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遊戲,給我們的課餘時間、茶餘飯後、休閒時光帶來了放鬆身心、緩解壓力的同時,它有傷害嗎?傷害了誰呢?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這遊戲太好玩了

一、都是遊戲惹的禍

首先給大家講2個讓我刻骨銘心、印象比較深的玩遊戲的例子。

放手沒放心。

我兒子自上高三年級後,從來沒有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晚自習。我怕耽誤了他的學業,也怕被其他同學落下,還怕他在家裡學習被打擾,我就在我們家附近的賓館給他借用了一個單間。

因為和那的經理認識,正好有個房間他們賓館平時也不用,就暫時借給我兒子作為晚上自習時用。對此,我深表感激。

我怕他孤獨,又給他找了個同伴,讓他們一起在房間裡自學。房間很高檔,設施比較完善,也相對比較安靜,可以說應有盡有,學習的環境沒的說,保障也是槓槓的。

出事了。

高三的上學期還好,我兒子的成績仍然是名列前茅。但到了下半學期,意外情況出現了,而且讓我始料未及。

這時離高考還有3個月的時間。

有次月考成績下來了,我一看,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他的成績迅速下滑,下滑到了年級組200名以外。

Oh, my God。

什麼情況?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放大了看看是什麼原因

找原因。

我趕緊去他們學校找他的班主任詢問情況,看他是不是戀愛誤了學業,還是有其他情況導致成績急速下滑的。

因為他不在班裡上晚自習,上課時間也沒有逃課現象,也沒有談戀愛,老師也找不到什麼原因。

我有點懵了。

那天回來後,我問他什麼情況,他敷衍我說這次沒發揮好。

因為從來沒出現像他說的發揮不好的情況,我的心裡就打起了鼓,總覺得是哪出了狀況。

分析來研究去,一時也沒找到原因。

一天他放學,我也正好下班,我就琢磨著去他學習的房間看看。

因為對他比較放心,自從安頓他單獨晚自習後,我就再沒去過他晚自習的地方。心想,到那來個突然襲擊,看看他們在那都幹些什麼。

嚇了一跳。

到了賓館後,敲門沒人開。人去哪啦呢?嚇了我一跳。

因為我從來不讓他帶手機,他也養成了習慣,除了軍訓和學校組織外出,他也從來不帶手機。

我就在賓館門口等他們。當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

智鬥。

不一會,我看見2個人從賓館的對面馬路晃晃悠悠地回來了,還揹著書包。我問他們倆幹什麼去了,他倆給我說,學習累了出去買點夜宵。有情可原。

我又問他們倆為什麼揹著書包,他倆說正準備回家了。完美。

就這樣,我讓他倆搪塞過去了。

第二天,他倆一放學我就悄悄地在後面跟著,可能是怕我跟蹤,到了賓館門口倆人張望了一會兒,就乖乖地上樓去了。

老實了半個晚上。

第三天,我是晚上10點以後去的,敲門仍然沒在。我還是老地方等,他們倆也是老套路回。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我懷疑是真的

懷疑?

從那天起,我就起了疑心。怎麼倆人都去同一個地方,而且是同一條路回來呢?他倆到底幹什麼去了呢?說買吃的,也沒看見帶著或吃著美食回來。

是不是打遊戲去了?

偵察。

第二天,正好趕上星期六,我和我愛人就在賓館附近的所有網吧開始了偵察調查。

到網吧去調查,還需要公安局的證明,網吧才給調閱監控。每到一個網吧,都是先與網吧老闆說明情況和來意,然後求爺爺告奶奶(俗語),網吧老闆才同意給調監控。

當偵察調查到第十二家網吧,看見了2個熟悉的身影,調到正面一看,正是他倆。我當時差點沒暈過去。

緩過神來,就細問了2個孩子的情況。網吧老闆說,這2個孩子來他那打遊戲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每天晚上6、7點鐘準時到他的網吧,開始吸收"精神食糧"。

當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的家,都有點恍惚了。畢竟離高考還不到100天了,做家長的誰不著急呢?

