙條例》是根據內務大臣大久保利通的授意制定的,恐怕不會錯。這樣,明治政府的新聞政策,明確地轉向了對報紙進行鎮壓方面。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五、明治政府對報紙行業的鎮壓

儘管政府對報紙採取嚴厲鎮壓的政策,反政府的言論卻更加激烈起來。人們把被捕入獄的記者作為英雄加以頌揚。明治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各報社有志之士在淺草寺召開“新聞供養大施餓鬼會”。會上,《朝野》的成島柳北宣讀了祭文,對政府的鎮壓進行了猛烈而深刻的抨擊,當時新聞界的士氣十分高漲。

於是,政府又以重用人材為藉口,錄用記者到政府作官。與《日新真事志》、《郵便報知》有關係的古澤滋、活躍於《日新真事志》、《東京曙》的大井憲太郎、《橫濱每日》的島田三郎等被安排到元老院,《郵便報知》的矢野文雄、犬養毅被安排到大藏省,《東京日日》的末松謙澄被安排到太政宮,《評論新聞》的小松原英太郎被安排到外務省。這樣一些在新聞界有影響的人物均被委以重任。末廣重恭說:“同行中,二十年始終執筆者,除我之外已無幾人。”優秀記者多數都加入了政府的陣營。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一個很特別的情況是,《日新真事志》的經營者外國人佈菜克,於明治八年一月,也被拉入政府,充任“太政官御用”。政府任用佈菜克的條件是:僱用期間不得進行任何活動,須將原有新聞發行工作轉讓他人,並不得與其發生關係。雖然講好僱用二年,但是,不到半年,佈菜克就被解僱了。

這時,《日新真事志》終於衰落,並於同年十二月停刊。《新聞紙條例》第四條規定,禁止外國人經營和出版報紙。這個條例生效不到十幾天,佈菜克就被解僱,可以說不是偶然的。佈菜克對政府的作法十分惱火,於第二年,即明治九年一月六日,未經政府批准,徑自出版了晚報《萬國新聞》,但僅出一期,就被政府查封了。

明治時期,日本報界經歷言論黃金時代後,為何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

六、結語:

明治時期出臺的《新聞紙條例》中還設有“禁止發行”的條款,但是,新聞報道內容方面出問題,其責任只限於編輯和執筆者。因此,即使有關編輯和執筆者受到懲處,報紙的主張仍可以繼續貫徹下去。政府發現了這一漏洞,又增加了一項內容,即報紙報道妨礙國家安全時,內務卿有權命令停止發行,這就是說,原條例在出版手續方面作文章,追加條款擴大到對內容加以限制,對報紙的鎮壓比原來更嚴厲了。民權運動的言論活動方面,政府手中一個有利的武器,就是禁止發行和停止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