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編者按:新加坡的數學教育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網上評論說“新加坡數學居然排名全球第一”,全世界已經有40個國家和地區引用新加坡教材。今天,STEAM在線邀請到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老師,為大家分析下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老師

數學教育的悲歌:只教育是什麼,不去教學生思考為什麼?

當代的教育制度繼承自工業革命時期,目的是為了培養工業需要的一致性勞動力,標準化教學恰好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沒有人才的現象,這對生產力的提高是有好處的。

但在人工智能時代,通過“標準化”出品的大學生已經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在社會發展的慣性下,大部分教育還停留在工業革命思想階段,數學教育尤為嚴重。

數學本該是供人無限想像空間的學科,但為了成績單,不出錯、對分數鎦銖必較,有太多的學生用背誦的方式學數學,靠著不斷解練習題來磨練自己動筆的速度,但從來沒有體會過數學的樂趣,甚至連想都沒想過數學會是有趣的。

數學本是前人在探索諸多“為什麼”這樣的過程後,總結出“是什麼” 這是智慧結晶的過程。而當代的教育,受工業化思想影響,為了追求“效率”,只告訴你很多“是什麼”,並訓練記住大量“是什麼”。

學生在學校裡懷揣了很多過時的“是什麼”,卻要求他們在社會上探索未知的“為什麼”。

數學的意義

為了應對以上尷尬的局面,當代的數學大師在這方面的洞見還是比較一致的。

”簡單講,好的數學應該是美的,嚴肅的。這樣美好的東西會激發人去進行深入的探索。”

類似的觀點可以參考英國數學家哈代的《一個數學家的辯白》,德國數學家以及數學教育家克萊因的《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以及美國當代數學家柯朗《什麼是數學》。

雖然理想很好,但如何與現實進行調和?

以上,各個數學家,以及數學方面的教育家都給出了一些原則性的建議,在西方的數學教育學界也有很多人從實踐角度,探討如何將這種教會孩子探索“為什麼”,這種充滿靈性的數學教育的思想進行落地。

在這方面,保羅·拉克哈特 博士,英國數學教育家茱莉婭.安吉萊瑞給出了一些實施層面更細緻的指導意見,以及其他一些數學教育的實踐者給出的相應的實施措施。雖然具體細節有些不同,但大致實施方案是,除了傳授底層的數學知識,在高層還應該培養孩子“數感”。大致來講“數感”由以下幾個意思。

1、 用已知的知識,解決未知問題——具備舉一反三能力

2、 面對未知問題可以從多角度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

3、 面對未知問題有一個比較合理和科學的方法和思維去探索問題

基於數學建模思想的新加坡數學教育

根據以上指導層面,和實施層面的數學教育思想,融合了數學建模思想的新加坡數學教育在這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從聲譽上加網上評論“新加坡數學居然排名全球第一”,全世界已經有40個國家和地區引用新加坡教材。目前美國的奧數教材就是採用的新加坡奧數教材。我開始關注並研究新加坡的數學教育,對他們奧數教材和數學建模教育進行分析。我總結新加坡的教育有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於注重思維培養:

新加坡教材特別注重數學建模方面。通過孩子列表,畫圖等手段,讓思維進行顯示化。例如:下面一道題,第一步先理解題意,第二部,將數字分解,第三部,找到合適的答案,第四部,驗證答案。通過,這樣四步輕鬆的解題,並很容易理解,並實現舉一反三過程。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2)內容上進行精簡,並且循序漸進

美國引用的新加坡奧數教材從7歲覆蓋到13歲,從目錄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教材對於一個概念會在不同年齡段出現(同一顏色表示同一概念),而且是循序漸進的深入。這樣從整套教材角度來說,實際涉及的概念不是很多。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圖 1 新加坡奧數教材部分目錄

相反,我國的奧數教材,將概念進行細分。例如:一套國內反響較好的《奧數教程》,同樣將目錄進行分析,會覺得涉及了特別的概念。在我面臨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好像先思考問題屬於哪類?在思考有哪些公式支持這個問題的求解。對比國內外的奧數教材,我認為新加坡教材的內容已經算精簡了,並且更加關注解決方法和思維的訓練。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圖 2 奧數教程部分目錄

3)數學建模教育思路是首先視覺化

以我國《奧數教材-五年級》第9講的雞兔同籠為例:我國的教材電子版截圖中可以看出,書中直接給出瞭解題的關係式,把解題的套路直接給出,雖然在的分析中,採用了假設法,但也是“標準”化的解題方法: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圖 3 5年級《奧數教程》的截圖

同樣的內容,在新加坡的教材中1~3級的教材中都出現。在最初級的教材中,首先面對的是雞兔數量在10以內。同樣的假設法,採用畫圖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孩子的樂趣。在後面的例題中,除了雞兔為背景外,還有卡車(6個輪子)和小轎車(4個輪子),蜘蛛(8條腿)和害蟲(6條腿)。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享受數學和畫圖的快樂。這也是數學建模的樂趣。孩子一直希望我多出以下題目,他們可以畫一些其他的東西。

航空工業工程師尚祖銘:新加坡數學教育究竟好在哪裡?

圖 4 新加坡奧數1級教材的截圖

4)利用採用表格的方法,建立數感

當數量很多時,畫圖就帶來了困難,新加坡的教材給出了第二個解題方法:列表法。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步:先假設雞和兔子數量各一半,第二步:在該條件下計算腿的總數,並與題目中總數進行對比。上圖中,第一步假設雞和兔子的數量都是2,腿的總數為12,12>10,說明兔子的數量多了,然後對數量進行調整後,進行次假設,假設雞的數量為3,兔子數量為1,這樣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以上兩種解題方法,都顯得“笨拙”與不“標準”,在第二年的教材中,對於該問題的解法進行了遞進,逐步引用了《奧數教程》中的解題方法。

5)數學建模方法雖然笨拙,但是舉一反三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

遵循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我也沒有給孩子講更抽象的解題方法,而是鼓勵他們用假設列表的方法去發現問題的答案。

回家後,我選擇兩道相對複雜的問題,看看孩子能否將學到的建模方法應用實際數學問題中,題目如下:

松鼠媽媽採松子,晴天每天可採16個,雨天每天可採11個,一連採了若干天,有晴天,也有雨天,其中雨天比晴天多3天,但採的個數卻比晴天採的個數少27個,問一共採了多少天?

開始孩子在讀題時候,對題目理解有些偏差。但是在孩子能夠正確理解題目表達的意思後,通過列表的方法可以較輕鬆的解決問題。

數學建模方法給的驚喜和樂趣

在孩子掌握了上面的數學建模方法後,我們一起做了第二道題。題目如下:

某次數學測驗共20道題(滿分為100分),做對一題得5分,做錯一題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華得了76分,問小華做對了幾道題?

根據以往的慣例,孩子第一步開始思考如何將20道題分成三份,最後她通過3的九九表的發現21與20最近,然後將答對的題,與錯的題和不得分的題數量假設為:7,7,6。

當第一次列表時候,她發現答對了7道題得了35分,打錯了需要扣7分,總得分才為28分遠遠低於76分。她說“不對勁,小華起碼答對題的分數要超過76分,這樣才夠扣分的”。

於是她開始調整答對題的數量,最後通過不斷的嘗試後,調整到了16道答對。這樣對題獲得分數為80分,然後她研究錯題的數量,最後得到答案,對題16道,錯題4道,不做的題0道。在找到答案後,孩子表現出喜悅,不斷跟她媽媽說她探索的過程。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後臺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