攤牌。

回到家,我又進行追問,一開始他還是不承認,當我把照片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驚訝地無語了,愧疚地低下了頭。

我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當然是語重心長地講道理,因為不能使用暴力。看到他確實有悔意,我才作罷。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不,別把我關起來

"拘禁"。

從那天開始,我就再也沒讓他去過那自學,都是在家自習的。從那時開始,到參加高考,他也再沒接觸過遊戲。

但遺憾的是,本來能夠考進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因為遊戲而與頂尖名校擦肩而過。

第2個例子,因玩遊戲而輟學。

那個孩子是我兒子的同班同學,因為玩遊戲,父子反目、母子成仇。他也是全年級組前10名的孩子,因為到了高三痴迷遊戲,還不服父母勸說,氣得他父親把電視砸了、電腦摔了、手機奪了,真是扯線、斷電、沒收無所不用。

最後,這個孩子還是沒有妥協,輟學了。後來我兒子上大學了,也再無打探消息。

這讓人聽了真是覺得可惜。也可憐天下父母心哪。

又一個被遊戲斷送了大好前程的真實例子。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為遊戲,有的逃課逃學,有的離家出走,有的猝死網吧,有的偷盜詐騙,有的為了玩遊戲而傷害家人,有的……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聽話,咱不玩遊戲

二、遊戲到底傷害了誰?

前面說了,遊戲在業餘時間給我們帶來了愉快的心情、愜意的時刻,起到了娛樂身心的效果。

這是對成年人來說的,因為成年人自控力比青少年強。

但對青少年而言,如果接觸到遊戲,這無疑就是精神"鴉片"。

現在好多網吧也不讓未成年進入,但還是屢禁不止。

我說的"鴉片"遊戲是指那些讓人沉迷、不能自拔的遊戲。當然有的遊戲還是開闊思路、開發智力的,也有的玩遊戲玩出了名堂,這都是個例,絕大多數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還是不可忽視的。

我們往往看到了這些現象:

聽話的孩子。

在大街的每一個角落,孩子們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在那不厭其煩、不辭辛苦地劃拉著手機屏幕,真可謂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真是兩耳不聞跟前事,一心只為遊戲精。這是孩子們最老實的時候,也是最聽話的時候。

什麼原因?玩遊戲。

老氣橫秋。

孩子們剛上一年級就卡上了金絲眼鏡,過早地考上了"博士"。什麼原因?玩遊戲。

當然這除了先天性和病變之外。

荒廢學業。

因為玩遊戲,而產生厭學情緒,最後導致學業無法完成。我也有對網管員進行交流過,他們大都是因為玩遊戲沒考上大學而被迫當網管的。

網管員告訴我說,只要粘上游戲2個字,如果自制力差,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就像是吸食"鴉片"一樣,上癮的很,要改真的挺難。

什麼原因?玩遊戲。

網吧爆滿。我進到過網吧,個個爆滿。看年齡段,大部分是青少年在玩,成年人極少。

因為在虛擬世界裡,孩子們能找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所以,他不會放過這個炫耀自己機會和成功人士的"驕傲"。

以上等等現象,要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和警惕。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這遊戲不好玩

三、遊戲的愛與恨

對於青少年的成長來說,我們既不能談遊戲色變,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做到責任與義務雙行,教育與引導並重,疏堵雙管齊下,嚴管與厚愛結合,才能讓遊戲由恨變愛,由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條件,才能讓遊戲在青少年身上可管、可控。

一是責任與義務雙行。

做為家長要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把責任履好,把義務盡到。要做孩子的表率,以良好的家風實現嚴格的家教,把心血多付出到孩子身上,因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祖國的未來。

要減少應酬、遠離麻將、控制手機。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你的付出就是孩子的收穫。當孩子說你,不讓我玩手機,你為什麼玩呢?你怎麼回答。我想任何回答都是蒼白的。

二是教育與引導並重。

要加強教育引導,因人而異,因人施管,要管在關鍵處,管在關鍵時,管在關鍵點。講道理與講危害結合,嚴抓嚴管,長抓常管,不能強抓硬管,也不能放任不管。

三是疏堵雙管齊下。

要疏導和封堵雙管齊下,既不能管死,也不能放鬆。看電視分時,玩電腦限時,用手機有時。建議少開電視機,電腦沒網遊,手機沒遊戲。這樣,孩子們接觸少,惦記的也就少了。

四是嚴管與厚愛結合。要把愛放在前頭,讓孩子愛在面前口難開。有了愛,孩子才能聽你的話,也願意聽你的話,管起來就容易的多。

因為遊戲,他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噢,原來這樣好玩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所伏。

總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就會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感嘆與收穫。

讓遊戲遠離青少年吧!

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願祖國的未來,像早晨8、9點鐘的太陽冉冉升起,照耀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