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一、為了時刻提醒自己的弱點,乾脆把老闆的罵人話做成屏保

“你做的東西囉裡囉嗦、沒有重點、動畫老套、無法理解如此白痴的東西,是怎麼發到我的郵箱裡的?!”這段話,是市場部創意主管楚震軒的電腦屏保。現在他拿了比現在高三倍的工資,要跳槽了,同事一邊祝賀他,一邊問起這個大家看到過但是沒好意思問的屏保,是怎麼回事?

震軒淡淡一笑,說:“就是要感恩這段話,讓我知道我自己的弱點啊!”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震軒成功跳槽的經歷,讓我們聯想到“半杯水思維”,有人看到眼前的半杯水,會抱怨“怎麼只剩半杯水啦?”,有人會說:“你看多好,還有半杯水!”前者,心升怨懟;後者心升感恩。同樣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是擁有的那一半。而給半杯水賦予積極意義的人,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當然也會影響他們之後積極的行動,和行動後的正面結果。反之亦然。

震軒聰明地選擇了後者,被老闆罵,他開始也有憤怒的情緒,甚至想回復郵件為自己辯解,可是就在他回覆郵件的過程中,一邊想辯解自己有重點、不囉嗦,一邊再看自己的資料,確實重點不夠突出,有些部分重複,有些重要的資料沒有放到PPT中。於是震軒想到這個“半杯水思維”,覺得: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 第一、老闆罵人,確實心裡不舒服,但是指出的問題,卻一針見血
  • 第二、面對批評,就像面對那半杯水一樣,與其抱怨憤怒,不如感恩改過

二、半杯水思維給職場人的啟示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1、事件無法改變,積極還是消極看待,自己說了算

半杯水其實是一箇中性的事實,選擇“只有半杯水”和“還有半杯水”,一字之差,背後的情緒差之千里。既然半杯水的事實,我們無法改變,那麼到底怎麼看待這半杯水,我們可以自己掌控。

方耀和黃冰,一起申請公司去瑞士培訓三個月的機會。結果出來了,兩人都落選了。方耀找黃冰出來喝一杯,方耀一直在跟黃冰訴苦,同時在說那個被公司選中的蔡某,跟自己沒法比等等。可是黃冰不這麼看,黃冰覺得蔡某確實有過人之處,英文好,會德語,業務比自己熟練等等。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黃冰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他報了夜校自學德語,還把技術資料天天帶回家研究。公司下一輪的培訓名單出來,有黃冰,黃冰就是把半杯水正面解讀的成功例子。這次名單,依舊沒有方耀。然後,大家會聽到方耀開始說黃冰其實不如自己,公司不公平等等的抱怨。可惜方耀一直把半杯水當做壞事,看問題只選負面方向,好運當然不會眷顧他。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2、對事物的積極解讀,是節省時間最好的方法

半杯水,可以讓人感恩,自己還是有半杯水的,珍惜已經擁有在手裡的半杯水,同時積極思考如果讓自己擁有一滿杯水。這樣做,省去了很多抱怨的時間,同時省去了處理抱怨帶來負面效果的時間。在工作中,遇到事情,積極解讀和應對,可以節省非常多的時間,用於去盛滿另外半杯水。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文章開篇故事裡的震軒,其實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成功跳槽的。如果當時他花大力氣和時間去跟老闆爭辯,不僅讓老闆對他印象更差,還會浪費大量時間扯皮,和討論沒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他要做的最快捷、最省時、省力的事情就是:抓重點,看問題本質,自己有問題,改之;哪怕沒有,也無則加勉,把老闆的罵人話做成屏保,是積極的“臥薪嚐膽”,時刻提醒自己,多從老闆角度考慮事情和完成任務,儘量少做老闆說的“白痴”。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震軒在應聘新公司時,文案脫穎而出,所有當年老闆諷刺挖苦的點,讓震軒積極努力改進後,都成為震軒作品的亮點。震軒有勇氣放下老闆郵件中的“負面部分”,捕捉到諷刺挖苦中的“積極意見”,把生氣的時間,節省下來,都用來打造更好的自己。

所以巴爾扎克說過:只有那些曉得控制他們的缺點,不讓這些缺點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3、汽車之父告訴職場人,聰明人懂得如何合理高效利用資源

汽車之父亨利.福特,在討論工作時,舉起桌上的半杯水問他的同事:“你們看到了什麼?”有人擔憂地說:“只有半杯水。”有人樂觀地說,“還有半杯水”。

“和你們不同,我看到杯子容積是水的2倍。”福特說,“這裡的水用個一半大小的杯子就能盛下。用一隻大杯子做一隻小杯子能做到的事,是對資源的浪費,是低效率。如果你的天賦是隻大杯子,請不要把它當小杯子來用。聰明人懂得百分百利用自己擁有的一切。”

從最初的怎麼看待半杯水,亨利福特提出了更深度的思考: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換個小杯子裝半杯水,用空的大杯子,盛更多的水呢?如何利用我們自己的天賦才華,是汽車大王留給我們的思考。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凌總髮現部門助理的小慄,聰明伶俐,而且特別會跟人溝通,有次有個銷售託小慄幫忙給客戶打個電話,凌總聽到小慄居然幫助銷售傳達了本來的意思,還替銷售催了一下訂單。如果再繼續讓小慄這樣的人才做助理,就是埋沒人才,所以凌總果斷提升小慄做銷售代表,讓小慄發揮她的天賦才華。果然,年終總結時,小慄成為了部門的銷售冠軍。凌總這是倒空了小慄那助理的半杯水,給了小慄一個更大的銷售的杯子。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杯子大小要跟水量的多少匹配,才是最合理的分配利用資源。

