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縣“統戰10條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蓬溪縣發揮統一戰線智力密集、人才薈萃、聯繫廣泛的優勢,創新“攜手抗疫情、同心助發展”10條措施,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一是建立民營企業復工復產訴求“直通車”制度。用好“12345”政務服務熱線,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縣僑聯、縣知聯會、縣臺聯會、縣新聯會、縣黃埔同學會的橋樑紐帶作用,收集會員(盟員、黨員)企業復工復產、兌現惠企政策中的困難和訴求,協調解決員工返崗、物流運輸、融資需求等問題,通過“金點子”“微點子”“直通車”形式報縣委縣政府研究決策。

二是開展工商聯主席(會長)企業和執委企業“結對幫扶”活動。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組織工商聯(會長)、副主席(副會長)結對幫扶中小微執委企業,深入企業宣傳《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二十二條措施》等文件精神,重點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供應鏈保障、資金技術支持、訂單匹配等困難,推動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共渡難關。

三是推進“1+3+1同心服務”行動。落實1名黨員縣級領導聯繫1名民營企業家、1個民營企業和1個重點項目制度,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落實清單,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發揮縣新聯會、縣知聯會律師、法律專業會員等專業特長,組建1個同心法律服務團,為民營企業免費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幫助企業妥善處理合同履行、知識產權、勞動關係等法律糾紛,指導制定復工復產方案、監督落實防疫措施、協調解決困難問題。

四是開展關愛抗疫一線統戰成員“暖心行動”。農工黨總支組織黨員參與疫情心理干預工作,用好心理服務熱線,為一線醫護工作者、隔離觀察人員等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建立民主黨派總支主委、工商聯、統戰團體主要負責人聯繫會內一線醫護人員制度,及時瞭解其家庭生活困難,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落實宗教活動場所教職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生活保障。

五是強化海外捐贈防疫物資入境保障。縣僑聯為捐贈人代辦《受贈人接受境外慈善捐贈物資進口證明》《海外物資定向捐贈意向書》《捐贈物資清單》等手續,依託省市僑聯捐贈接收通道,全程協助捐贈人辦理防疫物資海外運輸、清關、口岸提貨、捐贈等事項。

六是抓好涉僑(臺)人員回蓬疫情防控。通過蓬溪統戰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向僑商、僑企、留學人員等發佈有關國家和地區應對疫情采取的出入境管控等動態信息,提前做好行程規劃。協助做好涉僑(臺)回蓬人員登記、排查、隔離等疫情防控工作。

七是健全“最多跑一次”事項網上辦理制度。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開闢一站式限時審批綠色通道,對宗教活動場所辦證等具體事項,採取“不見面辦理”等方式,實行網上辦理,簡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事,提高工作效率。

八是注重一線識別評價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及時瞭解掌握黨外代表人士在疫情防控中的實際表現,分析研判,作為識別評價其政治素質、擔當精神、綜合能力的重要依據,對錶現突出的,在省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秀建設者推薦、黨外實職安排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九是廣泛凝聚疫情防控強大合力。統戰系統領導幹部主動參與鄉鎮(街道)及部門聯防聯控督導、下沉社區值守、防控管理等一線疫情防控;通過統戰微信公眾號、簡報、融媒體等平臺,強化思想引領,及時關注最新疫情、企業復工復產等熱點,積極引導,及時發聲,全面報道全縣統一戰線助力疫情防控的工作動態、典型事蹟和先進個人,形成齊心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十是積極引導民族宗教界貢獻智慧力量。壓實宗教工作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加強宗教(民間信仰)活動場所疫情防控,實行封閉式管理,暫停對外開放、暫停集體宗教活動,加強人員排查、登記、消殺、分餐等工作。引導少數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多形式支持、支援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免費提供農用物資,支持少數民族貧困戶春耕生產。

(蓬溪縣委統戰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