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大阿哥胤禔心性兇殘,多次害太子胤礽,被囚禁苟活到雍正十二年,悄悄死去。


二阿哥胤礽聲稱豈有四十年太子乎?引起康熙不滿,其為人奇驕至奢,貪得無厭,剛愎喜殺人。結成索黨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力。康熙親征噶爾丹生病,想念胤礽,命胤礽來見。但胤礽表情沒有一點焦急憂慮,終於被廢。經歷兩立兩廢,最終死於雍正二年。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三阿哥胤祉頗有文采,喜愛結交文人雅士,但無政治頭腦。沒有奪嫡的實力。怡親王葬禮遲遲未到,面無悲色。雍正借題發揮,被囚禁鬱鬱而終,死於雍正十年。


四阿哥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太子被廢期間知道自己當不了太子,給太子求情,得到康熙喜愛。康熙最忌諱黨派,胤禛期間不曾有過對儲位的爭奪。康熙晚年愛去雍正處修養,至少這個兒子不像其他皇子那樣盯著這個位置。其子弘曆深得康熙寵愛,被養在宮中。一次打獵,康熙用火槍擊斃了一頭熊,想讓弘曆去補刀。弘曆半天不動,康熙不滿道:“弘曆平日裡的勇氣呢?”弘曆前去補刀,熊突然暴起,眾人大驚失色。康熙開槍擊斃了熊,事後說弘曆比我有福氣。喜愛弘曆也是老四當皇帝的一個原因。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老八胤禩,為人寬厚仁愛,善於結交人心。太子被廢,領侍衛內大臣,理藩院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右侍郎。手掌寫上“八阿哥”要求眾人舉薦八阿哥,觸犯了康熙的大忌,就是結成黨派。康熙怒斥八阿哥要逼宮,並說他假仁義。列舉了三條:第一,他沒有辦理過政事,缺少經驗;第二,在太子問題上犯過罪,近又遭到處分;第三,他的生母是出身於辛者庫的賤籍,因而不適宜做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胤禩妃子不能生育,小妾生了孩子不得寵。正式宣告了八爺黨退出政治舞臺,但是暗中勾心鬥角沒有停過。雍正繼位賜胤禩和碩廉親王,拉攏人心。在處理完隆科多和年羹堯後,就處理了八爺黨。被囚禁宗人府,改名“阿其那”。是滿語有畜類的意思,也有某人像狗一樣,或者是凍死的魚。其子被改名“菩薩保”。雍正四年嘔吐暴卒于禁所。大臣請求鞭屍,雍正不準。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老九胤禟,驕奢淫靡的大少爺。敲詐大臣,心腹騙良家婦女進貢。花重金收買人心,拉攏宦官,人稱九王爺。其母宜妃深的康熙寵愛,在雍正面前擺架子,更被雍正厭惡。雍正對允禟本人異常蔑視,說他“文才武略,一無可取”。被籍沒家產,發配西寧充軍,讓年羹堯嚴加監視。改名“塞思黑”其意不清楚,或者說是豬,肥如豬。或者說迂俗可厭之人,討厭之意。也可以說是刺傷人的野豬。

被囚禁在一個小房子裡,只能投食。房小牆高,時值酷暑,帶著鐵鎖、手銬的允禟時常暈死。雍正四年八月暴卒於獄中,有說法是被李紱所害。

老十胤䄉,八爺黨一員。雍正也很厭惡。由於其母地位尊貴,有一定影響力。又不是八爺黨核心人物,沒有被殺,被抄家革去世爵,調回京師,永遠拘禁,死於乾隆二年。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十三阿哥胤祥,支持四阿哥,雍正登基封為怡親王。雍正八年卒


十四阿哥胤禵,康熙末年呼聲一度超過八阿哥,被封大將軍王。但因為康熙晚年還讓他在外統兵,顯然不可能要把皇位傳給老十四。因是雍正同母弟,不便處治太嚴,被幽禁,未要其命,使他活到乾隆二十年病故。

由此可見老四胤禛,雍正帝登基絕非是篡改遺詔,而是堂堂正正的登基稱帝的。據考證,康熙沒有留下詔書,康熙口傳雍正繼位,詔書是隆科多後面寫的,所以有了雍正篡位說。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概述

參考資料《清宮玄機錄》《雍正傳-馮爾康》《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