就像聖西門說過: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發現天才的幼芽,發展這些幼芽,並善意地給予他們以必要的援助。

三、職場就是半杯水,關鍵是看喝水人的做法

職場生涯中,有各種各樣的不完美,各種各樣的半杯水,不誇張的說,整個職場,其實就是那個半杯水,我們時時刻刻要用這個思維提醒自己,半杯水,只是一箇中性的存在,關鍵是看拿起半杯水的人,會在什麼思想引領下,採取何種行動,決定我們在職場中的成敗。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1、大杯還是小杯,清楚自己的定位

像福特先生提出的,在職場中,水,被比喻成資源,或者是我們的天賦。那麼充分了解我們手中現有的優勢和資源,就能幫助我們在職場中選對杯子,做好職場中的定位。

顧倩已經好幾次被老闆批評辦事不利了。作為採購專員,顧倩確實不善於像其他同事那樣,為公司爭取最大的利益。她為此十分苦惱。跟好友孟嵐提到此事,孟嵐建議顧倩放棄眼前的採購工作,申請轉崗做行政。顧倩覺得這樣做,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孟嵐卻告訴她,如果努力方向錯了,就要及時改變方向。她指出顧倩長項是在和平的氣氛中,為他人提供幫助,而不是讓自己處於時時刻刻要錙銖必較的氛圍中。顧倩接受了這個建議,申請專做行政的幾年裡,不僅得到了升職,還得到了同事們的喜愛和認可。

自己的優勢得不到發揮,可能是杯子錯了。換個杯子,就是認清自己的定位,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優勢。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拿破崙曾經說過: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於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

2、謙虛地對待滿杯水,積極地面對半杯水

我們的思維有時會陷入僵化,看到半杯水,就想著要麼把它喝掉,要麼花精力時間去續滿,卻忘記了其實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滿招損,謙受益。半杯水,說明還有提升的空間,改進的餘地,如果能這麼積極地看問題,很快就會有滿杯水,有了滿杯水,不驕傲,而是更換更大的杯子,尋求更大的發展天地。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柳哲跟老闆談完今年的KPI考評,評價是:雖然跟客戶關係保持得很好,但是對於數字過於不敏感,是銷售中的大忌。

柳哲聽完這個評價,決定下苦功夫訓練自己對數字的敏感度,先從對公司的各類數據瞭解分析和研究,然後開始訂閱大量財經類資料作為補充。不僅如此,他從未放棄過自己對客戶關係管理技巧的提升。再到年度考評的時候,因為他能如數家珍地跟客戶說出很多展示公司實力的數據,還能把整個中國經濟形式做一番分析,讓客戶對曾經對數字一問三不知的他,刮目相看,所有不僅考評分數高,還得到了升職加薪的獎勵。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柳在得到老闆的評價後,積極應對自己的半杯水,訓練自己對數字的敏感度;同時沒有對已經差不多滿了的整杯水驕傲停滯,而是繼續提升,他這樣積極的態度,讓我們想到了羅曼羅蘭說過的話:想要使你自己夠堅強與增加你的自信,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膽量去做那些你認為沒有把握的事。

3、養成對已經擁有的感恩心態

對自己已經擁有的資源、能力、成績,無論多少,都心懷感恩,是最終能把水杯盛滿的心理基礎,心中有水,渠自然成,水自然到。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 我們英語可能不夠好,但是我們要感恩我們還有基礎;
  • 我們銷售業績還沒達標,但是我們要感恩我們已經是零的突破;
  • 我們的創業還是不夠完美,打算我們要感恩我們已經開始

就像拜倫說的: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這樣的感恩,不是鴕鳥政策,或者不思進取,不處理問題。而是感恩自己已經有的,在有的基礎上,追求更多、更好。

臺灣著名的“直銷冠軍”陳婉芬,她做什麼產品,什麼產品成功,她也因此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大家對她的成功經驗趨之若鶩。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而在陳婉芬70多歲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說起她曾經只知道抱怨,所以生活和工作都陷入窘境,直到她當年借錢聽了一個演講,只記住了“要感恩”三個字。從此之後,她開始感恩生活中的所有人事物,從開始的感恩10% 抱怨90%,到現在的每天感恩99%,還有1%在反省自己。她說:所有的奇蹟,都來自於感恩改變了她本來負面的頻率,給予她各種成功的靈感。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我們在職場中,也要學會感恩那些本來很好的人事物;同時訓練自己感恩那些看似不好的人事物,懂得沒有真正的不好,只有來成就我們的機會,而已。

感恩是所有情緒當中,振頻最高的,只有對已經有的東西,有足夠的感恩,我們才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得更高更遠,做得更好更完美。那個對著半杯水說“太好了,好感恩還有半杯水”的人,永遠都有機會,為自己續滿一整杯水,在職場中,獲得比不會感恩的人的,更多的成功。

他把老闆“罵”他的話,做成電腦屏保,一年後,他跳槽工資翻三倍

美國著名的靈性導師羅伯特.沙因菲爾德和彼尚.安求密都說過相似的話:我們在每個當下都在給出頻率,我們給出去什麼樣的頻率,就接收到什麼境遇!

所有職場中的乾貨方法,最終都是要依託一個大道才可以得以發揮出巨大作用。大道就是懂得和相信:心是因,外在人事物和境遇是果。

所以做什麼,都要先有一個樂觀感恩的心態,積極正面的態度,這是大智慧,再配合那些聰明的小方法,才是所謂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