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大家好,我是村夫,上一篇文章说了孔雀鱼的日常管理,今天再来说说孔雀鱼的常见疾病,养鱼的人一般都会遇到自己的观赏鱼生病,因为不懂得观察,很多时候都是在鱼儿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所以如何知道观赏鱼是否生病就很重要了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当观赏鱼生病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几个现象来发现:1食欲不佳,几乎不摄食。2无精打采的浮游在水面或者沉在缸底不动。3鱼鳃打开的频率高,呼吸急促。4体色暗淡或者褪色。5游动的时候会用身体去摩擦鱼缸。6夹尾。7看起来非常瘦弱。8腹部胀大。9体表的液体异常或是有棉絮状的附着物。10眼球突出。当发现鱼儿生病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判断,根据病鱼的外表病症来进行判断,如果可以的话拿放大镜来进行观察这样可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第二就是进行正确用药,包括剂量,幼鱼或成鱼,使用时间,口服或药浴等等都要注意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当你发现鱼儿的一些异常时候就要进行判断,如果判断是生病了,那么就要知道它得的是哪种病来进行对症下药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白点病:这种病是鱼友最为常见的,多在水温比较低的季节发生,症状为在鱼的体表会出现一粒粒的白点,这些白点就是所谓的白点虫,白点虫寄生于鱼的体表依靠着吸食鱼的体液存活,当繁殖的越来越多,鱼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蹭缸的现象来进行止痒,在查的资料中显示

白点虫最适合生活的水温在15—17℃,如果超过25°就会停止分裂繁殖,所以可以将水温升高至25°以上来进行杀虫,这样鱼身上的白点会自行脱落,另外也可以在水中加盐,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当然家中的碘盐是不可以的,必须是粗盐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水霉病:这种病一般都是二次感染导致的,当鱼在运输途中,或者捞鱼的过程中体表有伤口时才会感染,一般表现在体表有出现白色棉絮状的物质,霉菌的菌丝会深入鱼体进行吸取营养维持生命。用不了多久就会蔓延至全身,导致皮肤溃烂让鱼食欲不佳,最终因营养不良而死亡。在发现初期的时候可以使用甲基蓝,将甲基蓝和水的比例1:10来进行药浴治疗,也可以鱼缸中的水中加入盐浓度在百分之一泡上两三天的方法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寄生虫感染:比如鱼虱或者鸵形线虫,鱼虱的嘴里有锋利的牙齿,会在鱼的体表咬出一个小洞,依靠着吸食鱼体体表的液体来维持生命,它会利用利齿在鱼的体表进行移动,所以它每一次移动都会对鱼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最终导致鱼儿体衰而亡。鱼虱是肉眼可见的因此可以用镊子直接拔掉即可,然后在伤口上擦上碘伏来帮助伤口愈合。鸵形线虫是一种肠道大型寄生虫,所以它常常依附在鱼类的直肠里,如果鱼感染这种寄生虫常常会食欲不振,导致身体瘦弱,排便异常带有粘液性的鱼便,粪便会粘在肛门拖起长长一条线,鱼的肠壁会受伤且容易发生二次感染,导致肠炎,腹水等病症,最为明显的就是当鱼静止时候可在肛门处发现一个会蠕动的红色物体伸出肛门外,如果大量感染,肛门会肿胀而且内部充满虫体。鱼儿因为摄食活体红虫而感染鸵形线虫,所以喂食活体饵料的时候还是先进行消毒再投喂食物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烂鳍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水质不佳的环境里,如果水质不佳,那正好就是细菌大量繁殖的温床,只要是鱼的尾部或者鱼鳍有一点伤口,那么细菌就会在上面大量的繁殖,慢慢的你就会发现鱼鳍越来越短,感觉就像换了一条鱼一样,不再拥有华丽的外表。这种病就算治好了也很难回到当初的模样,只能留下惋惜和遗憾,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重水质,

所以说养鱼先养水,这样才能避免遗憾发生,在患病初期可以进行细菌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鱼儿生病了,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是否生病如何治疗


立鳞病:这种病鱼体表面的鱼鳞会立起来像是松果一样,它同样会导致鱼食欲不佳,行动缓慢,身体褪色,鱼体膨大最终导致死亡。这种病的根源就是带菌的红虫,在水质不佳的情况下才会发病,所以预防的方法和之前说的一样,

每次喂食的时候要经过消毒,还有就是平时要注意水质的维护

我是村夫,感谢大家观看,更多养鱼知识分享给你,记得点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