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河 •时评】疯狂的“双11”变成了“爽失意”

作者/祝小茂

如果你的年收入很高,每年轻轻松松就可收入2、3十万元以上,根本不愁生活花销。比如近期猪肉价格一路猛涨也无所谓,那就不消往后面看了。因为这样的内容可能不适合你。

何谓“双11”?最初只是个普通的数字,有聪明的网友将这个特殊的数字点化成“光棍节”,用以自嘲或调侃大龄未婚男女。4个1并列,看上去的确形单影只,很生动很形象。后被精明的商家,无所不用其极包装炒作成“购物狂欢节”,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同台风海啸般席卷而来。

从2009年到2019年,双11“购物节”走过了10个年头。每年的双11,当天的成交额都在呈核裂变方式地火爆增长,从2009年的5200万元飙升到2018年的3143亿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电子商务十年来,野蛮式疯狂增长的十年。最初,电商平台通过“自残式”“病态式”的营销竞争,为了造势获取足够的流量关注,不少消费者的确也从双11网购促销中淘到了一些便宜。这就像买彩票,概率虽然极低,也总会有个别幸运的人。

十年来,咱们无法知道自己网购了多少东西,也无法知道你为中国的电子商务事业做了多少贡献?可以知道的是,十年来无数次怀着激动亢奋的心情,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屏声敛气圆睁熬红的双眼,守点抢买或“秒杀”回来许多东西。但事后发现,很多东西用处真不多,甚至根本不用买的。多少人已发过N次“剁手”的毒誓?下次不买了,再买就剁手!其实,如果不换种生活理念,即便是“千手观音”也不够剁的。

有过网购经历的人,估计没有不被假货坑过的。网上假货太多,已是事实。正如网络上的各种资讯,鱼龙混杂、真假难辩。曾有网友怒怼:马云等电商就是靠卖假货发家的!有电商巨头坦言,一两百元就想买名牌,怎么可能?话虽不假,但这绝不是电商明目张胆网售假货的理由。人们消费的理念,总是在寻求“物美价廉”的最佳结合点。似乎,这是“愿打愿挨”的买卖?

网购陷阱多,坑你没商量。网上商品的照片,光泽、款式、质地、做工都是那么地精致,但买回来一对比,差距太大。双11前,商家就把许多商品价格调高,临近双11,又打出降价促销的各种手段,这些招数和套路,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套路和骗术,还在不断地升级换代。消费者感叹,智商根本不够用。忠告:在商场,买的没有卖的精,只有买瞎的,没有卖亏的。

买东西会上瘾。沉迷网购,是病,得治。普通老百姓,挣钱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多。物价不断在涨,工资老是不涨,那就捂紧干瘪的口袋,不要跟风起哄凑热闹拣便宜。否则,你会买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堆在家里。那可都是你的辛苦工资啊!醒醒吧,上班辛苦,挣钱不容易,还是省着点花吧。忠告:只买必需的,不买想要的。别被商家忽悠!

售后维权难。网上不慎买了劣质货,很难退还,也很麻烦。如果给了差评,卖家就会盯上你,不停地软磨骚扰你,要求你撤销差评。甚至听闻,消费者还接到卖家的各种威胁电话。想想,不就是买着件假货,批评一下,居然还有人身风险?!

电商除了针对消费者个体外,还变着戏法逼使你,带动亲友团来买。拼多多、砍一刀之类的平台,通过社交网络拼团、助力打折等新玩法,已经深度影响到整个互联网电商。现在及以后,大家就别再指望有清净的朋友圈了。朋友圈里就是购物车,购物车里就是朋友圈。在多次消费了你的“人脉资源”后,其实最终你也没得到多少实惠。不幸的是,还会降低你的“个人形象”,甚至被“拉黑”。

双十一的存在,增加了不必要的内耗、推高了不必要的成本、加重了污染浪费、打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获得的利益是表面的,只是单方受益的,但负面影响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的。如果以消费者为代表的公众利益作为代价,希望这场“购物狂欢”的游戏还是消停些吧。

互联网,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你我。网购,就是闲躺在家逛街街,手指一点,划个数字而已。双11早就变味了!“购物节”成了“购物劫”,别再跟风起哄凑热闹了!耗费时间花了钱、买了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狂欢之后,是落寞,是失意。忠告:热爱生活,减少网购,远离双11。

疯狂的“双11”已演变成“爽 失意”。你爽了么?还是失意了?关于双11的喜怒哀乐,大伙肯定还有无数的经历和感想,那就在贴后留言拍砖吧!

祝小茂,70版曲靖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期盼以拙朴之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笔名“天涯横笛”、“骆鹰”。现为昆明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作品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50余次。最好的作品是下一篇。 (微信:wxid_0fmfvlnvsmcy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