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讲究

靖远臊子面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臊子面,长面中的一种,又叫荤汤长面,是靖远人喜欢吃的面食之一。《靖远县志》的“风俗·饮食”中曾记载:“其中长面既是家常便饭,又是逢年过节招待亲友的主食之一”。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靖远一带有一个风俗,凡是吉庆喜事的场合,都要吃臊子面。孩子满月要吃,寓示小孩长命百岁、平安和顺、福绵寿长;小孩过百禄要吃,期望小孩以后与人往来、幸福久长;过生日要吃,祝愿“寿星”福多寿长;拴媳妇(订亲)要吃,女婿第一次上丈母娘家要吃,说是长长的长面牵住了两家人,情谊永久天长;娶亲时,女方家要给娶亲人的人吃,以示吉庆长久,从此关系久长;儿女结婚要吃,祝愿新人幸福,日子长长,亲戚朋友长来长往;女儿女婿回门也要吃,祝其永远安康、吉祥如意、长来长往;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家人团聚、送子参军、女婿出门、上梁暖房、送子上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时时有它爽口,处处有它捧场。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臊子面的做法很讲究。做臊子,做面并行。面出锅,冒臊子,即可。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做面讲究,选用麦面做。过去妇女用手擀成一张张圆形面张,叠起,用刀随意切成宽细不等的长面。细如线,宽如韭,“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根线”,这种面经臊子冒,叫手工臊子面。而今做面方便,多为机器面代替,少了原始的风味。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做臊子,更讲究。可用上好的五花肉细细地切成小小的肉丁儿,选上好的洋芋左右横七竖八地剁成小洋芋丁儿,秤上些上好的豆腐,先过油,后切作豆腐丁儿,再把上等的粉条泡软,切作小节儿过油待用。切好一切,便分别炒上一边待用,新鲜的肉汤(鸡汤最佳)滚开后,加入做好的臊子及各种配料,此时已经芳香四溢,再来加些红辣椒丝、黄花、菠菜或香菜、葱节、木耳,又提味,又好看。更佳者,调入少许西红柿,打一两颗飞花鸡蛋。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面出锅冒捞在碗里,盛上做好的臊子汤,臊子面就算做成了。吃臊子面,桌子上,摆上油泼的红辣面和醋碗,配些小菜,如咸韭菜、花花菜、咸芹菜、酸白菜,各人根据口味自调,再好不过了。

甘肃靖远的臊子面,两个字“讲究”

臊子面,靖远人喜欢。

来源:靖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秀娟周玉香

备注:目的及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只为信息共享宣传甘肃,并无其他目的;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