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經史合參——計篇之一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經史合參——計篇之一

此言兵事至大至重,涉及用兵應極慎重不可兒戲,一旦用到兵事,動則萬千百姓性命,生靈塗炭,故喜研軍事則可,動則言戰不可。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這五個要點,方面,是舉戰時戰略籌劃的計算面,其前後次序不是隨便排的,前前為重後後為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道在中國古代多多種釋義,可以是道路的道,也可是某種最高原則的意思,更有道家那不可說不可說的通玄之道,這裡的道是戰爭啟動能否勝利的最高原則,就是此處說的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古來多少兵家,此處匆匆看過,學習用兵只願學詭道,詐術,卻忘了兵家鼻祖開篇明示的大道。

凡是用詭道的,必須以正為體,為何?若以詭詐為體,那麼自己團體內部本身就會人人懷著詭詐之心,那麼這團體就是不穩定的,遇到事件就極易崩潰。

令民與上同意,想要得萬民之心,必須是真心為萬民想者。你看那個叫闖王的打了一輩子仗,到處擄掠,破壞地方後也不建設,打個開封居然會有掘堤淹城這種招法,這種絕戶的方法啊之類的不說,他那個心就全在這體現了。當然後來他在李巖的建議下也會用開倉放糧之類的收買人心,但是他本心如此,沒有天下蒼生,所以他不會想到打下一地後要安民要設官要建設要恢復生產。所以老百信不認他,所以他沒有根。

《孫子兵法》經史合參——計篇之一

這個根據地的建設是這樣的,你是搶地盤,建自己老窩的,小的叫土匪,大的叫軍閥,若是在這心裡有安濟一方民眾的那就是中國華夏文明常說的代天治理是名天子。

《孫子兵法》經史合參——計篇之一

史載,李世民有一次在國家遭遇蝗災時,生吞蝗蟲乞求上蒼免去百姓之苦,其心若此。其它的不說了,一個如此絕頂聰明之人,心裡面有天下蒼生,那麼他的種種法令政策肯定是令民得益的。所以才有三千鐵騎擊潰竇建德十三萬這樣的事。所以才會兵鋒所指,無不披糜。


一般我們常笑談的那句,就是五萬頭豬,三天共軍也抓不完的笑話。可是各位可知,多少國軍裡不堪一擊的弱旅一旦成了解放軍馬上變成悍不可當嗎?

滇軍六十軍,國軍序列裡微不足道,可編成志願軍五十軍入朝後,以落後之極的裝備大敗英最精銳之坦克營,那士兵可以跳到坦克上去掀坦克蓋,士兵為什麼抖然間如此悍不可當。

故軍事戰略的根是用兵本身的正義。這個正義與否決定你的整個團隊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